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與立委選舉登記截止隔天,國民黨總統提名人朱立倫接受《今周刊》專訪,從延燒不斷的王如玄爭議、與蔡英文的兩度對壘與宿怨,及未來經濟策略,他逐一提出反駁及理念,背負著國民黨未來的朱立倫,他準備好了嗎?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今年GDP成長勉強保一%,你的經濟政策為何?
朱立倫答(以下簡稱答):一方面經濟有循環因素,另一方面台灣經濟有幾項瓶頸必須突破,第一是區域整合,我一直主張台灣整個要開放,與區域合作,不管與哪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或加入經貿組織,對台灣都是關鍵。
談勉強保一的「凍經濟」 貨貿到開放市場 我們別無他路
貨貿(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非常重要,另外,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兩者缺一不可,因為TPP主要與美國、日本及相關國家,但RCEP以東協為主,我們不能只看中國大陸,東協和印度都是台灣未來的潛在市場,TPP與RCEP要齊頭並進,這部分台灣相對落後,我們會產生競爭性的壓力。
第二是台灣產業轉型,上一代以代工為主,現在代工榮景已不再,下一世代要轉型為創新研發、軟體取代硬體、服務取代生產。舉例而言,台灣服務業相對仍為low end(低階),還未變成high end(高階)。在軟體研發上,仍有許多政府管制,這都還要突破。
問:你若當選總統,會有比較大的政策突破困局嗎?
答:第一要大膽開放,要與全民溝通,過去大家對兩岸或全球化、開放有疑慮,可是我們沒有其他路走。
首先,支援計畫要完整。民眾會有疑慮,是因為對自由貿易受害的產業,支援體系不夠完整,過去政府太過相信官僚體系提的方案,各部會也都編有預算,可是那些受影響的產業沒有信心。歐美現在對產業的補償計畫比較完備,對受害產業提供該給予的補償,甚至再高一點,讓它得到保障之後,民眾就會願意開放。
其次,策略上,與中國保持非常和平穩定的關係,因為若中國放下路障,我們很難突破,兩岸穩定關係,台灣比較可能在TPP或RCEP第二回合加入談判。
第二,政府角色要改變,簡單就是力量,政府的規範、法令、限制越少、越簡單越好。我是標準的「市場導向」,希望能讓年輕人的創意很快市場化、募資、上市,創造很有利的創業、創意環境。
問:台灣有哪些問題必須優先處理?
答:最優先還是兩岸關係,尤其今年馬習會給兩岸關係奠定新里程碑,大家到底要不要支持兩岸持續往前走?這牽涉到台灣是否願意與陸方談經貿、國際空間或投資合作。以前兩岸關係密切,但互信基礎低,只能說是和平關係,不是合作關係,可是大陸經濟地位已經起來,譬如一帶一路、亞投行,我們要扮演什麼角色?
談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持續往前走 讓眾人共享和平紅利
或者,大家對紅色供應鏈崛起有很多疑慮,就要讓政府開始與大陸談產業分工的問題,才能逐漸建構產業鏈如何合作,否則紫光事件只會一再發生;產業方面也要有共識,否則完全開放、自由競爭,也會讓產業受很大衝擊。
從太陽花學運之後,反中、反開放情緒很濃厚,要解決公平正義這一塊,就是把和平紅利讓眾人共享,兩岸因為經濟發展的成果,怎麼讓勞工、社會大眾感受到,要透過修法給企業誘因和壓力去加薪,一方面讓低薪問題能解決,一方面讓獲利回到勞工手中,也許民眾面對兩岸持續開放或國際開放,會比較正面。
問:九合一選舉迄今,國民黨壓力沉重,很多人覺得關鍵在於馬英九總統執政、國會又居多數,兩岸關係更是空前友好,但經濟猶是困局,兩岸和平真的是解方嗎?
答:國會改革非常重要,從陳水扁時代一路走來,台灣國會運作已碰到僵局。馬政府這八年大家疑慮很深,與國會缺乏效率極有關係。我們要克服問題,從兩部分開始做,修法調整國會運作議事規則、議長警察權、協商制度;回到憲政層面,我主張走向內閣制,至少要回復閣揆同意權,讓行政院長回到修憲前的院長,比較像總理,而不是現今執行長的角色。
兩岸關係、經濟開放、國會改革,這三者是互動,也是我認為最急迫的。
問:你的主張與現狀看來差異不大,能解決未來的問題嗎?
答:兩岸關係只是基礎,我在這基礎上,去談現有要檢討的部分。我擔任黨主席至今十個月,推動的案子都與公平正義有關,如加薪、工時降到四十小時。
被批評的施政內容,最近立刻就改的就是證所稅,另外是十二年國教,去年選舉,很多家長的不滿是來自於此。有四○%的孩子要考明星學校、受精英教育,就讓這四成去考,但不應讓其餘六成的孩子陪著去承受壓力,讓他們在地就學,適才適所,政府要做的是把社區高中變多、變好,改善技職教育。
還有油電雙漲等政策不一定獲得民心,我們可以改,朱立倫與馬英九雖然都是國民黨,但施政上我會做得更有感、更能讓民眾接受,民眾可以思考其中的差異。
談卡關的年金改革 回到儲金制 就不會再惹抱怨
問:年金改革是人民關切的問題,你會如何處理?
