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艋舺」作者,鈕承澤提到,想藉由這部電影,對自己的荒唐青春有交代。「荒唐」二字,他簡單形容,就是集黨結社、男女關係到自我放逐。在深入這部有機會挑戰「海角七號」票房的國片之前,不妨先走入他的年少歲月。
或許是跨入成年前的最後一年,十七歲,通常是一生中最敢夢敢想、敢荒唐也敢熱血的一年。粗俗點的說,十七歲,往往是人一生中最「有種」的一年。
「艋舺」這部電影裡,不少角色的性格真夠帶種,大概是這個原因。導演鈕承澤將自己的年輕叛逆織進去,要談這部電影,得先從他自己的年少歲月作開場。
片如其人,即使談的是鈕承澤自己,多半也得從十七歲開始談起!
集黨結社的十七歲
宣傳期的關係,鈕承澤時間緊迫,他點起了菸,調整呼吸,轉換一下情緒,思緒飄回到了那個血氣方剛、要打就打,可以被罵三字經、但不能接受「沒義氣」的十七歲。這一年,他因為主演「小畢的故事」這電影而聲名大譟。
「很跩啊!當時我讀國光藝校,藝校嘛……總是會以演藝事業論高低。」鈕承澤很快就奠定了自己在校園的地位,成為同儕間意見領袖。年輕氣盛又當紅,鈕承澤的十七歲荒唐至極,也熱血至極。
說荒唐,鈕承澤簡單形容:「就是集黨結社,男女關係,到後來自我否定,甚至是自我放逐。」
鈕承澤坦言,在那個年少輕狂的歲月裡,打架圍事、逞凶鬥狠都不算新鮮事。他形容,當時即使只是眼神對到,後面可能就是一場惡鬥,只為了證明自己夠強悍、有能力。現在回頭看,那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要有朋友、有尊重。「而非常幸運的是,不管事情鬧得有多大,我手上的刀,從沒捅進過別人的身體裡。」
身為「艋舺」作者,他曾提到,想藉由此片對自己的荒唐青春有交代;「艋舺」裡面有一段,幫派頭子志龍淡淡地問了新同學蚊子一句:「要交個朋友嗎?」這一幕,就是鈕承澤當時處境的寫照。他說,「有一次,一個經常找我麻煩的傢伙,遠遠地看到我背後有一群人,就站了起來。當時,我以為他準備要過來打我,沒想到下一個動作,竟是雙手奉上麵包。」
男女關係粗糙的十七歲
男女關係也是荒唐紀事的一部分。問他最高紀錄曾同時交往過幾個女友?他抽了口菸,唉了一聲,像被考倒一樣。「那時候,男女關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都有可能來上一段,但那都是很粗糙、不溫柔的。」
他講得很直接,「有時辦完事,會自己按下B.B.CALL,然後告訴對方,有要緊的事得先離開;不然就是先和朋友講好,大概一小時後call過來。」當時,男女關係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發洩、一種生理本能,而非心理的需求。
回頭再想十七歲,鈕承澤這麼說:「當然,我是違背了一些教條或規則,但若要說大幅超越界線,我絕對沒有。」因為他熱愛自由,無法想像自己行動被限制的結果。「有時會很衝動啊!但『不能坐牢』始終是我的最大前提。」
當一個人的行為準繩是環繞在「不能坐牢」的危崖邊上,真的夠荒唐,但也百分百的說明了鈕承澤是追求極端自由的人,他總是走在自由度的最前沿,直到不能往前再進一步,卻也不肯稍稍退後一步。
離開校園,鈕承澤的人生開始波折浮沉,但十七歲的準繩從來沒有消失過。他回憶,雖然已脫離校園暴力階段,但出了社會後,被脅迫、恐嚇的情況並沒有因此停止。他重新點上一根菸,說:「我還是很衝動,但,一方面,我背後還是有一群靠山。」鈕承澤沒有忘記十七歲時的美好自由,以及這個自由的最大極限,不該跨出的那一步,他就是不曾昏頭地跨過。
十七歲遊走在自由邊界的荒唐,竟也激發出滾滾熱血。「在拍完『小畢的故事』後,我就立志,總有一天我要自導自演。」鈕承澤說,當年他最想拍的兩種類型電影,一是黑幫片,另一是成長片。兩者相加,等於如今的「艋舺」。
70幾個拍攝工作天,鈕承澤坦言時間壓力史無前例地大。(圖/青春歲月影視提供)
拼湊出自導自演大夢
