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創辦人馬雲說了算的公司嗎?或者,那些能動用國家資源的太子黨,才是阿里巴巴真正的老闆?那麼,正在反貪腐的習近平,又將如何管理阿里巴巴與馬雲?
阿里巴巴是在江澤民國家主席任內誕生的公司,如今創下史上募集金額最高的電子商務公司紀錄。而且,江澤民的長孫江志成,也因為「慧眼」投資阿里巴巴,在這次新股上市後,將晉升億萬美元的富豪。國家有面子、人民有工作,江家也賺得缽滿盆滿,眾人皆大歡喜,歡慶豐收。
據路透資料,江志成參與的博裕資本(Boyu Capital),將在這次上市案出售一二八萬股既有的持股,以招股說明書上的暫定價格計算,博裕資本可套現八四三一萬美元,超過新台幣二十五億元現金。
這只是售股套現的部分,阿里巴巴公開文件記載,博裕資本持有阿里巴巴○.五五%的股權,以預定上市總市值約一千七百億美元估算,博裕持股市值達九.三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八○億元)。
博裕在二○一二年九月與中國的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一起成為阿里巴巴的股東,買下原本主要股東雅虎的部分持股;前後不過兩年,博裕投資的阿里巴巴身價暴漲四倍,創下了漲幅高、金額大、速度快的「高大快」金融傳奇。
博裕,或是江澤民金孫江志成的崛起,堪稱中國式資本主義下的傳奇故事。
江志成今年二十八歲,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的學士學位後,就回到香港進入投資銀行。他先進入高盛證券的直接投資部擔任研究員,九個月後就離職;一○年九月二十一日新設博裕資本公司,在公司設立的申請文件上,英文名字為Alvin Jiang的江志成,是博裕資本唯一的董事。
他們都是高幹之後 公司集資買阿里巴巴股權兩年賺四倍
他們都是高幹之後
江志成創設博裕時僅二十四歲,而且只在高盛做過九個月研究員,但他的私募基金展現驚人的實力。博裕首期募集資金就拿到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億元),認購的投資人包括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以及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基金會等。
不只資金實力雄厚,江志成也很快吸引了金融圈高手加入,包括德州太平洋基金(TPG)亞洲區的董事總經理、曾在聯想集團主導財務的馬雪征、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總經理張子欣等,都放棄跨國企業的優渥薪水,與江志成並肩開創新事業。
原本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私有化之後,國家政策要求雅虎出售部分持股,於是由代表國家主權基金的中國投資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豐茂投資、國家開發銀行直屬的國開金融公司、老牌紅色企業中信資本所屬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加上江澤民孫子的博裕資本,以及溫家寶兒子溫雲松參與創立的新天域等,籌資七十一億美元,含六十三億美元現金、八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買下雅虎一半的持股。
《紐約時報》在今年七月報導這則兩年賺四倍、七十億美元暴漲到三百億美元的投資傳奇故事時,用「紅二代的贏家」來描述這群靠著阿里巴巴賺到大錢的股東。《紐約時報》說,除了江澤民的孫子,溫家寶兒子溫雲松的新天域基金後來也參了小股之外,帶頭的國家開發銀行是與鄧小平同等重要的中國前國家領導陳雲的兒子陳元所主導,公司的領導有前任九大政治局常委賀國強的兒子賀錦雷。
他們持股錯綜複雜 阿里巴巴背後的神祕股東數不清
他們持股錯綜複雜 阿里巴巴背後的神祕股東數不清
《紐約時報》也透露了典型「具中國特色的複雜持股結構」,層層疊疊的公司轉投資交叉持股,讓真實持股數與潛藏利益永遠在迷霧中。阿里巴巴背後到底有哪些蒙著神祕面紗的紅二代、紅三代,甚至是還在位的政治領導發了大財,恐怕連馬雲、江澤民,甚至習近平都難知全貌。
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之後,公司的股權結構就更複雜了,「無主物」或許就是阿里巴巴的最終宿命。阿里巴巴最大的創始股東是日本軟體銀行,一九九九年執行長孫正義只用了五分鐘與馬雲談完,就決定投資兩千萬美元,為阿里巴巴打下第一個地基。今天阿里巴巴上市市值可能高達一千六百億美元,軟體銀行持有約三二%的股權仍然緊抱不賣,價值高達新台幣一兆四千多億元,堪稱最大贏家。
至於第二大股東雅虎的地位就更為尷尬了,兩年前賣掉一半持股給博裕資本,硬生生把潛在的數百億美元利益讓給了中國國家主權基金與紅色家族。這次新股上市,雅虎繼續賣掉五%持股,拿走八十億美元的現金,雖然還是持有一六%股權的第二大股東,對阿里巴巴的未來,卻像是路人甲那樣難以著力。
阿里巴巴有哪些「紅二代」?——阿里巴巴具黨政色彩的股東
曾之傑(Jeffrey Zeng)
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
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之子
劉樂飛
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中信證券副董事長
中央政治常委
劉雲山的兒子
王軍
中信集團董事長2013年退休
「八大元老」之一
國家前副主席王震之子
江志成(Alvin Jiang)
博裕資本合夥人
江澤民的孫子
溫雲松
新天域資本聯合創始人
溫家寶的兒子
陳元
國家開發銀行總行董事長(已退休)
「八大元老」之一
陳雲之子
(圖/取自網路、達志)
賀錦雷(左)
國家開發銀行副總裁(已退休)
共產黨反腐機構前負責人賀國強之子
連續購併疑雲重重 私人購併三二○億 卻向旗下企業借款
連續購併疑雲重重 私人購併三二○億 卻向旗下企業借款
今年三月開始,在阿里巴巴確認紐約上市後不久,馬雲突然連續發動七個重大購併,包括用新台幣三六八億元,買下網路視頻優酷土豆一六.五%股權;用新台幣三二三億元,買下浙江廣電集團旗下華數傳媒二○%股權;用新台幣四二○億元買下地圖公司高德等。馬雲在三、四月就用掉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這些購併案實際上有多大效益,也鮮少有人能夠置喙。
而且,這些購併存在掏空公司的疑慮。如超過新台幣三二○億元的華數傳媒購併案,馬雲用自己持股將近一○○%的公司作為購併的主體,也就是做了私人的購併;但超過三二○億元的股款,卻都從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公司借出來的,而且巨額的貸款只收了八%的利息。拿購併進來的股款做抵押品,這種幾近掏空公司的行徑,在中國引起許多媒體的質疑。
馬雲在阿里巴巴上市前的瘋狂採購潮,一直到六月用近新台幣六十億元,買下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的一半股權,才告一段落。馬雲與恒大集團老闆許家印在記者會中說,「兩人在香港喝酒,馬雲喝醉了,當場答應入股」,「後來雙方再通電話,只談了十五分鐘就敲定合作條件。」
那麼,阿里巴巴就是馬雲一人說了就算的公司嗎?或者,那些可以動用到國家資源、海撈大賺的太子黨,才是阿里巴巴真正的老闆?那麼,正在展開反貪腐、反黑運動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又將如何管理阿里巴巴與馬雲的種種作為?
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江澤民病危」消息,但是江志成的博裕資本在二○一二年九月入股時,正處於習近平權力交接之際,枱面上的審批與枱面下的溝通也的確完成。
不論未來習近平如何抓緊對阿里巴巴的掌控,即將謝幕的江澤民,應該慶幸他的孫子順利撈到一大桶金,即使是他最後一桶金,也要含淚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