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系列報導〉新住民及外籍移工,因為婚姻或工作來到台灣。原本懷抱的夢想,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被現實日漸消磨;但他們不曾放棄,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求生,甚至幫助他人。他們有人進了國會,有人成了移工的守護媽媽,更有人從焊鐵工變為作家。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有激勵人心的力量,成為福爾摩沙的一道光芒。
今年二月,留著一頭俐落短髮的林麗蟬,領著新住民姊妹們走上紅地毯。在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排名第四順位的林麗蟬,和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握手寒暄後,便鼓起勇氣,加入眾委員的行列。在這個充滿權力氣息的場域,林麗蟬得讓自己快速度過適應期
「雖然大家一樣都用中文, 但有些語言不是很能理解。」身為立院新鮮人,對政治用語陌生,並不意外,但林麗蟬認真聽、用心看,每一場會議、每一次質詢,是實戰,也是學習。
「我想這是一個緣分吧!就像我嫁到台灣也是一個緣分,以平常心面對就是了。」政治萬花筒,一時看不清,林麗蟬並不擔心,她只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保持初衷,我們的初衷是為台灣族群融合而努力。」
回首過往,這一切,對當年初到台灣的林麗蟬來說,是連想都沒想過的。
領著姊妹們踏上紅毯,這是林麗蟬頭一遭,也是中華民國立法院首次,新住民進國會。(攝影/陳俊銘)
第一頁.柬埔寨新娘 飄洋過海來台,人生茫茫
一九九七年三月,林麗蟬剛從柬埔寨嫁來台灣,對未知的人生,她感到茫然。
雖然是華裔第三代,但剛嫁到彰化花壇時,林麗蟬連一句國、台語都不會說,她回憶,當時連買菜都成問題。在剛來台灣的那幾年,林麗蟬的「生活圈」就只限於傳統三合院的宅子裡,繞著丈夫、孩子、公婆打轉。那時候,在婆家鄰里眼中,她就只是一個從柬埔寨「買來的新娘」。
「孩子,是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力量。」林麗蟬的母性本能,給了她融入台灣社會的勇氣,決定積極邁出家門,改變自己。她開始到社區走動,和附近的阿公阿嬤比手畫腳閒話家常,漸漸地,台語越說越「輪轉」(台語,很溜之意),自信心也大增。
孩子上小學時,林麗蟬自願當學校志工,「那時候,只是單純想陪孩子而已。」她從打掃的「班級媽媽」,接著,雖然中文能力有限,她還挑戰「故事媽媽」的角色,到班上講故事給孩子聽。四年期間,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人生也更向前邁進一步。
第二頁.重拾書本 自學考證照、拿碩士學位
於是,林麗蟬決定重拾書本,再度當起學生。二○○九年,她靠著自學,考上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並先後取得美容及美髮證照。為了更了解社會服務的領域,大學畢業後,林麗蟬還考上了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並取得了碩士學位。
上大學、考證照、讀碩士,林麗蟬的出發點其實並非單純的「力爭上游」。她說,嫁來台灣多年,從不覺得自己是別人口中的弱勢族群,反而覺得自己「好手好腳,應該可以做更多事。」
○九年莫拉克風災過後,林麗蟬只要有空就往山裡頭跑,用自己的美髮專長,為老人和孩子們義剪。
林麗蟬(上圖後排左一)熱心推廣當地農產品,在彰化耕耘多年,家人(下圖)是她最大的支柱。(圖/林麗蟬提供)
第三頁.回饋 整合鄉里資源,照顧老小
林麗蟬的熱心助人,丈夫謝水金全看在眼裡,也願意全力支持妻子。當時,他們所住的彰化縣花壇鄉長春村,社區發展協會及活動中心已停擺多年,一一年,夫妻倆決心攜手重組社區發展協會及老人會。
