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自編自導《星際效應》 獨特風格賣翻全球 諾蘭:要拍攝偉大作品 就要學會冒險

自編自導《星際效應》 獨特風格賣翻全球 諾蘭:要拍攝偉大作品 就要學會冒險

蔡曜蓮

話題人物

CFP

935期

2014-11-20 12:38

諾蘭在好萊塢十四年拍了八部片,累積票房已超過三十億美元,不到四十歲就拍出影史經典的《黑暗騎士》。
憑著對電影的熱情以及強烈的自我風格,諾蘭成為好萊塢最受矚目的中生代導演。

十一月十號的《時代》雜誌封面猶似電影劇照,《星際效應》的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率同另外三名演員馬修麥康納、安海瑟薇、潔西卡崔絲妲,四人表情冷酷的看著鏡頭。《時代》在文中形容,「現今沒有一位導演的影響力,比得上諾蘭。」在人才多如過江之鯽的好萊塢,他強烈的自我風格顯現在他所有作品上,就像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一樣,「諾蘭」已成為一個旗幟鮮明的電影品牌。

至今,諾蘭創下一個幾乎無人可及的紀錄,過去的八部片子,每一部的票房都比他拍攝成本多好幾倍,部部賺錢。剛在全球上映三周的《星際效應》,累積票房成績已經突破三億美元,也已經超越他的拍攝成本。

 

諾蘭

▲11月初出版的《時代》雜誌,專文介紹諾蘭,並將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導演。


他,堅持參與編劇  不靠3D特效 卻創造強烈個人風格

 

當然,他的影響力不僅來自票房保證,最重要的是,每部作品都極具原創性。從早期《記憶拼圖》、《針鋒相對》,到後期大放異彩的《全面啟動》、《蝙蝠俠三部曲》,除《針鋒相對》是挪威版本改編外,其餘每部作品他都參與編劇。「自編自導」也是諾蘭風格獨具的關鍵。

以這部《星際效應》來說,他首度將黑洞情況,視覺化在觀眾面前。這震撼人心的畫面不是他自己的想像,而是他找來專研廣義相對論的科學家基普索恩,試圖擬真後呈現出來。「他探索的題材都很創新先進,但拍攝手法卻很古典。」《紐約時報》曾經這樣評論他。在3D特效當道的好萊塢,諾蘭始終堅持「擬真」,用實體道具來拍攝,給觀眾最真實的感受。

能完美地結合藝術與商業,是諾蘭作品的特色。「賣座的商業片和藝術片不一定是分開的,諾蘭就結合美麗的視覺效果,成功地說了一個故事。」史蒂芬史匹柏對諾蘭的評價很高。

然而,風格總要經過時間淬鍊才能得到,而諾蘭從初期刻苦的拍片環境所學到的經驗,正是他今天作品能動人的原因。

現年四十四歲的諾蘭,在好萊塢的導演資歷是十四年,但他真正和攝影機為伍的時間卻是從七歲開始。他的父親是廣告文案撰寫員,母親是空服員,他的童年在倫敦和芝加哥度過。

諾蘭從小就對爸爸的八釐米攝影機愛不釋手。諾蘭的叔叔托尼曾參與NASA(美國太空總署)阿波羅任務的導航系統工作,他會帶回阿波羅號發射的八釐米膠卷,諾蘭會將影片混接成別具生趣的家庭影片,弟弟強納森到星際效應的現場探班時對諾蘭說,「這不就是我們以前做的事嗎?」

 

