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鴻,外界對他的認識多半僅止於台前光鮮亮麗的王牌音樂製作人,但搖身一變,卻也是台灣目前最成功的唱片公司經理人之一。他為台灣唱片業開啟不同的經營模式、多元產品,如果多幾位「陳子鴻」,唱片業或能就此回春也說不定。
坐在不到二坪大小的會議室裡,「星光大道」節目中斯文帥氣的評審陳子鴻戴起眼鏡,搖身一變成了專業經理人,拿麥克風的手改成拿著財報,正在逐項報告數字上的變動。而仔細聽他報告的兩大股東來頭不小,一位是前富邦金投資長王傑,另一位是台灣某大百貨集團董事長。
這裡是喜歡唱片公司辦公室。喜歡唱片成立整整十年,資本額二千萬元,是陳子鴻一手創辦經營至今,去年光是一張江蕙的演唱會DVD,就大賣十萬多張,不僅是年度銷售冠軍,更幫公司賺進至少一個資本額,獲利能力不亞於許多上市櫃公司。
陳子鴻,外界對他的認識多半僅止於台前光鮮亮麗的王牌音樂製作人,是許多大牌歌手的催生者;沒有陳子鴻,江蕙不能放心進錄音室錄音,藍心湄不可能轉型成功,也不會有周蕙在KTV裡大家琅琅上口的成名作(約定)……。
理性與浪漫 音樂人與經理人同在的衝突與協調
但回到台後,他經常只穿一件白色短袖汗衫,坐在二坪不到的辦公室裡,成了「最專業的唱片公司專業經理人」
頂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EMBA)」學歷的陳子鴻,同班同學包括前華航董事長趙國帥、前匯豐中華投信副總李哲宏。在陳子鴻的身上,看得到理性與浪漫並存,音樂人與經理人同在的衝突與協調。尤其是他務實的性格,很認清事實又願意實踐事實,讓他在這個圈子裡,路越走越寬,視野也越發開闊。
一路走來都是音樂人的「路子」,大學時是政大吉他社社長,這個位置的後任學弟學妹還有張雨生、陶晶瑩等人,因此走上音樂之路,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喜歡音樂並不代表一定要站在台前唱歌、享受掌聲,陳子鴻的喜好比較不同,他喜歡製作,享受作品被欣賞的喜悅,為了唱片一路做到老,陳子鴻說:「我願意」。
其實可以選擇做個單純的音樂製作人就好,尤其是頂著王牌製作人的光環,讓國寶級歌手江蕙坦言:「沒有陳子鴻我就不放心」。製作一張唱片的價碼約五十萬元,這已經是製作界的「天價」,但寫歌酬勞遠高於此,陳子鴻寫過「最賺」的一首歌,是劉德華在一九九六年發行的粵語歌曲(情深的一句),由於專輯在全亞洲狂銷數百萬張,光這首歌,讓陳子鴻至少千萬元落袋。
此外,陳子鴻製作或作曲的歌、唱片無數,包括天后張惠妹的「我要快樂」及江蕙的「紅線」等。
但陳子鴻說:「賺錢就好?那後續的新人誰要來帶?」一句話,推翻了單純的音樂製作人生涯。
一九九九年,陳子鴻三十四歲,他決定成立喜歡唱片,一開始以代工為主,就是別家唱片公司簽下的歌手,轉由喜歡來製作,「這是B2B的生意」,陳子鴻說。因為知名度不高,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沒有聽過這家公司,但這個模式,卻讓喜歡的獲利非常穩定。根據業內人士表示,最好的時候,每年銷售前二十大的唱片,有一半是出自喜歡的代工製作。
唱片業寒冬 喜歡經營模式維持每年都賺錢
因此,即使這十年間正逢台灣唱片業史無前例的「冰河期」,如今就算是天王級歌手,唱片銷量也往往賣不過十萬張大關,市場萎縮到高峰時期的一成不到,「但喜歡卻能維持每年都賺錢」。
但好日子不長,二○○二年,一場唱片業的反盜版大遊行,務實的陳子鴻在其中看到危機,也決定徹底改變營運模式。
○二年四月四日,台灣唱片業因為盜版猖獗,從高峰反轉崩跌,唱片業者因此在中正紀念堂發起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遊行活動,所有當時的「A咖」歌手從張惠妹、張學友到莫文蔚,全數到齊,誓言反盜版。但遊行一結束,「我看到歌手開著一輛輛價值千萬元的拉風跑車離去!」陳子鴻看在眼裡,他發現,這市場不對了!
