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章,各國財經官員必讀;美國財政部長推出新政,親自致電希望得到他的撰文支持。馬丁沃夫靠著深度專業的評論贏得世界尊重;而出身難民家庭的他,最希望的其實是用手中之筆,讓世界變更好。
倫敦泰晤士河畔,有許多新舊交替的建築物佇立。在具有百年歷史、黃綠顏色交錯的南華克橋旁,一幢棕褐色玻璃帷幕、七層樓高的低調建築,正是歐洲重要財經媒體,擁有一二四年歷史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總部據點。
儘管歷史悠久,這份報紙在商業與金融人士心中,一直都是接觸國際財經新聞的主要途徑。其中,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更是二十多年來報社的金字招牌,擁有廣大且重量級的忠實讀者,如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PIMCO執行長伊爾艾朗、英國央行總裁金恩等,都對他的專欄讚譽有加,前美國財長桑默斯還稱他「全球最有想法的專業財經記者」。
美國財長看重的《金融時報》評論家
不只撰文引起各界注意,自一九九九年起,他已是達沃斯年度世界經濟論壇的固定參與成員,金融大鱷索羅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皆是座上常客。
一輩子埋首於經濟,今年六十六歲的馬丁沃夫,人生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擔任記者、專欄作家中度過,靠著手中的筆不停轉動,從一句一句字裡行間贏得世界尊重。
「其實,我從沒想過要當記者。」馬丁沃夫站在辦公室窗邊,緩緩說出這句話。他剛結束兩個月的美國行,回到倫敦接受訪問。這天,倫敦收起連日陽光,氣溫驟降至十一度左右;望著窗外陰雨濛濛,他有些感觸地說,「我從不覺得我能改變世界,但我想,至少可以幫助人們更了解世界。」
二○○九年,美國政府為了解救國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蓋特納緊急推出俗稱「排毒計畫」的「官民合作投資計畫」(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PPIP),當他宣布這項計畫之後,立即撥電話給人在倫敦的馬丁沃夫,在電話中向他解釋整個原意。想當然耳,蓋特納期望獲得這位媒體好友的肯定與支持,但想不到隔日刊出的專欄,卻受到嚴厲抨擊。
馬丁沃夫在自己的專欄中批評,這項政策簡直就是「禿鷹基金援助計畫」,恐怕對銀行本身效益不大。他的看法立刻引起業界大量引用。即使如此,蓋特納對他依舊十分推崇,今年六月接受媒體訪問時,舉凡提到歐債相關問題,他都一再端出馬丁沃夫的觀點來加以解釋。
隨時需要補充大量資訊的馬丁沃夫,辦公室裡堆滿各種金融、經濟相關書籍資料。
小小年紀就想改變世界的革命家
事實上,馬丁沃夫多數專欄總是圍繞在經濟與政治議題打轉,這與其出身背景有很大關係。
他的父親是奧地利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從維也納逃到英國避難;母親則是荷蘭猶太裔,在歷史著名的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事件失去了三十位近親,一路逃至英國後,才與馬丁沃夫的父親相識。「我從小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身邊幾乎沒有任何親戚。」
但也因此,父子倆感情極好,在他懂事以後,父親即經常和他談起早年的落難故事。上一代經歷了無數的動亂、戰爭,整個家族幾乎滅絕,隨後又面臨經濟大蕭條。這樣特殊的生長背景,讓生長在冷戰初期的馬丁沃夫對政治產生極大興趣,「應該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如何能讓世界更好』這個問題。」
小小年紀就碰政治?「沒錯,因為爸爸、媽媽告訴我,他們之所以搬到英國,世界之所以有二次大戰,社會之所以有蕭條,都與政治有關。我還不到十歲,就感受到政治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十六歲那年,他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讀大學時,馬丁沃夫又想盡各種方式,希望能更加了解政治事務,參與籌組牛津大學民主勞工俱樂部。「直到一次,我無意間讀到自由主義學者海耶克的書,忽然發現,原來經濟比政治更有趣,自由市場的經濟,甚至可以改變政治體制。」
凡事先打問號的世銀資深經濟學家
馬丁沃夫曾在著作中提到,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就連選擇職涯也不例外。他父親曾為劇作家,後來曾為德國當地報紙擔任駐倫敦特派員,以及多年的紀錄片製作人,「他總是教導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馬丁沃夫在年輕時即經常投稿,發表對於社會與政策的看法,企圖說服他人。