蝙蝠俠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蝙蝠俠

▲《蝙蝠俠:開戰時刻》


他,曾經懷才不遇  首部電影缺乏金援 找媽媽、朋友當演員


十二歲的諾蘭看了《異形》、《銀翼殺手》,這時的他已慢慢明白,電影是一群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合作的產物,兩部片的人物、故事、演員都不一樣,卻有一點是相同的——導演都是雷利史考特,而這點讓他深深著迷,「《銀翼殺手》營造出來的氣氛讓人相信,那樣的世界真的存在。我一直相信,每部片都應該創造自己的世界,它的存在應該超越螢幕,能讓觀眾感同身受。」從那時開始,他立下當導演的決心,「我從來沒有停下過,我一直在拍,任何能拍的機會都不放過。現在,這些片子只是變得更長、更大了而已。」

諾蘭在英國就讀寄宿學校後,申請進入電影學院卻遭到拒絕,退而求其次選擇倫敦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因為該校電影社有完善的剪輯設備。他成為電影社的社長,學會所有製片必備的技能,「我所有技藝的鍛鍊都是自發性的,我對所有電影製作流程都有興趣,從錄音、剪輯到配樂,都必須自己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我這麼做是因為我真的想嘗試各種技巧。我這輩子大概再也不會像這樣,純粹出於好奇的去摸索一項技能。」

畢業後,他雖然嫻熟電影製作,卻始終缺乏臨門一腳,只能接些行銷廣告案,「英國電影圈的財務不像好萊塢這麼充裕,圈子也比較封閉保守。」在此期間,他拍了一部短片《塗鴉蟲》,頗能和他慘澹的現實生活互相交感。片子描述一個男人拿著一隻鞋在房間內追逐一隻蟲,直到男人殺了蟲後才發現,這隻蟲竟然是迷你版的自己;影片內容聽來荒謬,但對懷才不遇的諾蘭而言,可能再寫實不過。

他從生活中擷取的靈感不止於此,有天他在倫敦的家遭到強盜,看著自己的公寓被陌生人翻得亂七八糟,反而激發他的靈感,完成《追隨》的劇本,講述一個沒有靈感的作家,隨機潛入陌生人的家中窺探別人的隱私,從而引發一連串事件。

沒有任何公司願意金援《追隨》,除了妻子工作的公司免費讓他使用影印機以外,靠著幾名朋友自願下海演戲,妻子與另一名朋友擔任製片,諾蘭身兼攝影與剪輯,《追隨》就這麼因陋就簡地開拍了。因為所有人都有正職工作,所以只能在周末趕拍,而且因為預算有限,為了節省底片,每次走位都經過多番演練,每次取鏡都必須非常精準。大概沒有人想到一代天才導演的職業起點,可以這麼低。刻苦地花了十四個周末,總預算大約六千美元拍成的《追隨》,贏得幾個獨立影展的獎項,影評一面倒地稱讚,《紐約時報》形容:「具有希區考克的風采。」

諾蘭的第二部片《記憶拼圖》,是和強納森一同旅行時想到的點子。這部片子展現很「諾蘭」,採取多線時間並進的敘事風格,之後許多片子都能看到諾蘭多線說故事的本領。

這部後來備受好評的影片,當初卻沒有片商要購買,強納森形容,「這就像騎著高速行進的腳踏車卻陷進沙坑裡。」最後還是靠著製片公司咬牙力搏,自行成立發行商,片子才得以問世。


他,嚴控拍片預算   不讓片商有任何機會干涉他拍片


之後的《針鋒相對》,原本電影公司嫌棄他拍片經驗不足,是名導史蒂文索德伯格為他親上火線,向電影公司拍胸脯保證下,諾蘭才得以和艾爾帕西諾、羅賓威廉斯兩大影帝合作。

二○○五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是他的第三部片,總預算卻高達一億五千萬美元,面對首次扛下大製作的壓力,「某部分的腦袋自動關機,你盡量不去想這部片的規模,否則根本拍不起來。我拍《蝙蝠俠》,與我拍其他片都是一樣的,它在各方面都要達到我的標準。說真的,這部片在各方面都是我想要的樣子。」