「我當然不是支持盜版,但如果被盜版搶盡商機的市場,還能讓歌手收入如此豐碩,今天就算不是盜版來搶,也會被其他的機制搶走,因為這樣市場才平衡嘛!」陳子鴻一語成讖,台灣的唱片業自此走進大空頭市場,再也沒有回頭。
而提早嗅到危機的陳子鴻,知道唱片業的寒冬已到,他開始轉做周邊商機的布局。去年江蕙演唱會DVD的發行,創下台灣DVD銷售紀錄,喜歡唱片光這張DVD賺進至少二千萬元,是這幾年來唱片業難得的佳績。
陳子鴻自謙說「我沒有這麼厲害」,知道自己在經營管理、產業趨勢上的不足,他決定報考政治大學的EMBA班。
陳子鴻雖然不是唱片界就讀EMBA的第一人(前有黃舒駿就讀台大EMBA)但卻是第一位唱片公司經營者就讀EMBA。就在畢業之前,某韓國集團看中喜歡唱片,想要購併,陳子鴻因此四處詢問「專家」看法,他問了他的論文指導教授于卓民,也問到好友、也就是前富邦金投資長王傑,沒想到,王傑聽完他的報告之後「另有異心」,說了很多理由勸阻這樁購併提案,原來,王傑自己也看上了喜歡唱片。
沒想到,一趟EMBA之行,不僅拿到學位,也引進財經背景堅強的大股東,是加分,卻也是壓力。例如前陣子,王傑就不斷逼問陳子鴻,中國市場這麼大,價碼又高,台灣許多歌手一趟巡迴演唱會下來,收入驚人,但如何才是最佳營運模式?陳子鴻坦言「被逼得快喘不過氣來」。
不同的階段 公司上軌道,再回創作領域也不遲
從音樂人轉變為經理人,最大的改變是「創作的靈感在下降中」,這個被所有創作人視為「最可怕的夢魘」,陳子鴻倒是輕鬆看待。陳子鴻總說:「我喜歡音樂,也不討厭business(經營事業)」。
「人生在不同階段,應該做不同的事」,等到有朝一日,公司真的完全上軌道,他再重回最愛的創作領域也不遲,但眼前,把公司經營好,似乎比創作來得重要。一來要對股東負責,二來,「一間好公司可以讓許多有心的年輕人有更大的揮灑空間。」這或許才是他對喜歡唱片的最大期待。
陳子鴻從不擔心自己會徹底失去創作能力,總相信人生的歷練累積就是最好的創作泉源。例如五年前,當時四十歲的陳子鴻曾經製作張菲的西洋歌曲專輯《墜入情網》(When I Fall In Love)創下七萬多張的銷售佳績,激發出一群過去幾乎不太買唱片的熟女消費群掏錢購買,是陳子鴻頗為自豪之作。他說:「這證明唱片市場未必蕭條,只是沒有足夠多元的產品去刺激需求」,遣詞用語顯然越來越有「財經味」。
也許,唱片市場真的沒有蕭條的問題——如果有更多位「陳子鴻」,願意建立好的唱片公司營運模式,讓新人有更大的舞台,也願意努力開發市場新的需求,發行更多元的產品,唱片業久違的春天,或許可能再回來也說不定。
陳子鴻
現職:喜歡唱片總經理
學歷: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EMBA)
經歷:福茂唱片創作總監、EMI唱片音樂總監
得意之作:江蕙的「博杯」、張菲的「墜入情網」等
旗下歌手:江蕙、戴佩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