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九十歲辭世 簡又新、趙國帥、簡文秀緬懷永遠的老船長 台灣 航運霸主 張榮發寫下傳奇

九十歲辭世  簡又新、趙國帥、簡文秀緬懷永遠的老船長 台灣 航運霸主  張榮發寫下傳奇

鄧寧

話題人物

長榮提供

997期

2016-01-28 11:07

1月20日,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安詳辭世,他的一生中,熱愛台灣、熱愛海洋、熱愛運輸,也疼惜人才,獨具一份對社會付出的使命感;他以高齡90歲辭世,代表了台灣經濟奇蹟時代企業家的凋零,且看簡又新、趙國帥與簡文秀三位友人,如何追憶這位老船長。

編按:一月二十日,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辭世,享壽九十歲,他的辭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偉大人物,張榮發即是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站立在時代給予的機會點上,應運而生的國際型企業家。


一九六八年,張榮發以一艘中古雜貨船「長信輪」創立長榮海運,短短十七年躍升為全球最大貨櫃船公司,享「世界船王」美譽;九一年長榮航空正式營運,今日長榮集團橫跨海陸空運,總資產逾四千億元。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灣之星董事長趙國帥,以及聲樂家簡文秀,三人都曾經在生命裡的不同時期與張榮發交會;簡又新看見創業家的格局與膽識,趙國帥欽佩老長官的用人唯才,簡文秀則感念於「歐吉桑」的直率與惜情。以下以第一人稱方式記錄。

 

眼光精準  霸氣拓展海空運事業  簡又新:他是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

 

我認識張總裁的時候,正在淡江大學航空工程系任教(一九七三~一九七八),當時他的海運事業才剛起步不久,卻很憂心未來海事人才難求,他常說一句話:「我不等國家,我自己來做!」我立刻了解到,這個人的眼光、作法都想得非常長遠,而且極度相信自己會成功。

 

後來他以淡江大學董事身分,捐贈航海系與輪機工程系許多設備與獎助學金,甚至親自設計白色船身造形的「商船學館」(後改為對外開放的「海事博物館」);我擔任淡大工學院院長期間(一九七八~一九八四),他更將一艘長榮海運的散裝船改裝成實習船,命名為「長練輪」,定期從台灣往返新加坡,安排老師隨船指導,讓應屆畢業生免費到船上實習。


以今天的眼光看,那時候的長榮規模並不大,但他已經想到人才培育,他深信長榮一定會成長擴大,所以要自己訓練人才,布局可說十分長遠;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國煒(長榮集團副總裁、張榮發四子)自己當機師、又在美國設立長榮航空學校,其實是跟他父親如出一轍的作法。

 

長榮

經歷一波三折,長榮航空終於在1991年首航,台語廣播、增設豪華經濟艙等皆為台灣航空公司創舉。

 

航海事業很像賭博,造船成本太高,許多船王看錯一次就難再翻身,但張榮發對市場的嗅覺敏感度跟判斷精準性,實在是世上少有,從他敢大膽選在航運業最不景氣的時候造船就知道了。


而且他是全球最早推出自動化貨櫃輪,首創環球東西雙向定期航線(連結亞、歐、美三大洲的貨櫃運輸網絡)的人,這創舉成功打破遠東運費同盟(全世界第一個海運同盟組織)的長期壟斷。


同樣的魄力,張榮發在航空事業也再來一次。長榮航空申請前後遭受許多阻力,牽涉敏感的政治問題,長榮航空一度就要胎死腹中,我在九一到九三年擔任交通部長,目睹整個經過,我想這個人意志力非常堅強,要是一般人,早就打退堂鼓了,但他堅持要做本土的航空公司,當時的華航廣播全是國語跟英語,但是長榮航空就敢用台語廣播、播放台灣歌謠,許多人更因此給他貼上台獨標籤。


有一次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問台灣,選搭長榮航空,她當時就對張榮發說:「很少人了解到,航空公司其實是一個國家的形象代表,飛機是一個人最早了解該國的地方之一。」


我擔任駐英國代表(一九九三~一九九七)與外交部長(二○○二~二○○四)期間,深刻認識到張榮發是少數能代表台灣形象的企業家,他可能也是台灣最具國際性、最被外國政府尊重的一個人,十五個國家元首頒贈最高等級勳章給他,就是最好的指標。


要知道,英國首相、日本天皇、義大利總理頒給他勳章,絕不是因為長榮在台灣的成就,而是張榮發對該國有貢獻,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比如,○七年他獲頒義大利共和國大十字勳章,是因為義大利有一六○年歷史的國營輪船公司破產,義大利政府請張榮發買下該公司並重整,他甚至還在義大利投資興建貨櫃碼頭。不僅如此,長榮設在海外的辦事處,甚至比外交部還要多,外交單位常常請託他幫忙。

