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陳節如,挺身揭黑幕、收到恐嚇信照樣衝 為憨兒掙尊嚴40年的熱血歐巴桑

陳節如,挺身揭黑幕、收到恐嚇信照樣衝 為憨兒掙尊嚴40年的熱血歐巴桑
陳節如(右2)創辦育成基金會,協助心智障礙的孩子,培養工作能力。

陳彥廷

話題人物

攝影/吳東岳

1048期

2017-01-19 09:33

家有智障兒是多麼辛苦的事?陳節如絕對清楚箇中滋味,但她沒時間抱怨,除了照顧兒子,野心很大的她,還要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她期望,讓每一位心智障礙的孩子,開心、有尊嚴地長大。

走進台北市建國高架橋下「育成蕃薯藤──台北市忠孝庇護工場」,輔導員帶領身穿圍裙、戴著頭巾、口罩的學員們製作手工司康餅;一旁是自助餐廳,學員們在輔導員指示下,到各桌收盤子、幫顧客點餐。

經營庇護工場的「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專為心智障礙者提供成長所需服務,從早期療育、日間托育、就業服務、養護服務等。這是學員口中稱為「陳姊」的七十三歲創辦人、前立委陳節如耕耘大半輩子的成果,一九九四年以來,服務數萬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

陳節如在心智障礙服務領域開疆闢土,要讓智障者從出生到終老,每階段都獲得最完善的對待,活得和一般人同樣有尊嚴。她的這片江山,得從四十年前某天說起。

 

一次重摔,兒子智力永遠停在三歲 「什麼醫都去,他很小開始做復健」


「砰!」一聲,六個半月大的娃娃昆霖跌落床下,腦中血管破裂、充血,不到半小時就眼珠翻白、呼吸困難。陳節如和先生急忙將兒子送急診,無奈經過連串追蹤、醫療處置後,腦傷終究讓昆霖成了重度智障,智力至今停留在二、三歲程度。


「這也是命啦!」陳節如很快拋開「醫師弄錯」、「有希望恢復」等幻想,正視昆霖的遭遇、決心照顧他一輩子,「這不是義務,是我心甘情願。」

「腦傷之後到處求醫,西醫、中醫、什麼醫都去,他很小開始做復健、每周兩次,八歲才會走路。腦傷造成癲癇,有人介紹彰化的蘭大弼醫師,我每個禮拜帶他坐火車過去,最後才控制下來……。」回顧帶著昆霖就醫的種種,陳節如的語氣聽起來像是雲淡風輕。

昆霖左側手腳幾近半癱,走路需要有人從旁攙扶,這讓陳節如不放心把他交給他人看顧,於是親自餵飯、協助洗澡、上廁所,並藉此觀察昆霖健康狀況,成為陳節如每日的功課。

 

智障者家長協會
(攝影/吳東岳)

 

智障者家長協會

▲73歲的陳節如,至今每天照料關心兒子昆霖的生活。兒子41歲,她的牽掛也就持續了40多年。
(圖片來源/陳節如提供)

 

一則新聞,看見智障兒悲慘遭遇 被住戶強硬反彈,「我的心都寒了」


起初她和普遍智障者家長一樣,生活重心都放在兒子身上,直到一九八三年她從新聞上看見智障者的悲慘境遇。

那年昆霖剛滿八歲,一個社福團體帶著智障者搬入台北市「楓橋新村」社區,卻遭當地住戶激烈反彈,指控智障者「有礙觀瞻」、「有攻擊性」,就算市議員居中協調,住戶仍嗆聲,「你們同情一百個孩子,誰來同情我們一千五百位住戶?」

「我的心都寒了!」人性的殘忍讓陳節如震驚、久久難以釋懷。冷酷的事實逼著她思考,就算盡力照顧昆霖,他還是無法正常受教育、上班工作。當她和先生老了,昆霖怎麼辦?若結合其他家長力量,能否改變什麼?

