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央行總裁任期將於二○一三年二月屆滿,續任與否成為話題。最大變數是台灣倒退十四年的薪資,與總裁在位十四年的數字,是巧合?還是……?
過去十四年又十個月期間,在彭淮南的控管下,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極度穩定,官方公布的物價通膨率從未失控;十四年間,央行總共上繳國庫超過兩兆六千億元,成為支撐台灣財政最穩定的力量;他破紀錄九度獲得《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雜誌評為A級央行總裁,並且,他讓台灣的外匯存底從不到一千億美元飆升到四千億美元。從這張成績單來看,彭淮南續坐大位,似乎理所當然。
但,央行政策與國民經濟高度相關,如果把民生經濟當成檢驗指標,這張十四年任期的成績單,恐怕會是另外一番面貌。
在長期低利與資金浮濫的環境底下,台灣金融業獲利不易;在長期匯率偏低的保護之下,台灣製造業不必急於拉高附加價值,十餘年來的產業升級始終困於「空談」格局;兩大產業低毛利,直接連動台灣人的薪資水準,我們看到,台灣實質薪資已整整倒退十四年。
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但匯率與利率必然扮演一定角色,彭淮南在位十四年,台灣薪資停滯十四年,兩者之間究竟是「純屬巧合」或者「必有關聯」?彭總裁十四年來的成績單究竟怎麼打?恐怕還有琢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