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超過一甲子的婦聯會與內政部、黨產會協商半年多的行政契約,一月三十一日會議後全然翻盤,決議不簽訂;為查明財務流向,旗下基金會是下一波目標。
一月三十一日婦聯會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原本人煙稀少、寧靜又帶著神祕色彩的「美齡樓」,氣氛一時之間變得劍拔弩張。以前國民黨立委、婦聯會委員潘維剛為首的「鷹派」與現任主委雷倩為主的「鴿派」爭鋒相對,最後鷹派占上風,以三十一票比二十八票,決議婦聯會拒絕與內政部簽訂行政契約。
回顧內政部、婦聯會、黨產會這段漫長的三方協商史。去年七月正式展開協商,七月二十四日婦聯會同意「組織落實民主轉型、資產三百一十二億元捐國庫做公益、會務接受公共監督」三原則。內政部官員指出,婦聯會接受公共監督的意思是:婦聯會旗下相關基金會改選,董事代表組成三分之一政府代表、三分之一社會公正人士、三分之一婦聯會人員。
有68年歷史的婦聯會正面臨「被轉型」交叉路口,下一步該怎麼走,考驗著這些會員。(最前排為婦聯會前主委辜嚴倬雲)(圖片/UDN.COM)
不過三個月協商期限到,婦聯會遲遲未出面簽訂契約,談判宣告破裂,內政部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撤換前婦聯會主委辜嚴倬雲,婦聯會召開臨時常委會,選出新任主委雷倩。雷倩與內政部、黨產會簽訂三方《行政契約協商備忘錄》,修改為「婦聯會捐贈三百四十三億元給國庫、婦聯會四大基金會完成董事會改選、黨產會不得再調查婦聯會」,雷倩形容這是「留得青山在」,婦聯會繼續存活才有希望。
和解翻盤關鍵:卡在「政府代表」進入基金會
就在辜嚴倬雲專程自美國返台,發聲明指「反對和內政部不清不楚的和解」後,協商了半年多的契約立刻打回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