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不覺得自己老!80歲教授吳靜吉 快樂工作保年輕

從不覺得自己老!80歲教授吳靜吉 快樂工作保年輕

2018-07-02 13:07

沒特別運動更不吃補藥,70歲才退休,80歲還在教書!他精神抖擻、幽默風趣、腦筋轉得比誰都快。他是許多企業界、藝文界大咖的老師,卻不擺架子還超愛自我解嘲!長者風範背後是永遠的童心未泯,他不怕老,對生死更達觀─他是你一定要認識的人生導師吳靜吉。

在高齡社會,幾歲算「老」呢?

 

「我第一次發現我年紀不小的時候,是40歲左右吧!」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講座主持人暨名譽教授吳靜吉,回憶當年在師專演講時燈壞了,講稿的字又很小,昏暗中才驚覺「天啊!我已經老花眼了!」

 

40歲一點兒都不老,但從那一刻起,吳靜吉敞開雙臂迎接人生下半場,坦然接受年齡的改變,從來不為此困擾。「我常常用嘴巴講我老了,但是我心裡並沒有這麼覺得。」理性接受,反而毫無負擔;年紀一天天增長,永遠輕鬆自在。

 

60多歲的某一天,吳靜吉忘記帶鑰匙,竟然想都沒想,就從二樓的鄰居家裡徒手爬進三樓住處。「我當時都沒有想到危險,因為我忘了年齡。」一旁的鄰居嚇得說:「我心臟病差點發作,很怕你會掉下來死在我們這裡!」說起驚險往事,吳靜吉樂得哈哈大笑。

 

70歲時,一般人擔心會不會失智,吳靜吉想的是如何增強記憶力。方法很簡單,就是在腦中不斷重複、善用線索幫助記憶。長年的動腦習慣使他保持高度敏銳,80歲演講也不需要看小抄。

 

他從來不沉溺於「我老了怎麼辦」,永遠以正向改變迎接生命挑戰,「不是我怎麼辦,而是我知道怎麼去辦。」簡單兩句話散發出穩重的霸氣與智慧。

 

而他也將80年來的人生歷練收錄於《因緣際會擺渡人:吳靜吉的生命故事》一書中,無私分享。

 

▲吳靜吉說話風趣,人生哲理則充滿智慧。(攝影/吳東岳)

 

70歲生日當天,吳靜吉卸下做了32年的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一職,隔天馬上於政大報到,擔任不支薪名譽教授並主持創造力講座,維持12點睡覺、7點起床的正常作息,繼續與他熱愛的「創造力」談戀愛,樂此不疲,「一生當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

 

「當你想的都是比較正向的事情,想你要做的事情、你要快樂的事情、你要追尋的事情,你就沒問題!」被陽光喚醒的每一天都有目標,想的只是勇往直前,誰還記得年紀呢?

 

吳靜吉還有一個抗老祕訣。聯想力與行動力十足的他,從創造力專業出發,延伸到創新領域,再分別研究社會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等,隨時吸收新知、思考反芻,腦袋永遠轉啊轉的,靈光乍現時,「自己還會偷笑,哈哈!」

 

就連搭飛機無聊,吳靜吉也能從再平凡不過的事物中找樂子。抬頭望見「請繫安全帶」的英文字「please」(請),他立刻把字母拆解重組,發想出新的單字「sea」(海洋)。「就是永遠都有事情可以做,但是很愉快,腦筋一直在動!」

 

像個孩子般讓好奇心與創造力無限奔馳,這就是吳靜吉年輕活力的秘密!

 

▲吳靜吉保有赤子之心,對世界永遠有滿滿的創意與熱情。(圖/吳靜吉提供)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養生原則。吳靜吉從來不特別運動,但時常走動。有時他婉謝朋友開車相送,喜歡自個兒走路回家,或是在台北車站研究轉乘路線,隨著樓層上上下下,無意間多走了好幾步路。

 

身為雲門舞集幕後推手與眾多企業家的師長,吳靜吉早有一定社會地位,卻仍崇尚簡單生活。不刻意吃山珍海味,最常吃的是自助餐,就連一碗35元的宜蘭魚丸米粉都能吃得很滿足!「工人、計程車司機、學生可以吃的地方,我都可以吃。」

 

避免高油、高熱量,清淡與簡單在吳靜吉口中都是津津有味,「我覺得一定有人說,這個吳靜吉吃相很難看,因為我吃很快又很多!哈哈!」講著講著,又頑皮地自我解嘲一番。

 

不怕老,當然也不擔憂生死。「生與死不是你可以決定的,你幹嘛去想它呢?」超出自己能控制的範圍,「我就不讓它變成負擔。」吳靜吉接著說:「像我爸爸70幾歲過世,我都活了80歲了,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生與死之間的人生該怎麼走,吳靜吉只關心這個,自然無所畏懼,甚至能開玩笑。某次在學校演講遇到停電,學生點起蠟燭圍著吳靜吉,光影搖曳中,吳靜吉脫口而出:「我這樣不是很像遺像嗎?」學生一陣爆笑,那天演講特別成功!