於是,陳節如走出家庭主婦的生活圈,以照顧昆霖為起點,將心力擴大到心智障礙服務與社福事業;陸續推動成立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簡稱智總)、育成基金會、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等組織。從串聯家長爭取權益、研究並引入國外制度、經營服務機構,再到擔任立委直接推動改革,一轉眼就是四十個年頭。

過程中,先生一度反對陳節如插手公共事務,「你怎麼可能成功?」先生這麼質疑她;她不與先生爭辯,在家中打理好所有家事,洗衣服、洗碗盤、照顧孩子……,每天忙到深夜才就寢。她寧可犧牲睡眠時間,也要讓先生閉嘴。

「你也要想到不是只有昆霖一個人,你爭取到的是全部人都有,這才比較吸引我!」談起化小愛為大愛的初衷,陳節如這麼說,「越了解社會上身心障礙者處境,我就覺得我的責任越重!」

這一切歸因於陳節如好打抱不平的個性。

 

一次舉報,她揭開暗黑內幕 孩子在蒼蠅中吃麵,院長卻開賓士車


「她就是一個很雞婆性子的人啊!」與陳節如合作數十載、曾擔任她立委辦公室主任的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祕書長孫一信這麼總結。他並透露,三、四十年前,陳節如曾偶然發現一個販嬰集團,於是打電話給認識的刑警、熱心提供地址,最後竟然真的破了案。

在維護智障者權益這條路上,陳節如同樣展現了嫉惡如仇的一面。

二○○○年智總接獲通報,台南一所未立案的「眾生教養院」虐待身心障礙院生,時任智總理事長的陳節如便和同仁私下前往探查,「那裡很慘很慘!」現場畫面幾乎讓她無法置信,狹小房間內充斥霉味與尿騷味,衣著汙穢的院生們,在蒼蠅飛舞的環境下每天吃著同樣的麵條,洗澡直接開水龍頭簡單沖洗;而院長則與旅行社合作,經常帶遊覽車參觀教養院、向遊客收取捐款,然而這些贊助捐款卻被教養院院長中飽私囊,「一輛賓士、一輛凱迪拉克就停在院區內。」

陳節如很快找了立委徐中雄、內政部社會司、衛生局、法官、媒體記者等大批人馬突襲眾生教養院,結束視察後立刻趕回台北開記者會,踢爆眾生真面目。此外,她還到法院按鈴控告眾生負責人,要求監察院彈劾放任眾生的台南縣長,逼使縣府最終強制解散眾生。

為了進一步解決普遍性結構問題,陳節如更促使行政院組成危機處理小組,清查全國未立案機構,最終在二○○二年關閉了所有未立案教養機構;同時她也推動身心障礙機構評鑑機制,協助政府對這些機構嚴格把關。

回想這些擋人財路的經歷,孫一信替陳節如捏了一把冷汗,他透露,自己見過幾次陳節如收到恐嚇信,他關心詢問,是否要幫她申請警方保護?陳節如只是笑著說,「免啦!真正要下手的人不會寄恐嚇信。」就隨手將信撕了。

除了「雞婆」,陳節如還有一個特點是腦筋動得飛快、執行也快,彷彿為了協助身心障礙團體,她的腦袋可以時時刻刻運轉,想到什麼就馬上找人執行。「我常對她說,你交辦的十件事,我可以完成六件就偷笑了!」孫一信說。

以開拓機構財源一事而言,智總從成立資源回收部回收舊衣、乾電池,到賣土雞,都是陳節如的「傑作」。孫一信笑著說,以她源源不絕丟出想法的速度,執行起來難免發生思慮不周導致失敗的經驗。例如找大盤商合作,運送冷凍土雞賣給家長,「結果要撥出人力管理進貨、顧冰箱,還占了好大一個空間,忙半天卻賺沒幾塊錢」,孫一信告訴陳節如,台灣人都到市場買溫體雞、較少吃冷凍雞肉,才結束這項事業。

陳節如也確實有點生意頭腦,當她發現回收商採取「各個擊破」手段,以不同價格向社福機構收購廢物,不但要求廠商統一收購價,還聯合各機構對廠商施壓、要求價格透明化。如此下來,以乾電池為例,孫一信估計,「價格好的時候,智總一年可以有三、五十萬元利潤!」

雞婆的個性、靈活的腦袋、果斷的作風,加上服務奉獻的滿腔熱忱,讓陳節如成為社福界重要領袖。「她真的有一種大姊大的風範!」與陳節如相識多年的內政部人團司籌備處副主任、台北市社會局前科長陳志章評價,她最厲害之處在於,能在山頭林立的社福界擔任調和鼎鼐的角色,讓不同需求的各團體槍口對外,向政府爭取社福資源。

