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專訪》從片廠咖啡小弟到國際名導 盧貝松:無論做什麼一定要玩真的

專訪》從片廠咖啡小弟到國際名導 盧貝松:無論做什麼一定要玩真的

鄭閔聲

話題人物

達志

922期

2014-08-21 16:44

盧貝松三個字,就像是一句保證賣座的神祕咒語。多數人只看他意氣風發的一面,卻不清楚年輕時的他,也曾被拒於電影學院門外,只能在片場端咖啡等待機會。談起成功祕訣,他只瀟灑地撂下一句:「我做什麼,都是玩真的。」

穿越位在地下室角落的門廊,轉身就看見一襲黑衣的盧貝松,靜靜地等候我的出現。站在這個不容許攝影機與任何工作人員干擾的密閉空間中央,他禮貌性地對我伸出右手,我卻想像自己掉進電影《露西》或《終極追殺令》裡,成了被交付神祕任務的角色。

說起想像力,地球上恐怕沒多少人能勝過眼前這位法國名導。為了信守一生只拍十部片的承諾(編按:但早已食言),盧貝松近年來已不輕易站上第一線執導電影,寧願在離鏡頭更遠的位置,以製片身分運籌帷幄。包括《終極殺陣》、《即刻救援》、《玩命快遞》在內,一系列「盧氏風格」電影,其實都不是由他本人操刀執導。


童年》沒電視沒玩具沒朋友  兩片木頭、一塊石頭 就能做太空戰艦

 

但就算不拿導演筒,盧貝松還是有本事憑著腦中的奇想,打造出風格獨具的飛車、打鬥場景,讓電影熱銷全球。盧貝松這塊招牌的市場魅力,從他創辦的歐羅巴影業(EuropaCorp)去年營收高達兩億一千三百萬歐元(約八十六億元新台幣),即可見一斑。

儘管近年來作品量銳減,盧貝松這次卻是帶著自編自導、他認為兼具科幻、動作、哲學元素的新片《露西》來到台灣宣傳。這部擷取大量台北場景的作品,七月二十五日在美國上映至今,票房已突破一億美元;法國巴黎的首周票房,更打破盧貝松個人紀錄。若依目前聲勢,《露西》極有可能超越一九九七年的《第五元素》,成為盧貝松畢生賣座冠軍。

從九○年代以《終極追殺令》、《第五元素》等片席捲好萊塢,到二十一世紀製作大量賣座鉅片,盧貝松在全球影壇的影響力可說如日中天。但這位電影鬼才的啟蒙與發跡,就像他掌鏡下的飛車場面般跌跌撞撞。

一九五九年出生的盧貝松,從小隨著擔任潛水教練的雙親旅居希臘、南斯拉夫等國海岸,過著游牧民族般的生活;十六歲前,他的家裡從來沒有電視、廣播,赤著腳在海灘上玩耍,就是兒時的所有娛樂。

「那時候的我沒有玩具,也沒朋友,想玩什麼都要靠自己發明。兩片木頭、一塊石頭,就能成為我的太空戰艦,讓我繼續想像所有故事情節。是小時候的生活環境,造就了我想像的能力。」盧貝松談起童年回憶,眼光閃亮像是看得見遠方那片湛藍大海。


挫折》首次拍電影 卻被說空洞  又羞又怒燒底片 從此學會誠實說故事

 

無憂無慮的童年,卻因父母親離異而徹底變調,年幼的盧貝松曾因此否定自我存在的價值。因為不願面對破碎的家庭,他經常一頭栽進幻想的故事情節裡,日後的成名作品《碧海藍天》與《第五元素》,故事草稿就是出自當年那個鬱鬱寡歡的少年之手。創作欲望成了當年逃離現實的出口,也奠定日後與電影結緣的遠因。

正式接觸電影,是在十七歲那年。當時盧貝松剛回到巴黎,卻對前途一片茫然,只知道自己喜歡幻想、熱愛拍照與創作。恰好有位正參與短片製作的朋友,邀請他到拍攝現場參觀,「我第一次到那裡,就愛上了拍片。那是一部沒有酬勞的短片,每個人卻都有驚人的能量。他們很快地接納我,讓我成為片場的一分子,從此我再也沒有停下來。」