 

 

工具機訂單需求明確,日本工具機巨擘大廠DMG森精機提到全球訂單復甦,今年營收由三三○○億日圓上修至三四五○億日圓,今年股價最高漲幅也達到三一%。全球穩定復甦下,台灣企業亦不遑多讓,上銀科技預估今年營收將比去年增加超過三○%,其中六月營收二十四.四億元新台幣更是站上兩年半新高,今年股價從最低至今也有超過二○%漲幅,相關企業皆值得留意。

 

隨著疫情過後,汽車與電子產業景氣好轉,加上三年循環的產業特性,日本工具機需求已擺脫困境,重回成長軌跡。回到台灣,工具機產業靈活度高、生產能力強,交期短、成本具競爭力,在這一波全球工具機需求回暖的當下,亦將明顯受惠。

 

本文由工作夥伴、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鄧謦瀚(一九八八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碩士)共同撰述,同時提出工具母機廠商瀧澤科技(六六○九),與讀者共勉。

 

瀧澤科技成立於一九七一年,資本額七.二四六億元新台幣,產品為工具機之車床,為日本瀧澤在台灣之分公司,產品應用以汽車產業為主(占比五○%到六○%)。有別於電子產業高度起伏,台灣工具機廠以優異的產業技術及性價比,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並有穩定的獲利模式。

 

瀧澤科技對產品品質高度把關。並以三地整合為藍圖——日本技術、台灣供應鏈製造、中國及東南亞市場,試圖從亞洲盃邁向世界盃。台灣瀧澤科技延續母公司日本瀧澤的工匠精神,搭配台灣人靈活思惟及管理方式,營造出公司獨有的軟實力。

 

台灣瀧澤總經理戴雲錦,以機械科專業背景出身,一步一腳印,自課長做到副總經理,最後被母公司日本瀧澤拔擢,成為台灣瀧澤最年輕上任的總經理。

 

工具機訂單狀況可被視為製造業設備投資動向的先行指標,日本工具機製造商美捷科(Mazak),在生產CNC車床等產品的遼寧工廠內新設廠房,二二年底之前,將階段性提高產能;DMG森精機位於上海近郊的新工廠,將在二三年啟用、天津工廠新廠房也將在二五年導入生產;日本工具機製造商大隈(Okuma)也預計投資二十億日圓,在台灣持續增加產量。

 

自中國製造二○二五發布以來,中國國內自動化製造需求強烈,加上美國製造業回流,台灣以優異的品質搭配彈性的交貨時間,成為繼半導體、面板之後第三個兆元出口產業,相關鍵零組件如氣動元件、中高階工具機產業訂單持續成長。

 

從營運上看,瀧澤科技一八年到二○年合併營收三十三.○二億元、二十六.四六億元、二十一.二三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四.○二元、一.八六元、○.二七元,即使遇上疫情仍處於獲利狀態,二一年上半年合併營收十三.四一億元,年成長二六.六八%,第一季EPS○.二八元,年成長二七○○%,負債比、流動比、速動比分別為五○%、一八二%、一一七%。受惠自動化需求擴張,全球電動汽車轉換需求增強,瀧澤科直接受惠,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進入第三人生後,就開始計畫單獨旅行吧!退休後愈多「第一次」,生命愈精彩
進入第三人生後,就開始計畫單獨旅行吧!退休後愈多「第一次」,生命愈精彩

2019-06-03

留不住青春,那就優雅老去!台灣93歲「潮模」稱霸時尚圈,時時愛自己、容光煥發
留不住青春,那就優雅老去!台灣93歲「潮模」稱霸時尚圈,時時愛自己、容光煥發

2018-09-18

我的60歲瘋狂老媽:登百岳、玩交友軟體,最後到澳洲結婚去!
我的60歲瘋狂老媽:登百岳、玩交友軟體,最後到澳洲結婚去!

2018-06-27

108歲,沒有失智、沒有臥床!馬祖人瑞的健康關鍵
108歲,沒有失智、沒有臥床!馬祖人瑞的健康關鍵

2018-05-30

張曼娟「減法」過生活、穿搭舊衣也開心  「現在不做自己,難道要等80歲?」
張曼娟「減法」過生活、穿搭舊衣也開心 「現在不做自己,難道要等80歲?」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