 

智障者家長協會

▲當年台南眾生教養院虐待院生的事件,在陳節如奔走下,最終強制解散。

(圖片來源/陳節如提供)
 

73歲不退休,行動力超強 「我要把兒、少等團體全call起來」


基於這般特質和長久累積的聲望,陳節如在○八年獲前總統陳水扁延攬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一當就是兩屆、八年。任內她在社福領域可說戰功彪炳,在最熟悉的身心障礙領域,推動包括《特殊教育法》、《社會救助法》、《兒少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等修法。她也將觸角延伸,例如針對弱勢居住權,陸續推動《住宅法》、《實價登錄三法》等法案,可說重大社福議題,幾乎都看得到陳節如奮戰的身影。

長年擔任立法院民進黨團大黨鞭的柯建銘透露,陳節如剛進立院時由於個性低調、加上對政治陌生,在立委當中特別不起眼,他一度懷疑,「這個歐巴桑當立委到底行不行?」

這樣的疑慮很快被陳節如的專業與認真打消,她不作秀,總是願意在質詢、審法案、協商場合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最終,每當有社福爭議法案須待朝野黨團協商取得共識,柯建銘常常直接告訴國民黨立委,「陳節如委員同意,再跟我談!」


如今,卸下立委、接下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一職的陳節如,將繼續推動社福界的共同議題,「我要把兒、少、老、婦、障全部的團體call起來!包括住宅議題、年金議題、政府採購問題,都不是一個單位、障別可以處理的。」她叨叨絮絮盤算著,絲毫不覺得七十三歲是可以退休的年紀。

育成蕃薯藤餐廳內,臨托保育員忙著剪碎盤中食物、小口小口送入四十一歲的昆霖口中,陳節如則不時來回隔壁桌與基金會幹部討論事情。「快要一點了!」保育員提醒著,那是昆霖回家午睡的時間;「我們要先回家,你們慢慢用」陳節如起身和保育員從兩旁攙扶著昆霖,一步、一步走出餐廳。

那身影正如陳節如推動社福制度的步調,緩慢、吃力,但總是在前進。

 

陳節如

出生:1944年
現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
經歷: 立法院第七、八屆立法委員、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理事長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二女

「真的是隨便拿一本就可以。」田口智隆不記得十六年前第一次做筆記時的本子長什麼樣,「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只是隨手拿了一本尺寸很小、巴掌大的本子,就這麼開始記了起來。」回頭來看,不拘形式,就是他所認定的成功關鍵。不只是筆記本的尺寸、格式不拘,甚至連記錄的方式,都很隨興。

 

他回憶,當年也沒有學過究竟該怎麼記帳,於是,每天只是很單純地寫下「大概是幾點、在哪裡、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沒有特定格式,就像是寫便條紙一般的筆法記錄著。「有時,也會忘記確切的時間、金額,但其實不必那麼精準,只要把印象中的大概數字記下來就好。」甚至,真的忘記金額時,只要寫下「在超商買了一瓶可樂」之類的描述也行。

 

田口智隆認為,紀錄愈是追求精確、愈需要花腦筋回想;愈花腦筋、記錄起來就愈費心費時,那麼,就會成為一種讓你不願持續下去的心理障礙。因此,與其追求精準,不如追求完整,重點是盡可能寫下各項消費動作,並且每天都得持續下去。

 

大約記錄一周後,田口智隆回頭翻看,隱約地,開始感受到某些消費動作的確「擺明就是浪費」,於是,他為自己的每一種消費做分類。同樣地,他的分類,又是百分之百輕鬆簡單。

 

不像一般記帳的分類,多半是以「用餐、交通、娛樂、學習、家用……」等項目區分,在田口智隆那本不太稱頭的筆記上,他只是簡單畫了兩條線,把所有消費分成三類:必須支出、投資、浪費。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首先,你不必費心思考「這到底算是哪一種分類」,例如,為了去看電影而坐了一趟小黃,究竟是「交通支出」還是「娛樂支出」;又像是午餐後點了一杯冰咖啡,這杯咖啡應該被歸類為「餐費」嗎?