回首他導演生涯最重要的轉捩點,「從《追隨》到《記憶拼圖》絕對是我人生最大的躍進,那是從穿著自己的衣服拍片,吃著媽媽製作的三明治,到如今有四百萬(美元)可花,幾百名工作人員可用。這有點像是在超過你身高的泳池中游泳,不管是兩呎深或一百呎深,你不是前進就是溺水。」

不同於許多藝術家我行我素的風格,諾蘭對自我與片場的管理非常嚴格。他對拍片公司給的預算總是嚴格遵守,從不超出預算。因為,他認為超出預算就等於給片商介入他拍片的藉口,為了保有作品的完整性,他寧可遵守預算,甚至有幾次他還有剩餘的錢還給片商。

 

諾蘭


他,精準掌握畫面  靠一部攝影機、一組團隊拍出驚豔作品

 

其實在低預算的限制條件下拍片,對諾蘭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磨練而踏上導演之路。至今,他拍片仍以精準效率著稱。一位曾跟他拍片的演員回憶:「諾蘭的片場沒有椅子,他步出車子後,一路站到午餐,然後繼續站到收工。」他非常準時,極少遲到,早上七點開工,晚上七點收工,在片場時極度投入,沒有人可以使用手機。

諾蘭的作品總是喜歡用多線時間並進的複雜故事結構,駕馭起來不容易。有些導演會使用兩部攝影機,甚至兩組拍攝團隊,較不重要的場景就交付第二團隊。諾蘭為了專心看每個畫面,幾乎只使用一部攝影機,堅持一組拍攝團隊,這代表他必須非常清楚自己要的畫面,「只用一部攝影機,我才能專心看每一個拍攝結果。」這種幾近偏執狂的精準,讓他拍片至今,沒有延後殺青,也從來沒有殺青後補拍。

諾蘭無論出現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衣著總是一款西裝襯衫,令人毫無驚喜;但他的作品卻不一樣,總是在挑戰最新、最難題材,帶給觀眾全新的視野。「如果你想真正嘗試做一部偉大的電影而不只是好電影,就要(學會)冒很大的風險。」諾蘭不只是冒險,而且是在全心投入,精準計算後採取行動,這也是他可以成為好萊塢大導演的原因。

將片子拍好的使命感始終是驅策諾蘭前進的動力,「電影是相當主觀的,喜不喜歡一部片見仁見智,但有一件事情所有人都會同意,當我付錢坐在影院裡看電影,我想看到拍電影的人認為自己拍出了最棒的一部片;不論我喜不喜歡他們的成果,我要看到這份努力,我要這份誠意。只有在我感覺不到這份誠意的時候,我才會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

 

諾蘭

▲即使在片場緊鑼密鼓忙著拍片,諾蘭也總是打扮正式,恰如他一絲不苟的個性。(圖片來源/Getty)


諾蘭(Christopher Nolan)
出生:1970年,英國倫敦
現職:導演
學歷:倫敦大學英國文學系
成績:《記憶拼圖》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全面啟動》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影片兩項提名

資深影評 教你看懂深奧的《星際效應》
 
與諾蘭在《黑暗騎士》、《全面啟動》等片中合作過的配樂家漢斯季默,兩年前接到諾蘭一個奇特的要求。諾蘭親自用打字機(他向來的習慣)打了短短一頁有關父子感情的小故事,請季默以此為靈感,創作一段音樂。季默完成了約四分鐘以鋼琴和風琴為主的音樂,呈現自己為人父親的心情,諾蘭聽後就以這段音樂為起點,開始創作有關太空探險的劇本。
 
為呈現人的情感溫度,諾蘭以近乎手工業拍攝的方式與當代潮流拔河,不拍3D,並以傳統膠卷而非數位攝影拍攝,更以實景而非電腦特效綠幕,拍攝外星球冰原和玉米田沙塵暴等驚人場景。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時空背景設定在未來,地球環境的惡化已瀕臨不適人居的地步,頻繁而劇烈的沙塵不時從天而降,農作物因莫名的枯萎病症大量死去。
 