這是盧貝松的電影初體驗,而他是以「一見鍾情」形容他與電影相遇的電光石火。

跟著熱情,盧貝松很快就拍出了生平第一部作品,並興沖沖地安排一場「首映會」,邀請朋友欣賞他的得意之作。這是一段僅有九分鐘的短片,結束的那一瞬間,盧貝松感動地淚流滿面。但,「觀眾」的反應,卻狠狠地在盧貝松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盧,如果你決定走這行,必須先了解一件事:當你沒話好說時,就閉上你的鳥嘴。」一位年紀稍長的友人,冷靜直接地說了重話:「你的電影裡什麼都沒有。你只想證明自己能拍點什麼,但誰在乎這些?重點是你想用電影表達什麼?」

多愁善感的盧貝松聽了既羞愧又懊惱,在朋友們離開後獨自哭了許久,最後甚至點火把底片燒了。儘管遇上挫折,但他學會了重要的一課:永遠只用最真誠的心,拍想說的故事。「誠實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原則,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玩真的。」盧貝松說。


成名》 從被電影學院拒絕 到大放異彩  為了證明自己 做什麼都願意

 

隔年,盧貝松報考了法國最負盛名的電影學院La Fémis。初試時,面試官問他最崇拜的導演是誰,這位傻裡傻氣的海灘男孩,才剛扳起手指說出史蒂芬史匹柏、馬丁史柯西斯等美國名導,看不起美國商業電影的面試官立刻不耐煩地打斷他:「夠了,我不認為你適合這裡。」

被電影學院狠狠拒絕,並未讓盧貝松失去對電影的熱愛,反而更堅定了證明自己的決心,他繼續天天往拍攝現場報到,從最無關緊要的職務一點一滴學習,「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就是煮咖啡、做三明治,但我還是盡全力完成任務,告訴自己一定要煮出最好的咖啡、做出最棒的三明治。」在布滿鬍渣的嘴角邊,盧貝松露出自信的笑容。

正是這股為了證明自己而不顧一切的傻勁,讓盧貝松開始受到注意,從第三助導被一路拔擢,終於因為一九八八年的《碧海藍天》而大放異彩,從此躋身一線導演之列。「我曾經有一度狀況很不好,知道必須抓住一些東西、盡量表達自己,這樣的狀態給了我去為自己做些什麼的力量。」盧貝松這麼解釋自己強烈企圖心的源頭。

因為從未接受學院派洗禮,盧貝松許多作品都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轉任製片以後,更學習好萊塢大量複製罐頭式的類型電影系列。這樣的風格常在法國被批評為「劇本薄弱」、「過度商業化」。


評價》電影風格遭批評「太商業」自我調適:用心拍好電影 總有人欣賞


知名影評人藍祖蔚就認為,盧貝松除了極早期的幾部作品以外,一直都該被歸類為商業片導演;《第五元素》以後,他在各種類型電影實驗上的表現開始顯得困乏,近年來轉戰商業片製片,反而是最適合盧貝松發揮的位置。

「你只能用心拍出最好的電影,至於觀眾怎麼看待,你永遠沒辦法控制。只要你夠真誠,不管是拍簡單的喜劇、複雜的劇情片,總會有人欣賞,也許欣賞的人不多,但這一點也不重要。」對於批評,盧貝松自有一套調適之道。

雖然在商業製片上傾注大量心力,盧貝松也願意對環境貢獻一己之力。去年因紀錄片《看見台灣》獲獎無數的導演齊柏林就不諱言,自己能下定決心拍片,部分原因就是來自盧貝松二○○九年監製的環保紀錄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

外界對盧貝松作品的評價也許褒貶不一,但他對工作夥伴的尊重,卻令合作演員印象深刻。在《露西》片中飾演飯店櫃枱人員的台灣演員阿Ken回憶:「拍攝之前,盧貝松忽然把我找進房間裡,接著,這位國際大導演竟然跟我一句一句對戲,很仔細地問我認為該怎樣詮釋……,他非常尊重我作為演員的本質。」事實上,阿Ken在戲中現身時間,大約只有兩分鐘。

「完成一部電影是所有人的貢獻。當年我還是第三助導的時候,只要看見攝影指導打呵欠,我就開始煮咖啡,所以當他叫我時,我就已經能把咖啡遞上。我這個動作如果能替劇組省下五分鐘,他們就能多點時間把工作做得更好。」盧貝松再次講起年少經歷,臉上又浮現了類似的笑容。

