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台灣對「打擊樂」很陌生,但如今「朱宗慶打擊樂團」卻成響叮噹的音樂招牌。從3歲兒童才藝訓練到國際大師來台表演,一手包辦。創辦人朱宗慶有著藝術家的浪漫;更帶著實業家的精明。他在火鍋店創團,上綜藝節目搞行銷。他讓音樂雅俗共賞,進攻國際市場,用鼓棒撐起不墜的音樂江山。
「國家兩廳院」(簡稱兩廳院)對「朱宗慶打擊樂團」毫不陌生,朱宗慶曾當過兩廳院(當時叫中正文化中心,二○一四年更名為國家兩廳院)董事長,然而在今年一月二日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三十周年音樂會」上,團員卻帶著如同初次登台的興奮,五指虛抓琴槌,以「鼓刷」敲擊、拍打自己的肉身奏出〈鑼之樂〉時,恍若回到當年,在想像力裡開疆闢土。
在「朱宗慶打擊樂團30周年音樂會」上,團員無一不是全力以赴,力求表演精采完美。(圖/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朱宗慶(右1)的好友周美青(右2),參加樂團30周年慶酒會獻祝福。(攝影/吳東岳)
他坐鎮樂團中央 就彷彿與樂器融為一體
在慶祝酒會上,朱宗慶像穿梭的花蝴蝶滿場飛舞,與前來道賀的好友喝上幾杯。他遊走在第一夫人兼好友周美青、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林谷芳,以及諸多他的學生身邊,觥籌交錯間,儼然像坐在梁山泊聚義堂大位上的俠客幫主。
個兒不高,朱宗慶梳著一款相當老式的台商風格側分頭,腰圍、體重都頗為可觀(當然他近年積極瘦身,整個人已小了一號),無邊框眼鏡裡,是一對細細瞇瞇的眼睛,說話時,他眼眶中總是鼓動熱切的神采,伴隨著濃而短的眉毛移動,流露出親和的說服力。
音樂會前幾天,樂團年資超過二十年的「四大天王」吳思珊、何鴻棋、吳珮菁、黃堃儼已擺好馬林巴木琴、鐵琴、各式大小鼓,準備在練團室排練,朱宗慶也下樓陪伴這群老團員。他往簡便的折疊椅坐下,神情突然專注了起來,樂團演出過無數次的〈三部曲〉,隨著琴槌擊落,銅質共鳴管震盪出圓潤奇幻的音色。「線條再整齊一點。」朱宗慶兩眼盯著樂譜,神情肅穆,「我要那個弧度,張力要在。」
大提琴專用的長弓從木鍵拉落,吐出一段長而淒切的弦音,朱宗慶露出陶醉的神情,圓滾滾的五官也如練團室般被拉得悠悠長長。樂曲稍歇,他又忙著說:「樂章間隔短一些!我怕觀眾起立鼓掌。」、「鈸還有一點雜音。」最後忍不住長歎:「好棒,真的很感人。」
朱宗慶講起話來音節零碎,不太有節奏感,但只要他像這樣坐鎮樂團中央,就彷彿與打擊樂器融為一體,全身都隨著樂聲顫動。確實,他不像好友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那般靈氣外放,他渾身「草根味」、幹勁十足的認真作風,流露出率真的魅力。
對一個樂團來說,能活到三十歲,已屬高齡,肯定有什麼因素讓打擊樂團歷久彌新,歸根究柢兩個字:「堅持」。
朱宗慶(右)歡慶樂團30歲,妻子鍾昀圻(左)也帶著女兒Juju(中)到酒會同慶。
(攝影/吳東岳)
他在火鍋店創團 克服種種困難,放肆圓夢
「我做決定,便全力以赴。」三十年前,「朱宗慶打擊樂團」在火鍋店慶祝成立。
團員們興奮之餘,紛紛跑到店外用公用電話打回火鍋店指名找人,廣播不時傳出:「『朱宗慶打擊樂團』某某某,櫃檯有您的電話。」這段打廣告的趣聞,朱宗慶不厭其煩講了三十年,「火鍋」也成為樂團的聖物,這段故事的重點不在「火鍋店的故事」,而在於他「不厭其煩講了三十年」。
「每個人都以為我一帆風順,但我們經歷了許多困難,卻不為人知。我只是一項項克服,樂觀地面對所有難題。」
朱宗慶畢業後,在省立交響樂團工作了一年半,一九七九年赴維也納求學。當時他已二十五歲,對奧地利維也納音樂院教授華特.懷格(Walter Veige)來說,他「太老了」,因此不願收他為徒。朱宗慶每天都到教室旁聽,有一天,同學缺席,他頂替上場,功夫到家,讓懷格當場驚豔。
兩年後,從維也納回國,頂著留歐鍍金光環,他不但是省立交響樂團打擊首席,也被聘為北藝大專任講師。
(圖/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他為了行銷打擊樂 上綜藝節目、接工地秀
「職位、財富都有了,五子登科不是問題。」然而優渥的雅痞生活魅力,顯然不能滿足他創團拓荒的野心。在八五年的一次演出中,現場觀眾反應超乎預期的熱烈,朱宗慶下定決心,成立「朱宗慶打擊樂團」,放肆地大做「打擊樂」之夢。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認為,「朱宗慶在藝文圈闖出一片天,背後的困難不足外人道!正因為一路辛苦,樂團堅持三十年,才是種榮耀!」
八○年代創團初期,「打擊樂」還不為人知,朱宗慶遍尋不到表演場地,「申請場地人家不給我,我就寫切結書,保證任何損害我負全責;我趁著每次演講的機會,載著一卡車樂器,現場表演,讓大家進入打擊樂世界。」
他為了行銷打擊樂,甘冒「音樂圈」只在廟堂演出的高姿態,上張小燕主持的《綜藝一百》等綜藝節目宣傳,還在各處工地接秀演出。
九三年起,他更首度舉辦經費高達八百萬元的「TIPC台灣國際打擊樂節」,朱宗慶手上卻一毛也沒有。他到高雄硬著頭皮請友人捐助他三百萬元,「沿門托缽都得辦!」東拼西湊,總算辦成。