 

兩條線分類法 精準抓出浪費根源

 

在田口智隆的分類裡,這些支出,管它發生時的前因後果是什麼,都會被歸類為「浪費」。這就點出了「兩條線分類法」的第二個好處,「這樣分類一段時間,慢慢地,你會知道哪些支出經常會被你自己貼上『浪費』的標籤。」釐清浪費,不就是記帳的根本目的嗎?運用簡單的分類,一來快速上手,不會成為繼續做筆記的障礙;二來,也能精準抓出每一筆浪費的根源,慢慢地,你在進行這些消費前,會開始多想一下。

 

「換句話說,在消費這件事上,你會逐漸歸納出自己的價值觀。」田口智隆認真地說,進行支出筆記的第三階段,就是「強化價值觀」。「每個周末,你可以回頭翻一翻筆記,在每一頁隨便找個空白處,用隨筆的方式寫下簡單心得。」他舉例,像是「這天的晚餐怎麼點了這麼貴的套餐啊?真的沒必要」之類的。

 

這些筆記,都是「凝聚消費價值觀」的幫手,田口智隆回憶親身經歷,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開始變得精打細算,除了對每一筆消費多想幾分,對「必須支出、投資、浪費」的比率分配也有計算,「人總是需要小小浪費一下,但我克制自己,浪費的比率不要超過一○%。」他建議,適當的比率應該是「必要支出七成、投資支出二成、浪費一成」。

 

靠「輕筆記」節約有成,田口智隆也開始如法炮製,把這樣的筆記用於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投資管理等方面。他舉例,一天之中花了多少時間閱讀、吃飯、看電視、和長官討論工作、和同事聊天等等,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記錄,並且逐漸歸納出自己「時間運用價值觀」,有意識地在時間運用上精打細算。

 

至於投資筆記,「不拘形式」的隨筆風格仍是關鍵,但有四項重點必須寫清楚。買進日期、買進價位、買進時的心情與打算、買進的理由。前兩項不難記錄,第三項,是指「想要靠這檔股票或基金達到什麼目的」,例如,「想要長期持有賺長線財」,或者,「等股價漲到多少時就賣出」之類。

 

第四項,買進的理由,或許也是決定投資成敗最關鍵的一項,「報紙新聞說,某某公司下一季業績可望成長一○%,值得注意」,「如果你因為看到這個內容才決定投資,那就把這句話記下來。」田口智隆說,這句話是你未來判斷要不要賣出的關鍵,也是你買進這檔個股的「終極價值觀」,如果日後公布的業績不如報紙預期,代表買進理由不成立,就該找機會賣出。

 

類似的投資賺錢筆記作法,台股投資達人也不乏案例。「平日只要多留意各種新聞訊息,先記下,理解它,等到有一天股價會說話,你再拿出來運用,就可能找到飆股。」說話的是艾致富,在近期的新作《看新聞,買飆股》書中,闡述的就是如何把新聞資訊轉換為「投資輕筆記」,抓準財經趨勢脈動,進一步掌握投資機會。

 

艾致富打造強大資料庫 看新聞十秒嗅出飆股

 

打開電腦,艾致富秀出一張放了大半年的新聞截圖。當時,他隨手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截圖」功能鍵,收進他的「新聞觀察資料庫」裡,不久後,這張截圖畫面成了他抓到飆股的關鍵。

 

「晶心科的矽智財已經被IC設計廠採用,並同步打入日系車廠中階車款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配備的領域,據傳已經通過日系車廠認證,打進原裝汽車市場……。」二○一八年一月五日,當他看到這則新聞時,立刻決定用十秒的時間收納到自己的資料庫裡。財經新聞一大堆,但這則新聞透露的訊息,是一家公司的訂單「從無到有」的可能性。

 

農曆年前,美股在二月一度出現重挫,引發台股封關前出現大量賣壓,導致不論是大盤還是晶心科股價都顯著下修,艾致富見機不可失,從九十幾元至一百元附近買進晶心科,直到三月底至四月初,在股價一八○元至一九六元附近陸續出脫,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光這檔股票就讓他賺進八成到一倍的獲利。

 

艾致富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於操作過程或是選股精準,而是「做對筆記、畫對重點」的重要性。他表示,每天財經新聞一籮筐,但可能演變成投資趨勢、或至少是「投資故事」的,通常就是具有「從無到有」特質的消息。一旦看到這類訊息,二話不說,截圖下來,成為他隨時提醒自己的投資風向指標。

 