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古柏,從昔日遨遊天空的太空人轉為坐困荒原的農民,人類忘了他們曾是勇敢迎向未知的探險者和先驅者,只能消極地淪為不知何時將用盡手中殘餘資源的被動守門人。
 
古柏與幾名太空人被賦予神聖但殘酷的任務,前往遙遠星球尋找適合人居的地方,也許有生之年永遠回不來;就算回來了,因他們的時間在靠近黑洞時將被壓縮,他回到地球上再度見到的女兒,很可能竟已與他同樣年紀。
 
此片請來物理權威索恩(Kip Thorne)擔任顧問並掛名監製,將銀幕上從未具體呈現的蟲洞與黑洞,拍出讓專家也服氣的假設情境。片中有關太空的知識浩瀚淵博,非一般觀眾能輕易理解,但因時間差距而對人類情感帶來的巨大撕裂,形成故事的核心。
 
諾蘭帶著觀眾遠赴光年之外,跨越銀幕世界無人探索過的空前領域,繞了一大圈要講的,仍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情感:愛。這是一個太常在電影裡被用來當作簡單藉口與廉價出路的託辭,當諾蘭讓他的男主角就這麼在片中直接說出口,實在是驚心動魄又讓人捏把冷汗,但諾蘭顯然覺得沒什麼好刻意迂迴的,因為這原本就是他故事的起點。
 
人類可以因自私自利而一同毀滅,也可以從生存本能出發卻將生命價值發揮至極大,一念之差正在於愛。墨菲定律不一定指好或壞,對於凡事做好最壞打算的人,也許總印證了衰運當道;對於堅信正向力量的人,卻也可能呼應了念茲在茲的心之所向。
 
片中每個角色的脆弱孤獨和不堪寂寞,將太空探索故事裡的浩瀚光年轉化為幽微人心的縮影,每人尋找的都只是一個等待與歸去的理由。當古柏心中堅信「我一定會回去」,他才有理由在最不可能撐下去時告訴自己:「這是不可能的,但這是必須的。」
 
(資深影評人.張士達)

 

星際效應

▲集合賣座導演諾蘭(左)與人氣明星馬修麥康納(右),深奧的《星際效應》照樣開出紅盤。(圖/華納電影提供)

 

星際效應

▲女星安海瑟薇在片中飾演科學家,洗練演技頗得好評。(圖/華納電影提供

延伸閱讀

「別說文科生不能拍科幻劇」從同志片、性別議題到白色恐怖 為何金馬獎得獎導演想把量子科學拍成戲劇?
「別說文科生不能拍科幻劇」從同志片、性別議題到白色恐怖 為何金馬獎得獎導演想把量子科學拍成戲劇?

2024-09-25

《金門》入圍奧斯卡紀錄短片!導演江松長放棄蘋果高薪跑去拍片,靈感來自父親當兵回憶…
《金門》入圍奧斯卡紀錄短片!導演江松長放棄蘋果高薪跑去拍片,靈感來自父親當兵回憶…

2024-01-24

《在路上》為何讓小英在海邊下車?導演親解背後意義有多大:一切問題,台灣人都看在眼底
《在路上》為何讓小英在海邊下車?導演親解背後意義有多大:一切問題,台灣人都看在眼底

2024-01-08

金馬60/陳坤厚獲終身成就獎!從攝影到導演「一輩子都是電影」…小畢的故事、桂花巷、結婚部部經典
金馬60/陳坤厚獲終身成就獎!從攝影到導演「一輩子都是電影」…小畢的故事、桂花巷、結婚部部經典

2023-11-25

投資電影賠7千多萬,他從管上億資金的大導演淪為社區管理員...安景鴻:人倒下時,最怕你放棄自己
投資電影賠7千多萬,他從管上億資金的大導演淪為社區管理員...安景鴻:人倒下時,最怕你放棄自己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