 

張榮發

張榮發(右)與各國政要交好,身掛15國最高等級勳章,2006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時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左)合影。

 

鐵漢柔情  一口氣送屬下七套西裝  趙國帥:他是唯才是用的老長官

 

大學畢業後,我先進入華航擔任機場運務員,後來張總裁要成立長榮航空,先在公司內部成立籌備小組,需要一些有經驗的人,我就考試進了長榮,這一待就是十四年時間(一九八九~二○○四),是第一批進入長榮航空的員工。


前幾年我被分配在機場工作,當上運務部副主任,常有機會接待總裁,有件事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時候我年輕,雖然穿西裝上班,但有什麼穿什麼,並不講究,有一天,他突然透過祕書通知我到他家,一進去,他就帶我到臥房,從衣櫃裡找出七套西裝,親手送給我,對我說:「你要穿得整齊好看,公司才有面子!」


長榮員工能跟他接近已不容易,能接到他送的西裝的人更少,我上班值勤時穿上後,同事都很羨慕,都說怎麼那麼幸運,讓總裁疼惜。我後來想想,覺得他是鐵漢柔情,而且觀察得很細微,知道我是常常要接待客人的機場運務主管,就有心要讓我提升形象,也當作獎勵後進。


他曾在跟航警聊天時說:「你們如果有發現社會上有需要幫助的人,要記得讓我知道。」這話不是白講,你看每一次世界發生重大災難,都會看到長榮跟他個人的捐款,他是懂得回饋的企業家。

 

我現在也是管理公司的人,回想以前,會發現張總裁真的是「唯才是用」,很多人說他有特定政治立場,但他治理公司其實不分本省、外省,他身邊的人什麼背景都有,同樣受到重用;更重要的是,他的個人風範早已內化為長榮文化的一部分,長榮人重視操守、團結有向心力,樹立了良好的企業文化,我很欽佩。


後來,我曾經以華航董事長身分拜會張總裁,他很大器,找來當時的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當面要我們兩個多多聯繫,希望台灣兩大航空公司能合作,我在任的時候,華航跟長榮的關係是既競爭又合作,其實還不錯。

 

離開華航後,我就沒見過張總裁,但我知道他始終想的是要為企業、社會盡心盡力,也記掛著行走全球的「EVERGREEN」船隻、飛機跟貨櫃車;他是台灣最國際化的企業家,真正的台灣之光。

 

張榮發

閒暇之餘的張榮發,才會脫下工作服,在庭院中倚石而坐,靜靜眺望遠方風景。

 

一首〈望春風〉 牽起20年如父女緣分  簡文秀:他是直率又惜情的歐吉桑

 

張榮發是這一生提拔我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八五年的某個晚會上,我臨時唱了一首〈望春風〉,當時台灣還沒解嚴,這事上了報紙,沒想到張榮發看到報導,竟然透過管道打電話到我家裡三次。


後來我到長榮的辦公室見他,他說:「我很想知道,在這個時代,能把台灣歌謠唱好、又敢唱的女孩子是誰?」還問我有什麼願望,要幫我達成,後來我錄製台灣歌謠跟中國藝術歌曲的唱片,一部分經費就是由張榮發基金會贊助。


有一段時間,他常常找我到辦公室說話,甚至五天內連續三天找我去,我都叫他「歐吉桑」,他用台語叫我「簡小姐」;他一度要將預備成立的長榮合唱團跟長榮交響樂團交給我打理,但我因準備出國念書,婉拒了這個邀請。


我那時候問他:「歐吉桑,你為什麼這麼信任我,要將合唱團、交響樂團交給我?我可能是壞人耶!」張榮發回答:「我做事業,從不跟政府借錢,都靠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一點識人之明,我能有今天嗎?」我當下真的非常感動。


我回國後,可以自立了,也成名了,二十年來都不好意思再去找他,直到三年前再見面,他說:「我都有聽到你唱歌,你真打拚,我真歡喜!」

 

然後又開始交代下面的人要幫我開音樂會,把我當成女兒一樣看待,甚至直接吩咐祕書,「以後簡小姐搭長榮都是半價。」我開玩笑地問說,「我先生(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有嗎?」他直接說:「沒有,只有你有!」真的是很疼我,我很感恩,在我心裡,他永遠都是一位很直率、坦白又惜情的歐吉桑。

 

張榮發

▲點擊圖片放大

 

