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管自己叫視網膜,多數年輕人都熟知他創立的眼球中央電視台。在現實生活,他的本名叫陳子見,視網膜是他在社群網路意外走紅的身分。現在,他是華視最年輕的新聞主播。
喜歡新聞,竟是因為聲光效果
▲專訪當天,陳子見講起自己喜歡新聞的原因是新聞片頭曲,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一般都是在影片上看到視網膜,初次見到本尊,反而是坐在華視新聞部的一角,認真背稿的陳子見。
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他,對新聞的喜好,原因竟是新聞聯播的音樂。國中的時候,甚至還把電視台的新聞片頭曲設成手機鈴聲。「其實一開始對新聞的喜好,是從這種聲光效果開始的。」
大一大二,陳子見去廣播電台做假日新聞編播,也奠定了他對新聞敏銳度。「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十到十一節的新聞都要自己編輯自己播。」這也讓他逐漸覺得,藉由嘴巴或是手,把一件事情傳播出去,是件很過癮而且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不在規劃內的網紅職涯
大四對陳子見而言,是個意外的人生轉折,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準備考新聞行政的高考,另外一個就是進電視台當記者。只是那時的他覺得,如果去當公務員,往後的生活應該會變得很乏味。而電視台記者,在他的想像中又是環境相當不好的職業,可能會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在當時,是有點抱著失望的去弄(網路)這塊。」
至於為什麼會稱自己是視網膜,是因為他曾經跟朋友講過他視網膜曾經破了一個洞;朋友便說命中缺少什麼,就要叫什麼「所以你命中缺視網膜,那就叫視網膜吧!」2015年,他參加了一個兩岸交流團,在那邊認識了日後眼球中央電視台的合作夥伴。這場活動,讓他第一次看到中國央視的新聞播報,進而開始學央視主播的口吻。由於在模仿的時候被同伴聽到,覺得他用正經口吻講垃圾話的樣子很好笑,就鼓勵他「回來台灣之後創立一個正經說幹話的粉絲專頁」。至於為什麼要用眼球做為頻道名稱,陳子見說:「我既然是視網膜的話,那就要跟眼睛有關,所以就也是很無厘頭,沒有去思考的就迸出眼球兩個字。」
陳子見還說,一開始他還戴著口罩,不想露臉。怕日後進電視台工作會被貼標籤,後來是在前輩的鼓勵下,他才拿下口罩,以真面目示人,勇敢地用自己路線做網路新聞。那時的他,完全沒想到自己日後會成為紅人。
惡搞嘲諷只為開啟對話
看過視網膜報新聞的觀眾,多數都對他極盡嘲諷的內容感到印象深刻。對此,陳子見表示,這樣挑戰國家認同和保守主義的路線並不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眼球中央電視台開播後,在2016年就遇到當時的總統大選,那時他們發現只要跟政治有關,點閱率就比較高,所以製作團隊就開始朝時事方向去製作,也就變成多數網友熟知的樣貌。至於這些極盡荒謬的內容,是團隊選擇用最極端的方式去呈現,好讓觀眾自己察覺荒謬之處。
至於成效呢?陳子見講了一個故事「曾經有個阿伯看到我們的影片,覺得好開心喔,因為我們都在罵同性戀。後來他再看一遍,他才發現我們在講什麼,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陳子見還說:「在國家認同上 ,還滿成功的破壞了很多人的想像,就是不要把這個東西看得這麼的重,反而忽略掉了我們平常更需要去在意的事情。」
轉戰電視台,一圓新聞夢
▲圖為華視提供:陳子見重新設計的新聞鏡面,力求簡潔,讓人印象相當深刻。他表示,這也是華視高層支持和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
去年底,華視邀請陳子見擔任午間新聞主播;無疑是他人生另外一個意外的轉折。當下他感到訝異;後來想想,進軍華視當主播,剛好也可以實現以前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外加當時的新聞部經理給了陳子見很大的發揮空間,這也讓他決定,那就去試試看。
由於非科班出身,剛開始面對資深同事,陳子見都會感到有點心虛。這也讓他時時提醒自己要更加謙卑,不懂的地方要詢問前輩。他表示不管在鏡面(註:電視畫面)上力求簡潔,還是少用被觀眾垢病的監視器新聞,同事和高層都很樂觀其成。其中少用監視器畫面,陳子見還特別強調「是整個新聞部,討論出來的一個方向。剛好公司支持,所以也才有現在這樣的成果。」他坦言,整個工作氛圍比當初想像中的還好。
圓夢之前,要先覺得「好玩」
▲把握時間努力順稿、背稿的陳子見。
播報午間新聞至今即將滿四個月,陳子見說在華視他有一群很有趣的同事,可以陪他一起討論新聞和鏡面、特效等畫面設置。做新聞的每個環節,他都覺得是好玩有趣的。今年四月,他被華視派去採訪兩韓會;陳子見說,那是他第一次出差採訪,是一個很新鮮有趣的經驗,也希望日後還有機會可以做類似的報導。
未來,陳子見希望自己能多精進自己採訪能力;還有想試試看在播報新聞同時結合直播,讓網友能即時的表達意見。讓新舊媒體不在那麼壁壘分明。此外,他建議有志從事新媒體的朋友,因為現在網路頻道很多,但人的眼球是有限的,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是個關鍵。所以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決定把Youtuber做為正職,要盡量避免做別人做過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要覺得這件事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