盧貝松總喜歡將自己與電影的關係形容比喻為愛情,但究竟是什麼理由,讓他愛得如此難以自拔?盧貝松七月底在美國宣傳《露西》時,用一個故事做了最好的說明。

 

盧貝松

▲盧貝松相信,任何電影的成功,都是來自眾人的貢獻,因此總是與演員維持良好互動。(攝影/林煒凱)


熱情》把拍片喻為戀愛  影響力穿越時空 讓他深愛電影

 

約莫二○一○年,盧貝松在韓國工作時,冷不防被一名留著紅色雞冠頭的年輕人,粗魯地抓住手臂,對方用不太標準的英文說:「《地下鐵》是我最愛的電影!」受驚的盧貝松要對方先冷靜,接著問他:「你幾歲?」「十五歲。」少年回答。

「《地下鐵》是我在一九八五年拍的電影,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二十幾年後會有個紅色雞冠頭、一九九五年出生的外國人出現在你面前說『這部片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根本不可能相信。」盧貝松說:「但就是我深愛電影的原因,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作品會不會在幾十年後,深深地打動生活在地球另外一個角落的人。」

專訪結束前,我們試探性地問:「《露西》之後,還打算繼續導演電影嗎?」盧貝松像是反射性地回答:「我不知道。」但隨後立即回過神來補上一句:「如果我又戀愛了的話,為什麼不?」大概就是這樣一股戀愛似的熱情,讓這位曾經的抑鬱少年,得以闖出與眾不同的精采人生。

 

盧氏經典Top5  挑戰感官零極限

 

即刻救援系列(2008~2012)

全球票房:2集合計6億美元

盧貝松角色:製片、編劇

 

終極殺陣系列(1998~2004)

全球票房:6集合計6億美元

盧貝松角色:製片、編劇

 

第五元素(1997)

全球票房:2.6億美元

盧貝松角色:導演、編劇

 

玩命快遞系列(2002~2008)

全球票房:3集合計2.4億美元

盧貝松角色:製片、編劇

 

露西(2014)

全球票房(截至8/19):1.6億美元

盧貝松角色:製片、編劇

 

露西


盧貝松名言錄


談 工作夥伴:
「不管你是主角或只有兩句對白,甚至只是一隻海豚,只要在我電影裡出現的,都是明星。」

談 內心世界:
「人們總說我內心深處仍是個孩子,但我只是擁有連結童年回憶的能力。我們都曾經是個孩子,應該尊重那顆赤子之心。」

談 作品:
「你永遠無法預測觀眾喜歡什麼,所以只能盡力端出最好、最真誠的東西。只要你這麼做,總會有人欣賞你的作品,也許人數不太多,但這一點也不重要。」

談 導演與製片:
「導演就像是足球場上的球員,你必須汗流浹背地想辦法得分。製片就像是教練,只要站在板凳區對著球員大吼大叫就好。」

延伸閱讀

拍攝生命鬥士故事  每天都在鏡頭後面哭    《台灣超人》導演曲全立 學會看子彈飛 不在意自己被超越
拍攝生命鬥士故事 每天都在鏡頭後面哭 《台灣超人》導演曲全立 學會看子彈飛 不在意自己被超越

2024-12-04

「別說文科生不能拍科幻劇」從同志片、性別議題到白色恐怖 為何金馬獎得獎導演想把量子科學拍成戲劇?
「別說文科生不能拍科幻劇」從同志片、性別議題到白色恐怖 為何金馬獎得獎導演想把量子科學拍成戲劇?

2024-09-25

《華麗計程車行》掀城市旅遊熱潮 為何導演都愛來嘉義市拍片?
《華麗計程車行》掀城市旅遊熱潮 為何導演都愛來嘉義市拍片?

2024-05-15

《金門》入圍奧斯卡紀錄短片!導演江松長放棄蘋果高薪跑去拍片,靈感來自父親當兵回憶…
《金門》入圍奧斯卡紀錄短片!導演江松長放棄蘋果高薪跑去拍片,靈感來自父親當兵回憶…

2024-01-24

《在路上》為何讓小英在海邊下車?導演親解背後意義有多大:一切問題,台灣人都看在眼底
《在路上》為何讓小英在海邊下車?導演親解背後意義有多大:一切問題,台灣人都看在眼底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