他又以一七年九月買進、大賺一倍的飆股浩鑫為例。去年九月八日,他先是「截」下了這則新聞:「浩鑫即將成為二○二○年東京奧運人臉辨識系統供應商……,初步規畫在日本全國車站月台等群眾出入之處,會搭載人臉辨識偵測系統……,且第一代人臉辨識已攻入台灣海關。」四天後,蘋果新手機iPhone X發表,同樣「搭載人臉辨識系統作為安全解鎖的全新功能……。」

 

連續對比幾則新聞截圖後,艾致富很確定,從東京奧運、日本車站月台、台灣機場海關,乃至於蘋果手機,都鋪陳著人臉辨識科技「從無到有」的故事,因此,去年九月下旬以每股十一元買進浩鑫,到十一月底,已經有接近倍數的獲利空間了。

 

投資

▲點圖放大

 

雷浩斯「質化」選股 參透經營者心態

 

投資選股的邏輯百百款,重點是如何透過簡單地記錄,緊緊抓住你最認同的部分,形成紀錄,就能逐漸歸納出自己最適用的「投資價值觀」。艾致富靠的是「從無到有」的財經新聞,價值型投資達人雷浩斯,除了量化的財務指標之外,則會特別記錄「透露經營者心態」的訊息。

 

在一張「質化」的檢視表上,雷浩斯會針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心態」加以記錄,包括基本的董監持股數字,以及像是「老闆低調不作秀」、「重視數字或熱愛閱讀」等,都會是他參透經營者心態的記錄重點。

 

無論如何,「筆記的功能就在於能讓你克服『不自覺』的老毛病!」田口智隆如此解讀。他表示,做筆記,就像是「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支出筆記、時間筆記,目的是抓出「不自覺多花錢」、「不自覺浪費時間」的惡性基因;投資筆記的功能,則是避免「股價一波動,就忘了當時為何買這檔股票」的初衷。至於要用紙本或數位工具來記載,他則認為各有優點,「只要夠輕鬆就好。」

 

投資

▲點圖放大

 

郭勝勤於手抄筆記 訓練對大盤的敏銳度

 

再以投資筆記來看,艾致富用電腦截圖、雷浩斯用EXCEL製作報表,都是利用數位工具,但擅長技術面與籌碼面分析的投資達人郭勝,則認為「勤於手抄筆記」更能訓練盤感,透過每天親筆寫下大盤、期貨市場的相關數字,以及線圖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參考數據,強化對盤面變動的敏銳度;此外,他也會隨手抄寫看好的產業與個股。

 

「真的不要拘泥形式!」田口智隆再次強調,只要是能讓你持續下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筆記術,當然,「你還要能在上面記錄自己的心情、態度與檢討。」他舉例,雖然有人認為紙本、手寫最能留下「情緒」的印記,但隨著科技進展,「現在很多數位筆記軟體也有表情符號等特殊功能,我沒用過,但或許更能讓使用者記住當時的心情呢!」

 

無論是控制支出、幫助存錢、時間管理,乃至於投資前後的策略依據,筆記都是「用客觀角度看自己」的修煉!喔……,說修煉太沉重,別忘了,日本理財達人的關鍵忠告,筆記很有用,但筆記的方法,就是愈輕鬆愈好,完整重於精準,每天記錄,你就能看見自己的改變!

 

投資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聞到酒味就等著被拳打腳踢…這個智能障礙兒被當「廢物」哭著長大
聞到酒味就等著被拳打腳踢…這個智能障礙兒被當「廢物」哭著長大

2019-04-12

【我們這一家】智能障礙不是藉口 天天五點半起床上學,他用行動撕去歧視標籤
【我們這一家】智能障礙不是藉口 天天五點半起床上學,他用行動撕去歧視標籤

2018-12-07

智能障礙者也能投票 易讀版投票手冊出爐
智能障礙者也能投票 易讀版投票手冊出爐

2018-11-22

【我們沒有家】一張泛黃剪報,道出智障一家慘況:遭利用登報募款、騙簽字棄財產
【我們沒有家】一張泛黃剪報,道出智障一家慘況:遭利用登報募款、騙簽字棄財產

2018-10-05

20歲智能障礙兒沒處可安置 單親母辭工作苦養:誰能幫幫我
20歲智能障礙兒沒處可安置 單親母辭工作苦養:誰能幫幫我

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