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提振經濟,決定善用規模高達一三○兆日圓的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調高投資股市的比率,並任命水野弘道為新設的投資長,務求經濟有感復甦。
▲不到50歲的水野弘道在日本國內外有多年實際投資的經驗,受到日本人高度期待。(圖/取自網路)
這個基金二○一四年七月到九月的操作資產達到一三○兆八八四六億日圓(約新台幣三十五兆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退休金基金;而「投資長」一職也是該基金成立近九年來的新設職位,意味著過去投資態度保守的日本政府年金,將會有截然不同的投資模式。
作多日本股市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拉動日本經濟脫離通縮枷鎖的一環,而這也攸關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是否成功的關鍵。安倍有意讓GPIF為日本股市注入更多活水,從這個意義層面來說,稱水野弘道是攸關安倍經濟學後續成敗關鍵的人物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日本被國際投資人排除在外
日本被國際投資人排除在外
除了作多股市的目的之外,因安倍晉三上台後,努力活絡經濟、提高通貨膨脹率,預料未來利率會走高,這將使得GPIF手中的大量債券可能出現帳面虧損,,因此GPIF決定調整資產結構,將債券比率降到五○%,股票升到五○%。
另一方面,GPIF的制度也需要改革。一四年十月一日,GPIF的職員只有八十二人,遠低於CalPERS的二千六百人,操盤的專家也只有七人,而且目前GPIF所有權限都集中在理事長一個人身上;因此決定多雇用金融專家,一五年一月起設置投資委員會,共同討論資產配置,同時新設一個投資長的職位,由水野弘道出任。
四十九歲的水野弘道是科勒資本公司的投資合夥人,大阪市立大學法學部畢業後,在住友信託銀行工作十五年,其間在美國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三年起服務於投資全球次級市場私募股權的科勒資本公司,主要負責日本等亞洲地區和矽谷的投資案,實戰經驗豐富。
長年在英國工作,水野從國外觀察日本,更能感受問題的嚴重性。早在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他就在推特上語重心長地說:「日本二十年經濟不成長,它不只使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下降,還會拖累全世界(經濟)。」
從事投資研究時,他發現自己的母國早就被外國投資人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十餘年前他剛到英國時,海外投資人認為日本未上市公司有很多投資機會,覺得「差不多可以投資了」,但是這句話一說就是十年,仍然沒找到投資機會!
通常法人在決定投資標的前,會先決定投資地區,例如北美、歐洲、亞洲各占百分之幾,並且比較這些地區內各國的投資環境。
水野指出,「二十年前,大家也把日本排除在外,是因為日本經濟占亞洲的三分之二,占比過高。」現在情勢大逆轉,一樣排除日本,原因卻是,「把日本算進亞洲之內,會拉低亞洲的成長率」。這麼看來,日本應該存在一些系統上的問題。
操盤人怕賠錢不敢冒險
日本的基金操盤人擔心會被追究失敗的責任,因此過度分散投資,這樣就不知道哪個人在哪裡失敗,但也導致投資資金無法集中;於是即使十年內獲利只有二%到三%,大家卻慶幸至少守住了本金。這樣的獲利一點都不吸引外國投資人,他們寧願把錢放在中國等高風險,但也可能高獲利的新興國家。
關於積極操作的方針,GPIF操作委員會中就有不同意見。如果將新的資產結構套用在過去十年的交易上,○八年度會出現三十兆日圓損失,遠高於當時的實際損失九兆日圓。因此持否定看法的委員懷疑,國民能接受一年可能賠掉三十兆日圓的作法嗎?
但持肯定看法的委員則反駁說,包括金融海嘯的十年,比起以國內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方式,新資產配置的操作利益高出四到六成,長期來看,還是可以彌補這些損失。
日本也有學者擔心GPIF擴大投資日股,會引來外國投機客套利,他們先一步投資日股,在GPIF進場後大賺一筆獲利了結出場;日本用年金投資股市,也可能讓國際人士認為日本股價缺乏透明性,嚇跑長線操作的海外投資人。久而久之,GPIF對日股的影響力太大,則可能陷入「無法脫手」的窘境。
首相安倍晉三為了讓人民對經濟成長有感,擬定了包括擴大投資股市等措施的第三支箭改革經濟政策,其中GPIF是最能立即見效的一環。
水野弘道如何排除雜音,改變投資人對日本的態度,並且把交易額約占半數的海外投資人留在日本股市,提高績效來造福日本所有國民,正受到全球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