說服別人很難,「首先,你至少要說服自己,把腦袋裡所有的問號都一一解決。」馬丁沃夫說,從這時開始,「我慢慢養成了凡事先打問號的習慣,不相信太容易得到的答案。」
凡事先打個問號,幾乎成為他的處事習慣,甚至是對一份人人稱羨的工作。
在碩士畢業前一年,他申請到世界銀行接受培訓,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世銀工作,一待就是十年,成為一名資深經濟學家。對學經濟出身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份「夢幻工作」,但他卻對當時世界銀行扮演的角色感到多所質疑。「我發現,當時的世銀只想趕快把錢借出去,根本沒有照顧弱勢國家的作為,這讓我無法接受自己的工作。」
隨後,馬丁沃夫轉到倫敦貿易政策研究中心擔任研究部主管,期間他仍持續不間斷地發表文章,最後獲得《金融時報》注意,邀請他擔任經濟版主筆,才展開了他的記者生涯。
近幾年,馬丁沃夫一直活躍於國際間。圖為09年與投資大師索羅斯(中)、前白宮經濟顧問林賽(左)一同參與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商討全球經濟危機因應策略。(圖片來源/Top Photo)
部落格文章也急於吸收的經濟權威
「我對工作一向沒有特別規畫,只是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學術工作,而想維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四十歲才正式轉換跑道、改以寫作為業,或許晚了些,但馬丁沃夫非常熱愛這份遲來的工作。「我對這工作完全沒有抱怨,」他說,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從不無聊,「而我可以藉由撰寫文章,表達心中的意見與想法,當然令人感到興奮。」
他每周固定撰寫三、四千字的文章,興致一來,還會在一周內發表三篇文章。不停思考、大量閱讀,是他培養出個人觀點的方法。無論是IMF(國際貨幣基金)、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各家投資銀行的報告,都是他撰寫專欄的靈感來源。
有趣的是,即使如今他的文章已是政府財經高官與專家急於研讀的對象,但,「我自己是什麼都愛閱讀,甚至連名不見經傳的部落格文章,我也會拜讀一番。」他又重複了一遍,每件事情都有好多問號,你永遠不能確定自己的答案是最正確的,「在某個角落,即使機會不高,你仍有可能忽然發現之前想都沒想過的新解答。」
為了磨出銳利觀點,永不滿足地吸取各方知識,所以,一踏進馬丁沃夫的辦公室,就會看到牆邊堆疊著數百本關於經濟、金融與政治的書籍,「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瘋狂?」他笑說。「我注意到,台灣人很愛讀書,」馬丁沃夫表示,他很訝異自己的書在台灣銷售極佳,「我的書,繁體版銷售量不比簡體版少,可見得台灣人有多愛讀書,活在熱愛閱讀的國家,真是一件好事!」
他的父親到八十歲仍在工作,完成人生最後一部電視劇。「我想,會一直寫到自己寫不動為止,但應該不會是八十歲這麼老!」為了維持一貫的水準與品質,已經六十六歲的他,正逐漸減少工作量與行程,保持專注。
撰寫的文章、書籍受到各界重視,讓他感覺一切努力都值得,更重要的是,「這工作讓我有機會,見證、參與一段歷史的重要時刻。」
馬丁沃夫在業界表現出眾,曾經獲得英國多間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政府高官都聽他的,卻拿孩子沒轍
馬丁沃夫在業界備受尊崇,但在家裡,他和多數家長一樣,往往無法搞定孩子的心思。
他與擔任教授的妻子育有兩兒一女,兩個兒子都已年過30,「雖然孩子長大不需要管,總有令人擔心的時候,只是,可能不會想再聽爸媽的話。」所以與其批評他們的生活,不如選擇經常溝通、給予支持。
「我沒有辦法教人如何成功,我只知道,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有機會接近成功。」所以他的孩子中有科技創業家、音樂家,唯一的女兒還是支持建立自由學校的慈善團體創辦人,「他們做的事情很與眾不同,但相同的,都是選擇以自己的興趣為業。」馬丁沃夫表示,他的孩子們都希望有一天,可以擁有改變世界面貌的能力。
馬丁沃夫(Martin Wolf)
出生:1946年
現職: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
學歷:倫敦政經學院榮譽經濟學博士
諾丁漢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牛津市紐菲爾德學院經濟碩士
成就:RTZ David Watt卓越財經評論獎(1994年)
大英帝國司令爵士勳章(2000年)
英國10年卓越財經記者獎(2003年)
《Foreign Policy》雜誌2011年全球百位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