一九七四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公路的兩座山中間,掛上巨大的橘色布簾,色彩撼動視覺;一九七八年,以四十公里的白色尼龍圍欄,像萬里長城般橫跨加州農田;一九八三年,以粉紅色布料包圍邁阿密比斯坎灣的十一座島嶼,過程中甚至清除了四十噸的垃圾;一九八五年,以金色帆布包裹巴黎的新橋,吸引三百萬名旅客造訪。這對夫妻說,「包裹像一種儀式,包裹後的歷史建物,象徵著舊意義被打包帶走,新意義即將展開。」

 

一九八九年,德國議會舉行全國直播的辯論,這是第一次通過政治投票決定要不要做一件藝術作品。他們斡旋二十四年,被拒絕三次,終於得到同意,作品將德國國會大廈以十萬平方公尺的銀色尼龍布包住,再用十五公里的藍色繩索纏繞,做成一個巨大包裹,付出十五萬美元的高額租金,展出兩周,時間一到恢復原狀。

 

這座建築象徵複雜的歷史,展出上遍國際新聞版面。人們聚集在作品前,聽音樂、吃東西、聊天。柔軟的布料與繩索,蓋住裝飾與細節,讓形狀、大小、比例呈現建築的本質。英國《衛報》形容這是「最壯觀的成就」。

 

創作精髓在於「難」,最困難的是獲得許可,需要極大的公民參與,還要說服政府機關與環保團體,跑層層申請流程、付龐大租金租建物,創作與拆除也需專業人力。為了保留自由原創性,他們不接受贊助,也沒有收入場費,收入來自販售計畫的草圖、藍圖與會議紀錄。珍妮克勞德說:「我們永遠不會做兩次同樣的事。」

 

疫情延宕  打包凱旋門成絕響

 

兩人分工,克里斯多想概念、畫草圖,珍妮克勞德負責溝通與執行。籌畫最久的作品,概念在一九七九年成形,當時紐約犯罪率創新高,中央公園入夜後沒人敢去。他們想在公園創作,提案被駁回。直到二○○一年,時任紐約市長彭博認為九一一恐攻後,人們需要希望,讓他們在中央公園道路兩邊架設鋼質門框,再懸掛七五○三面橘色織物,製成三十七公里橘色門廊。人們在下面穿梭,樂趣、美感兼具,重振紐約快樂、創新的氣氛!

 

二○○九年,珍妮克勞德過世後,克里斯多仍持續創作。從樹木、建築物包到島嶼,無所不「包」的他,成功執行二十三次大計畫,被駁回四十七次。他用溫柔的魔法,將日常風景陌生化,改變人們觀看、理解空間的方式,沒有人可以販售它、擁有它,只要單純享受。二○二○年,克里斯多逝世,遺作《凱旋門,包裹》因為疫情延宕,終於在今年九月十八日亮相。

 

因為作品最後會被拆除,它不會永遠存在,更強化了它的存在,如同人類終有一天會消逝,重要的是,我們想記得什麼?克里斯多說:「比起創造要留下的東西,創造會消失的東西,需要更大的勇氣!」

 

時間會不斷改變一個東西的意義,但意義在不同心中,有不同面貌。我們能否用藝術的方法、幽默的手段來創造新意義?是的,關鍵不是創意夠不夠,是夠不夠勇氣

 

藝術創作

逾半世紀以來,這對在藝術創作上惺惺相惜的傳奇夫妻檔,攜手打造出的經典無數。(圖/Getty)

 

凱旋門包裹

在兩人雙雙離世後,遺作《凱旋門,包裹》將成為他們留給世人的最後禮物。(圖/Getty)

延伸閱讀
張榮發遺產官司打了5年多,張國煒將入袋140億?高院二審為何認定遺囑是他親簽?
張榮發遺產官司打了5年多,張國煒將入袋140億?高院二審為何認定遺囑是他親簽?

2023-04-25

花2年把近百億負債歸零,麗寶樂園將摩天輪從日本空運來台,竟與張榮發有關...幕後推手是他
花2年把近百億負債歸零,麗寶樂園將摩天輪從日本空運來台,竟與張榮發有關...幕後推手是他

2023-04-12

張榮發基金會董座爭議,更一審判決逆轉!張國政等人敗訴
張榮發基金會董座爭議,更一審判決逆轉!張國政等人敗訴

2022-11-01

張榮發最愛的四子,240億遺產全想給他…張國煒:遺囑是爸爸寫的,我自己從頭到尾沒這個心
張榮發最愛的四子,240億遺產全想給他…張國煒:遺囑是爸爸寫的,我自己從頭到尾沒這個心

2022-04-15

長榮大房內鬨!二子張國明控訴張榮發基金會濫權 基金會駁:與事實不符
長榮大房內鬨!二子張國明控訴張榮發基金會濫權 基金會駁:與事實不符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