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歲的李高明原是運動護具大廠老闆,九年前交棒退休,本想返回山林當農夫,卻因合夥人棄守咖啡園,搖身成為咖啡農。他鑽研種好豆、烘好豆的精神不輸年輕人,雖是半路出家,咖啡豆送到美國比賽還得了獎。
「我到現在還是不停在研究,怎麼種會更好。」明明是可以含飴弄孫的年紀,李高明卻一刻不得閒,從他硬朗的外表、響亮的嗓音,完全看不出真實年紀。《今周刊》前去採訪的當天,他開著賓士,從台南麻豆直達嘉義阿里山,來回近五個小時、三百公里的車程,一點也看不出疲態。
走進咖啡園後,李高明的腳步就沒有停過,一邊檢視快要成熟的咖啡豆狀況,一邊撿拾雜草枯枝,交代管理莊園的人何處該加肥料、何處該剪掉多餘的枝葉,一點也不馬虎。
接手八八風災後咖啡園 種出的豆子打敗三百國
接手八八風災後咖啡園 種出的豆子打敗三百國
為了種香草,他買書自學、研發有機肥料,利用黃豆粕、甘蔗渣、米糠等材料,堆積發酵,做成了乾淨無雜味的有機肥料。除了自用外,他把賓士車當貨車,做好的肥料搬上後車廂,載到阿里山推銷給茶農。他的有機肥品質優良,茶農買來施肥後,茶葉不但增產兩、三成,氣味更是香甜。
這些年,阿里山掀起種咖啡的熱潮,向他買肥料的茶農,邀他合夥投資種咖啡樹;他心想,咖啡、茶是主要飲料,用有機肥料栽種,品質應該不壞,於是二○○五年春天,他入股咖啡園,成了半個咖啡農。
沒想到○九年八八風災襲台,滿山的咖啡園飽受摧殘,合夥的農民眼看著回收無望居然跑路,把一林子待收成的咖啡樹留給李高明。不服輸的他一面收拾殘局、採收殘存的豆子,一面決定把這些倖存的豆子送到美國比賽。誰也沒想到,這些歷經風災摧殘的咖啡豆第一次出國就博了個好彩頭,在全球三百多個產地來的比賽豆中,獲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評比,拿到八十三.五分、第十一名,讓他信心大振。
「咖啡是你給它什麼味道,它就回給你。」李高明拿出年輕時創業打拚的精神,開始四處請益專家,全心鑽研如何栽種出最好的咖啡豆,不但肥料非常講究,為了使土壤具有好的通透性,咖啡一年只採收一次,以確保品質。
「咖啡怕雪、怕霜,需要適當的樹蔭、日照。」李高明從零開始,在實做中一次一次累積經驗,許多細節上也展現他的用心,咖啡林全部以人工方式除草、修剪、施肥。除了使用高成本的有機肥,也要求只要下過雨,十天內一定要剪枝完畢,除下來的雜草,也要燒乾淨,避免產生菌害,排水疏導也要確實做好,避免積水。
▲為了種出更好的咖啡,開著賓士台南、阿里山兩處跑,李高明連油錢都下重本(上圖)。而他研發的有機肥料,讓咖啡豆有一種天然的香氣(下圖)。
(攝影/陳俊銘)
台灣咖啡權威驚豔 獲達人賞識引進日本
台灣咖啡權威驚豔 獲達人賞識引進日本
同為咖啡事業合夥人的徐恆德,與李高明相識超過二十年,平時負責管理咖啡園的事務,李高明則負責銷售,他眼中的李高明是一位充滿活力的人,「他在前面衝,我在後面掌舵。」
「它(咖啡)的味道和一般台灣咖啡不同,在口中會轉成多層次的口感。」國內咖啡權威、《精品咖啡學》作者韓懷宗認為,台灣的咖啡長期以來都偏淡而無味,李高明的咖啡是第一個讓他驚豔的台灣咖啡;他也發現台灣的好咖啡多出自阿里山,包括李高明的咖啡園,因其獨特的氣候,至今陸續已產出超過三十種CQI(美國咖啡品質協會)品質認證的好咖啡。
李高明的精品咖啡年產量僅一.五噸,每年十一月到五月的採收季,須動用人工一顆一顆採收,再把咖啡豆運到台南的工廠處理,耗費成本相當高,雖一磅可賣到兩千元,但李高明自承,「到現在還無法回本。」
儘管如此,李高明種出來的精品咖啡酸而不澀,有果香和淡淡的烏龍茶香,連日本ATTS COFFEE負責人伊藤篤臣也深受吸引。這位擁有日本精品咖啡協會杯測師資格的達人,極喜愛李高明的咖啡豆口感,覺得與日本人慣喝的、帶有濃苦口感的深焙咖啡很不一樣,在多次參觀李高明的咖啡園、試喝後,決定引進日本,如今在大阪的咖啡店,也喝得到李高明的咖啡豆。
多年熬出的種豆功夫,李高明卻一點不藏私,樂於和全台咖啡農交流,給予技術上的指導。年近七十歲才開始種咖啡,李高明可能是全台灣年紀最大的咖啡達人,更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實踐者,透過種植咖啡豆,他為自己細焙出醇厚回甘的人生。
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