「每次我都說:『這是最後一次辦了!』這項活動三年一次,屢屢轟動,如今「台灣國際打擊樂節」舉辦了八屆、二十餘年,已是名聞遐邇的國際音樂盛事。
朱宗慶出身於台中大雅的鄉下,家人經商失敗,小學時,家境已不富裕。為了考台灣藝專(現為台灣藝術大學),他需要買一把品質較好的小喇叭,他向初中恩師張明順開口借三千元。張明順的月薪才兩千五百元,卻一口答應。「我當年就還了!」朱宗慶呵呵笑地說:「但老師的仗義,永遠是我的榜樣。」
他靠自己創造奇蹟 讓團隊30年的能量大爆發
如今每有演出,朱宗慶都會保留貴賓席給恩師,張明順笑稱這筆帳:「一本萬利!」
「有時候為一點錢,要到處磕頭、應酬喝到要死!」壯士斷腕的決心,幫助他突破每一次難關,就像林懷民所言:「朱宗慶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出奇蹟!」
朱宗慶是優秀的音樂家,更是精明的經營者,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蘇顯達說:「打擊樂是從此開始建立出品牌。」○五年,朱宗慶完成了台大EMBA學位。李永豐說:「他兼具藝術與管理長才,在這個圈子裡相當少見。」
在「三十周年慶」前夕,朱宗慶擬出「五百天整合行動計畫」,追蹤管核所有樂團檔案。他要求部屬,將三十年來所有問題,列出長長的十二項清單,包括團隊資源規畫控管GRP(指控制預算,並有效率地達成宣傳效果),維繫客戶忠誠度、拓展國際關係等等十二項目標,並進入考核。
他說:「這張清單,是用來打破傳統,追求創新,讓團隊三十年來累積的能量爆發」,「現在看過朱宗慶打擊樂團表演的人,大約一百八十萬到兩百萬人,但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我們未來可以做的事,實在太多太多!」
朱宗慶是第一位將音樂融入補教系統的音樂家,「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一九九一年成立,從兒童打擊教育開始。
草創之初,朱宗慶就要求每間教室至少要有十五坪,一堂課不能超過十五名學生,在台灣深耕多年,「人才很重要,無論如何,我們非要撐下去!」目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在台灣擁有二十四個教學中心,培育出近十三萬的學習人口,這些上過打擊課程的學生長大後,也成為買票打擊樂演出的觀眾。
「向下扎根」是他辦學的原則。一三年擔任過台北藝術大學校長,任何年輕音樂家找他商量,他都不曾拒於門外。
李永豐談到這位大他五歲的老大哥,大讚朱宗慶對藝文界大小事的重視。朱宗慶在○四年曾任職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永豐因表演者在兩廳院停車收費不合理,生氣地跑到朱宗慶辦公室,開口飆罵:「幹!他媽的……。」「朱宗慶只笑笑的,安撫我不要生氣,馬上就去把事情解決。」
有一次,李永豐旗下「綠光劇團」,因為製作問題,取消原定在兩廳演出,當天晚上,朱宗慶竟然緊張兮兮,以為綠光出事,跑到劇團噓寒問暖。李永豐笑說:「有史以來,會這樣做的藝術總監,就只有朱宗慶一人!」
(圖/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他是團員的「父親」 帶學生接觸音樂找夢想
勤勞任事, 第一時間放下大師身段,為大家服務,讓朱宗慶在藝術圈被稱為「朱老大」。今年六月,紙風車推出的「台灣文化藝術家專輯」 系列首部曲,就是以朱宗慶為主角的「撼動世界的聲音」,更在藝壇上奠定了朱老大的江湖地位。
至於今年三十歲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未來發展,肯定要由「後進」接手。朱宗慶也坦言自己不會戀棧,再過幾年就準備交棒。身為「父親」、身為「師長」,他對徒子徒孫很有信心,「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已經比我行了!』」
樂團有四位核心人物,分別是團長吳思珊、首席吳佩菁、副團長何鴻棋和資深團員黃堃儼,四人都待在團內超過二十年。
何鴻棋從小不愛讀書,國中時被編入放牛班,動不動就想使壞打架;但後來他接觸音樂,逐漸找到夢想,進入朱宗慶麾下後,他不再叛逆,被朱的「父愛感化」。何父親去世,朱宗慶全程參與,「他告訴我,『你去忙,我會在。』」彷彿定心丸般,讓何鴻棋銘記在心。
未來他們將從朱宗慶手上接下棒子,吳思珊說:「他是巨人、是偉人!但我們會盡力而為。」一度叛逆脫團的吳珮菁則說,「我沒辦法像老師那樣,連行政細節也顧得好好的!」儘管團員們早就能獨當一面,但朱宗慶要交棒,恐怕還得為學生們再做點心理建設。
音樂會當天,團員們在台上忘情奏擊〈射日〉,扇擊大鼓,偶爾露出的赤色扇面,肆意飛舞,朱宗慶望著台上盡力揮灑的團員,神情得意帶有期許,六十一歲仍熱血沸騰的他,沉醉在木琴叮咚聲中,繼續做下一個「三十年大夢」。
朱宗慶
出生:1954年
現職: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經歷:台北藝術大學校長、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學歷:奧地利維也納音樂院打擊樂演奏家文憑、台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