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南安國小在蘇澳港上方山腰處,晴空萬里,港灣的風光盡收眼底。在教室的三樓屋頂上,周美惠和太陽能專家查丁任,以及一群小學生正專注地盯著太陽能板,太陽能板外型是塊大凸透鏡,板下焦點聚光處,正在滋滋作響的,可不是什麼樹枝樹葉,而是一根令人飢腸轆轆的烤香腸。小朋友們對陽光的力量驚呼連連,誰會想到生活中這麼平常的光蘊含這麼大的能量呢?
安排這場綠能推廣的,是人稱陽光阿嬤的周美惠,「我要讓小朋友知道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只要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未來一定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非核家園。」在周美惠豪氣十足又理所當然的語氣裡,這樣的未來遠景彷彿觸手可及。
曾和丈夫戴東雄大法官長期旅居德國的周美惠,當時深感於德國環保觀念的發達,回國後就致力推廣各項環保觀念,一路持續至今。她像個傳道者,逢人就講解節能反核的重要,「只有使用綠能,環境才能永續」。她在台北三芝白沙灣和宜蘭礁溪的家裡也設置各項綠能設備,包含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此外,還將石門水庫的淤泥再製成屋瓦、瓷磚,徹底發揮回收再利用的精神。
(攝影/林煒凱)
▲在家中裝設太陽能板,將淤泥再製成屋瓦,周美惠以身作則,落實永續家園。
研究廚餘堆肥,打造有機菜園
落實環保,陽光阿嬤不僅以身作則,還要推己及人。原本在實踐大學教設計的周美惠,六十歲退休後,更加足馬力全心投入提倡永續精神。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有艘太陽能船「美惠阿嬤陽光號」,是她拿出一百五十萬元從德國買進無償贈與大學的;桃園南方莊園的溫泉使用地熱發電,便是周美惠向老闆娘莊瑛玉遊說而來的;飯店附近原本一片荒煙蔓草,如今已成生意盎然的有機菜園,也是周美惠自掏腰包花費三百萬元整地才有的成果。
周美惠帶領記者在菜園裡參觀。她來回梭巡,除草拔菜,一刻都不得閒;雙手才停下來,轉頭就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用廚餘堆肥種菜的好處。今年七十四歲的她,忙得汗流浹背,卻絲毫不顯疲態,整個人彷彿就是一部電力旺盛的太陽能發電機。
周美惠夫婦從一九九六年開始研究廚餘堆肥,南方莊園使用的廚餘堆肥就是他們指導下的作品。走進這座由張清士、徐木田共同經營的堆肥場,空曠的場地上,廚餘堆肥如山,山稜起伏如浪。細看還能找到椰子殼等難被分解的硬物,而且出乎意料的聞不到任何臭味。張清士說廚餘堆肥在台灣經銷不易,「一直都虧錢,周老師當時不只幫忙出錢,還拉了實踐餐飲科當時的系主任共同投資。」現在這座堆肥場就向南方莊園回收廚餘,再將堆肥賣回給莊園;在周美惠熱心牽線下,自給自足的迷你生態系已隱然成形。
▲周美惠在菜園裡忙得汗流浹背,卻絲毫不以為苦。
前往宜蘭探勘,發展風力發電
她和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是舊識,藉著黃建榮在宜蘭校長圈的人脈,周美惠在宜蘭各國小勘查環境地形,也興匆匆地帶著專家廠商進一步實地探勘,其中南安國小的地勢最受周美惠青睞。南安國小校長張志弘表示,「因為學校在港邊,風力很強。周美惠認為很適合做風力發電。周美惠來了四、五次,每次都帶不同的專家、廠商,知道學校沒有額外建設經費,她還特地去民間基金會找錢;從頭到尾都是老師發動,她常是一通電話進來,『喂,志弘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去找你!』」雖然現在建設還沒有具體進展,電力飽滿的周美惠可從未沮喪。
舊廠上綠能課,傳播環保理念
舊廠上綠能課,傳播環保理念
和周美惠一同到國小跑攤的查丁任說,「她真的很熱心,但我在太陽能產業已經做了三十年,都是外銷,台灣內銷就是做不起來啊!除了她以外,台灣真的沒有人這麼認真。」在他的眼裡,周美惠的矢志不渝簡直是愚公移山,但改變世界,就需要這樣堅定不移的心志吧。
周美惠
出生:1940年,74歲
職場:實踐大學設計系教師,共33年
退休:14年
第二人生:推廣綠能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