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底,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透露,將成立比諾貝爾獎獎金還高的國際學術獎項「唐獎」,當時曾震撼整個台灣社會。一年過去,言出必行的尹衍樑,快馬加鞭地建立唐獎遴選機制,第一位唐獎得主即將在明年中出爐!
一月二十三日,坐在潤泰台北市中崙大樓頂樓辦公室裡,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再次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娓娓道出這一年來籌備「唐獎」的心路歷程。他神采奕奕、興奮地分享他對唐獎的期許與願景。
打破「東方諾貝爾獎」定位
「唐朝是既羅曼蒂克又奔放的時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大幅提升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也採取高度開放態度。」因推崇唐朝經濟政治光輝璀璨,留給後人無限的崇敬與嚮往,當尹衍樑決定捐出財產成立公益基金會時,就決定拋棄個人色彩,以他最欣賞的朝代命名。
為了維持唐獎評選的公正與客觀性,尹衍樑成立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並委託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關中央研究院,邀請全球在各獎勵領域當中的專家提名推薦唐獎候選人,並邀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擔任唐獎基金會董事。
更重要的是,唐獎得獎人不限種族、國籍,完全以該研究的獨創性及貢獻為唯一評選標準。
尹衍樑說,唐獎的基金規模三十億元,其中有五億元是現金,還有巿值二十五億元的數檔股票;預估每兩年股息與利息收入就有五、六億元,足可供唐獎運作,「但獎金如有不足,我一定也會補足資金。」
但他的一番堅持並不輕鬆,光是確認唐這個字的發音,尹衍樑甚至委託英國牛津大學語音學教授從各國語言學研究「唐」的語意。
另外,為了呼應唐朝精神,他特別選擇大唐開國紀念日六月十八日,作為唐獎宣布得獎人名單日,「這天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稱帝的日子,我希望唐獎可以創造另一個屬於全人類的新盛世。」至於正式頒獎日,則預訂會在九月間。
唐獎幕後推手、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兼執行長陳長文說,唐獎獎助領域分為四大項目,包括「永續發展」指工程與建設、能源、環境與生態等相關科技的創新與應用;「生技醫藥」指具有原創性的生物醫學及藥物研發;「漢學」(不包含文學創作)獎項部分,是指對於中國及其相關學術的研究,如歷史考古、文字語言、文化思想、宗教哲學、文學藝術;「法治」則是基於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表彰對於法律兼具程序正當與實體正義的研究。
唐獎自二○一四年起,每兩年頒獎一次,單一得獎人獎金有四千萬元加上一千萬元研究補助費,合計五千萬元獎金,不但超過諾貝爾獎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四千四百多萬新台幣),也是目前全球獎金最高的學術性獎項。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左)1月28日宣布唐獎教育基金會成立,並與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右)簽約,委託中研院提名唐獎候選人。(攝影/林煒凱)
不間斷對知識的熱愛與追求
儘管唐獎的名字東方味道濃厚,然而,尹衍樑卻希望從評選的公正性、得獎人的代表性,逐漸建立唐獎的名聲與眾望。他強調,「這個獎是面向世界的,即使是漢學獎,都不一定是頒給華人。」打破外界認為唐獎是「東方諾貝爾獎」的狹隘定位,他認為,「唐獎並非與諾貝爾獎競爭,而是補足諾貝爾獎一百多年前創立時所不足之處。」
「他是一位真正做大事的人!」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白崇亮、三十年前正好是尹衍樑政大企業管理博士班同學,一路觀察尹衍樑經營事業、投入教育,「他做事從不是為了炫耀什麼,而是希望從根本源頭去改變這個社會。」
去年夏天,尹衍樑親自到奧美公關辦公室,找白崇亮幫忙唐獎籌備事宜,白崇亮當下就覺得「這是衍樑會做的事!」內心除了無限感佩這位老同學、老朋友的胸襟與格局,「如果有一位台灣人可以做一件面向全世界、改變人類社會的事,我打從心裡感動。」
白崇亮說,尹衍樑身為企業家第二代,不需要靠文憑與學歷加持,但他還是扎扎實實地與博士班同學一起念書、考試、寫報告,憑自己的力量取得文憑,「我想,那全是基於一股對知識的熱愛與追求,才足以支撐他博學與研究的動力。」
「一個人一生有幾次機會可以做幾件對人有貢獻的事。」白崇亮記得尹衍樑對他說,「唐獎對我來說不是承擔,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只有喜悅。」
在尹衍樑的解讀中,唐獎的設立,是華人社群對世界的新貢獻,透過唐獎,華人社群得以用實際行動,激勵全球人才投入四大領域的研究發展。而尹衍樑成立唐獎,除了具體實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真諦,更重要的是,唐獎的成立,確實已為台灣企業界建立了一套財富運用的全新典範。
唐獎
主辦機構:唐獎教育基金會
基金規模:新台幣30億元
受託評選機構:中央研究院
首屆宣布得獎時間:2014年6月18日
獎助領域: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
獎金:每一領域新台幣4000萬元,另補助1000萬元為獎勵研究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