鈕承澤在「演而優則導」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歷過口袋沒錢的窘境。而當一個人有滿腹理想,現實生活卻鬱鬱不得志時,可能有兩種情況發生;不是更積極地展開奮鬥,就是走入另一個極端,開始自我放逐。當時,他抗拒不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在「欲振乏力,而又不能隨遇而安」的內心衝突下,他開始掉入自我否定的漩渦中。
鈕承澤看著遠方,重新整理那一段記憶。他緩緩吐出,其實內心裡一直有個完美的自己,「老實說,我是連隨手亂丟垃圾都有罪惡感、打蟑螂都會不忍心的人。」但,在現實生活中,鈕承澤卻看到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充滿缺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只有自我放逐,假裝自己是無所謂的人。」
畢竟只是假裝,鈕承澤骨子裡掩藏不住十七歲的熱血,沒有忘記當年那個很有種的「自導自演」大夢。「十幾年來都是這樣,中間好幾次都曾遠離夢想,幾乎覺得再也回不去了,但對電影的熱愛及堅持,一直在心中燃燒。」
開啟了十七歲的記憶盒,人勇敢追夢的動力,也被喚醒。鈕承澤說:「如果這部片賣得不錯、有賺錢,或受到肯定而有更大的成就,對我來說,都是額外的bonus(紅利)。真正可貴的,是透過這趟旅程,讓自己又再年輕一次,好像回到當時對一個單純夢想的渴望。」
講到這,他臉上表情亮了起來。「很多朋友看完電影後告訴我,他們也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先前與片商洽談公事,兩人見面總是顧及社會禮儀,謹守分寸地向對方寒暄示意。看完『艋舺』後,兩人再見面是用拳腳打招呼。甚至可以很自然地蹲在地上,抽菸談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見了,透過「艋舺」,很多人回想起十七歲的自己,以及那個時代下的記憶,如此的無懼及單純。
電影「艋舺」以導演鈕承澤的少年時期做背景,描述80年代的幫派故事。(圖/青春歲月影視提供)
最壞打算打工三年
他一改先前的口氣,語調變得柔和說,過去自己不是混黑幫,那叫做「血氣方剛的社群經驗」。會拍這樣的電影,是因為對幫派有很強的感受,但黑幫其實只是故事背景,如果有看電影就知道,最後沒有人有好下場。所以,這部片真正想傳達的只有一點,就是千萬不能走上這條路。
「艋舺」醞釀了四年多的時間,中間曾因資金問題而受阻,但他仍不時構思,如何拍出一部好看的電影。剛開始的路不好走,他形容,有一段時間,他和編劇重複著「討論、修改、吵架、翻臉」的循環。直到曾志偉看到劇本後,表示喜歡,甚至讓他想到了「英雄本色」,信心才逐漸累積。
熱血歸熱血,鈕承澤倒也不是個「不想退路」的人。「這部片從一開始就計算回收基礎,盡可能地展現一種精準狀態,連最壞情況都要考量進去。」包括開拍後一切費用,必須回推預算是否足夠;每走一步都要想好配套、美術部分連一塊錢也不能浪費。「就是瘋狂的節省,即使一支打火機,也考慮半天。」
用有限的預算,製作精良的作品,重點就在掌握每個環節的精準度,每次出擊都要能命中紅心。「現在回頭看,『艋舺』在細節部分完成度很高。原本預算六千萬元,最後花了七千萬元。萬一票房不好,我也有打三年工的心理準備。」鈕承澤的勇氣與對電影的熱忱,讓他在○八年國片奇蹟的基礎上,昂首闊步。
一部讓人重回十七歲的電影,一位總是記得十七歲的導演,一段滿是波折卻也勇往直前的過程,無論是「艋舺」或者鈕承澤,大概都在訴說著一件事:記得十七歲的荒唐與熱血,才能燃起生命之中最「有種」的原動力。
■鈕承澤
出生:1966年
學歷:國光藝校影劇科
代表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2007)、「千禧曼波」 (2001)、「小畢的故事」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