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過後,企業大老紛紛重回戰線,先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上第一線,後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再掌兵符,看在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眼裡,研究藝術收藏、文史、哲學,更有人生價值。
相較於一個小時後即將宣布回任總執行長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他多年的勁敵曹興誠,正一派輕鬆地準備接受我們的專訪。同樣的爽朗笑聲,招牌的白髮,過著退休生活的曹興誠精神奕奕。對比張忠謀年屆七十八歲高齡,還要重披戰袍,曹興誠顯得自在快活。
曾在台灣半導體產業舉足輕重,與張忠謀並稱晶圓雙雄的曹興誠,瑜亮情結是外界描繪他們的競合關係,如此一代大老,隨著退居幕後,更添神祕色彩。
「我剛從新加坡回來,好不容易這次空中小姐都不認識我了。」比起每天對公司營運的緊迫盯梢,曹興誠選擇將生活重心擺在研究收藏,與每個月定期出國一次。
愛打麻將訓練腦力
甫自新加坡回來,下個月又將和老婆一同到地中海搭郵輪出遊。曹興誠現在每個月固定與三五好友相約出國、打麻將預防老人痴呆,「你看一個骰子丟下去,馬上要加起來,找到對的方位,還要找到對的牌位,這三個程式運算,表示腦筋還夠用。」
問他打多大?曹興誠笑了笑,說是都打記帳的,「所以那本子要保存好,誰希望本子燒掉,你就知道誰輸的多了。」
如果打麻將是訓練腦力,藝術投資就是一項大研究。還沒踏進曹興誠家,一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兩座英國當代藝術家Pierre Matter的銅雕作品,看起來像是牛,身上卻有著各式的機械零組件,撫摸著雕像,他一邊向我們介紹其結合傳統與現代前衛的衝突感。一入客廳,宛如進到小型博物館一般,除了日本當代畫家千住博的畫作、青銅器、佛雕,還有不少畫作,在展示燈照耀下,散發著典雅、沉靜的氣息。佇立在客廳裡的,還有北齊佛雕,「你看,她的線條是非常瀟灑、自然的。」注視著佛雕的同時,曹興誠展現了他對歷史文物的熱愛。
曹興誠熱愛藝術收藏,他的太太卻頗不以為然,「她會問我,你收藏這些幹什麼?」為了證明自己收藏的眼光,「我賣一張給你看。」這一賣,把一幅收藏十年的畫作,賣得了二十倍的價錢,太太為之折服。
收藏文物做歷史研究
對於曹興誠而言,每收藏一件文物,就等於做了一項大研究。他手裡捧著最近剛收藏的十二世紀印度帕拉王朝的國寶級佛像,仔細地向我們介紹著極致的雕工,「你看這是黃銅(身體部分),這裡是紅銅(指甲),那白色的(眉間)則是銀。」小小一尊佛像,曹興誠為了細細品味它的美,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對印度歷史和宗教研究了一番,「西元八到十二世紀,印度東北方是篤信佛教,但後來就像魏晉南北朝滅佛一樣,很多印度的佛像都被破壞,這個是僅存最精美的佛像,在滅佛之前就被帶到西藏去,所以它都沒有入土,沒有被鏽蝕。」
由於父親是中學歷史老師,曹興誠從小就浸淫在中國歷史裡,對於歷史有著濃厚興趣,而骨董是看得到、也摸得到的「活歷史」,自然成為他與歷史接軌的最好媒介。雖然喜歡,卻不一定要買,「就像打牌追求自摸一樣,買藝術品……最好是不買。」面對滿屋的收藏,曹興誠自認還是俗人,「因為鑑者知真假,賞者知高低,收藏只是花錢亂買東西。」顯然他自認距離不買的高雅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雖然收藏,但對於投資藝術品的成效,曹興誠倒不那麼在意。去年因為四川大地震,讓他拿出珍藏的(乾隆御製料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筆筒)作慈善拍賣,拍賣所得全用來賑災。雖然最後以六千七百五十萬港元拍出,低於他買入的價格,仍樂於割愛,以達公益目的為優先。
曹興誠也透露,他最近看《物理學家看世界》這本書,心中頗有感觸,對生命與大自然的關係,有新的體悟。
過去人們認為沒有上帝,就好像人類沒有源頭一樣,現在看來倒也未必,「你看自然界的美麗,青山綠水,但對活在裡面的動物,其實生存的條件是極端的嚴酷匱乏,生活的方式是極端的殘忍、野蠻、自私,惟有這樣才能生存,這是地獄啊。」
「文明的意義,就是要跳脫這個地獄。」在他看來,嚴酷匱乏變成甜美舒適,自私、殘忍與野蠻要變成仁慈、友善、互相尊重,文明與原始是對立的,「所以說,『我要回歸大自然』,那是很可笑的。」除非颱風天走失了,不去救,那就真的是回歸自然了。
所以人從生態的地獄出來,慢慢的讓曹興誠了解到,「今天的人,與一百年前的人比較,個個都有超能力。」就像Google也是超能力,一個問題只要輸入關鍵字,答案馬上就出來,「所以,今天的人與以前的人比,是超人,慢慢的,人會變成神人。」
從活動裡面取得快樂
看著曹興誠面對藝術品,暢談他對文史、哲學的看法,對照昔日勁敵張忠謀仍逐鹿沙場,他顯然對復出之路興趣缺缺,倒不是他要「回歸山林」,而是在藝術收藏中,研究文史、宗教,找到另一個新天地。「人要從活動裡面取得快樂,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快樂是活動的獎賞。」這一番哲學聽來繞口,念起來卻別有韻味。
但「活動」是要活動什麼?曹興誠在談到成吉思汗與宋徽宗時,顯然聽得出,他對於如何留下歷史價值,有更高的興趣。成吉思汗終年四處征戰,最後什麼也沒留下,雖然宋徽宗不思治國之道,最後導致北宋亡國,但卻留下傳世的書法、詩詞與陶瓷藝術。
活到六十二歲的曹興誠,認為人要活得好,就要像藝術品一般,具有獨特的價值。雖然是半導體一代大老,是拉拔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背後推手之一,但秉持聯電「四親等不能用」的原則,曹興誠並未讓兒子踏進半導體產業,而是鼓勵他自行創業。
至於還在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兒子,他分享了這麼一個笑話,「同學跟他講說,『我祖母五十八歲』,我兒子跟他講,『我爸爸六十一歲』。」讓兒子的同學當場傻眼,「等到郭台銘小孩上小學的時候,會說我爸爸七十歲,哈哈。」比起郭台銘、張忠謀紛紛重披戰袍,站回第一線,一句「祝福他們」,曹興誠更樂於經營他的價值人生。
曹興誠對於畢卡索畫作也有所好,此幅創作於1958年的畢卡索作品,就掛在一進門的大門玄關前。(圖/曹興誠提供)
印度帕拉王朝僅存最精美的佛像,因細緻雕工,成為曹興誠的最新收藏。(圖/曹興誠提供)
清乾隆御製料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筆筒,在去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由曹興誠割愛捐出賑災。(圖/佳士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