答:年金改革要重建大家對「行業正義」、「世代正義」的觀念。行業正義,係指過去大家認為軍公教獲得比較高,勞工、農民比較低;世代正義,是指控上一代獲得比較高,這一代獲得比較低,這觀念要重新建立。
十八趴(退休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一八%的簡稱)被汙名化,因為十八趴是給一九九五年以前的公務人員,早期是恩給制(政府負擔退撫經費),現在的公務員早就沒有十八趴了,都是儲金制(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不能現在一竿子打翻二十年前的事。
行業正義,即是回到儲金制,儲得越多領越多,就沒有什麼好抱怨了。世代正義,則要重新建立觀念,即何謂「誰領得多」。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在國民黨中常會說,年金最大問題是人的生命越來越長,我們上一代平均六十歲退休,當時平均壽命七十歲,這些人領十年;現在平均活到八十歲,等我們這一代退休時,是活到九十歲,更年輕一代說不定九十幾歲,也就是工作的時間一樣,退休有人領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以總額給付制來看,哪一個公平?
所以年金改革還要包括個人帳戶、個人總額的觀念,儲金總額多少,該獲得的退休金是多少。所得替代率超高,是這幾年才有的情況,都是民國六十幾年、七十幾年進入公務員體系,薪資再加上年資的累計,還有十八趴,集合起來替代率就超過百分之百,再過幾年又沒有了。需要讓各產業與各世代代表,共同面對這超越黨派的問題,台灣才可能解決年金問題;否則,只要有政治人物煽風點火,年金改革永遠被卡住。
談國民黨黨產清理 一一追究各地黨產 變清算過去歷史
問:《今周刊》曾為文討論不當黨產,例如帝寶這塊地原屬於日本放送協會,國民黨政府來台後,一紙公文交給中廣,中廣為黨營事業,就成了國民黨黨產;如今成為豪宅用地,當年是以九十億元成交,這算不算不當?國民黨願不願意面對?
答:今年一月我接手黨主席後,做所有的清理,凡屬於陳水扁執政時代行政院調查、監察院調查、法律訴訟,認為有所不當,共兩百一十七筆,我全部都歸還了。
國民黨現在的黨產主要是辦公大樓,我如果要一一去追究各地黨產,就要去承擔當時誰取得、誰買賣該處財產、錢何去何從,這變成清算過去歷史。處理後剩下黨員集資蓋的市黨部,來源都是很確定的,你不可能要求任何一個政黨黨產全數歸零。
中央投資公司目前淨值兩百億元出頭,其實光十八趴(國民黨退休黨工享有的優存利率)、黨保等是最大的負擔。曾有人建議要提撥一筆錢,把退休金扣除,問題是好幾千人還在領,一年要十幾億元,他們願不願意接受?
談王如玄軍宅風波 別用高標準 看她未任公職時的事
問: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的軍宅問題,為什麼沒辦法清楚解釋,像是擠牙膏?
答:看一個人要看完整,現在談的都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事,王如玄是工人家庭出身,她的理財行為、法律與道德標準,與很多市民一樣。二○○八年她擔任勞委會主委開始受檢驗,當時監察院有一份報告,提到王如玄、她的妹妹各一戶被檢舉,最後結論是法律上沒有問題,也無明顯道德瑕疵。
她擔任公職後的表現,才是真正該關心的重點。她參選副總統,將財產公開,綠營不需要一直追打,理財、財產管理標準,法是基礎,道德也是基礎,但不要用現在參選副總統的高道德標準,去看二、三十年前未任公職時的事,變成糾纏在這邊,台灣選舉不需要走向這一步。
如果國民黨也用一樣的方式對民進黨,大概也沒完沒了,可是我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很遺憾蔡英文主席都裝得一副好像……(編按:未說完),卻縱容周邊的人在打負面選戰,作為一個領導人,要知道負面選戰對民主是很大的傷害。
問:你與蔡英文二度對壘,如何看待這位對手?
答:新北市長選舉時,蔡英文陣營連續打我桃園的弊案,結果沒有一件案子成案,包括桃園國際棒球場,民進黨當時說那是台灣最爛的球場,但現在被評為最好的球場,民進黨可曾道過歉?
民進黨長期習慣用這樣的方式選舉,蔡英文擔任領導者,尤其與我一樣是學者出身,我常說我們要面對的不是自己,而是下一代。星雲大師推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最困難的是心,要存好心、存善念,她若心存善念就會明白,負面選舉對台灣、對下一代傷害很大。
問:不分區立委提名,受很大壓力?
答:反彈在預期之內。不分區全體名單的專業人士超過一半以上,安全名單中專業人士也超過一半;政治組扣掉國會議長,一位新人排第十四,因為中間那五位大家可能有不同見解,就全部打翻名單,但這五位在區域上代表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及花東,有其代表性。
王如玄(左)獲提名參選副總統之後,旋即陷入軍宅風波,朱立倫仍力挺副手。(圖/中央社)
朱立倫
出生:1961年
現職:國民黨主席、新北市市長
經歷:行政院副院長、桃園縣長、立法委員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會計學博士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