同年七月,利用社區活動中心的空間,她和新住民姊妹共同成立了「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除了關懷新移民的生活之外,也開設技能專班,讓姊妹們能藉由學習翻譯、電腦、美容等技術,發展一技之長。
林麗蟬也在辦公室旁,闢了小型圖書館,每一本書,都是她們辛苦募來的,甚至還特地挑選多國語言的童書。在這塊園地,不僅要照顧大家的生活,也要照顧彼此及下一代的心靈。
而在移民署彰化服務站,也總能見到林麗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會兒幫忙哄著哭泣的小嬰兒,一會兒忙著協助剛來的新住民處理居留問題。只見她用國台語雙聲道流利地溝通著,「聽她在說台語,我都沒想到她是柬埔寨來的」,剛從湖南嫁來台灣的羅映潔驚訝地表示。
第四頁.妳是我的姊妹 讓其他新移民融入台灣
林麗蟬的故事,在鄉里口耳相傳,逐漸被外界知曉。一三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以及十大傑出女青年的肯定。她的奮發精神,也感動了許多人,願意義務幫忙她推動新住民在地發展工作。
「她在台灣的耕耘與努力,讓我很感動,覺得一定要幫她做點什麼。」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總幹事徐鴻欽,在十大傑出青年頒獎時,得知了林麗蟬的故事,當下決定放下手邊工作,協助她處理新住民事務。
農曆春節前,林麗蟬和姊妹聚集在一起,大家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的菜肴,準備大展身手。「這是香蕉蕊,是台灣的喔,用來煮湯很好喝。」林麗蟬的拿手菜,是台灣食材配上柬埔寨口味的香蕉蕊湯。
「這是桂林的酸辣粉粒,粉粒是從廣西桂林來的!等一下還有貴州的酸辣土豆絲、江西的香煎豆腐,還有泰國的薑黃飯要上場。」新住民廖清平手上忙著端菜,嘴上也不停地介紹著。林麗蟬帶著姊妹們除了推廣不同地域的特色菜,也希望未來能藉由年菜的銷售,為大家爭取多元發展的機會。
但她們要做的,還不只這些。初春的彰化八卦山區,山嵐繚繞,仿若仙境。「這條公路上,有很多欖仁樹,沿路還有幾個牧場,可以邊逛邊感受這裡的自然美景。」林麗蟬專注地對著姊妹們解說,這不是旅行,是上課。
「我常說,這是一堂愛台灣的導覽訓練課。」林麗蟬認真地說著,她積極為姊妹們找出路,讓自己不再是遠嫁來台的「移民」,而是正港的「台灣人」,積極訓練新住民學習導覽,要把台灣的美麗風光,介紹給更多人看到。
從一個怯生生的異鄉新住民,前進到立法院,國會殿堂的權力,是動力也是壓力,但林麗蟬會繼續邁步前行。(攝影/陳俊銘)
第五頁.前進立院 要把新台灣之子推向世界
以新住民的身分來到立法院,林麗蟬感受到的,不是光環,而是責任。一如她對一雙兒女的教養,有很深的期許。
十八歲的女兒,是代表台南市出賽的網球選手;十七歲的兒子,則是愛好園藝的大男生。當了立法委員之後,林麗蟬幾乎每天都在台北與彰化間奔波,她希望在工作之餘,還能同時扮演好妻子及母親的角色。「雖然很忙,還是要盡量想辦法陪伴家人。」
難得的假日,陪著兒子來到田尾的花園公路,趁著好天氣,母子倆整理著花花草草,時而聊家常,時而談未來。「今年暑假,我想帶他們去柬埔寨實習,了解當地環境;未來有機會,希望連結兩地資源,做更多事。」帶著自家的「新台灣之子」,林麗蟬希望未來如果有機會,也想將更多新台灣之子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台灣與東協間的橋樑。
來台將近二十年,她不再是當年那個羞怯的女孩,而是國會裡閃亮的新星。
走出議場,燦爛的陽光,讓她不自覺瞇起了雙眼,但心卻是清明的,她知道,在這裡每往前一步,都是新的契機。
(本文與大愛電視台《大愛全紀錄》合作,影音檔:http://youtu.be/8NA5_y2586I)
林麗蟬
出生:1977年
現職:立法委員
經歷:行政院青年顧問、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十傑基金會董事、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