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故事館主人,為了在春天慶生,陳國慈會「任性」地指定故事館在四月誕生;當台積電法務長,她又化身為國際商法專才,以邏輯與策略力抗美國大廠。優游於理性與感性的她,每每讓人好奇,不知道下一步,她會帶來何種驚豔。
窗外雨潺潺,乍暖還寒的四月天,冷雨中,台北故事館矗立訴說九十年風華。窗內樂聲揚,滿滿一屋子的藝文人士,全醉心於經典名曲〈雨夜花〉的演奏樂聲中。坐在前排,一襲燦紅衣裝的女士顯得格外喜氣,她正是故事館的主人陳國慈,也是四月三日台北故事館九十歲暨〈雨夜花〉七十歲慶生會的籌畫者。
「雨中的故事館別有情緻,搭配雨夜花的這場雨,更見應景。」大雨擾不了陳國慈的興緻,雖然戶外活動臨時改在室內舉辦,感性的她,甚至戲稱:「這場雨,其實是我刻意安排的。」
多情細膩
挖空心思讓民眾愛上古蹟
台北故事館究竟是哪一天造好的,沒有人知道。只知道這幢紅磚灰瓦的英國都鐸式洋樓,是在一九一四年由大稻埕的茶商陳朝駿所建造,用來招待台灣仕紳與各國茶商貴賓。陳家持有這幢洋樓僅約十年,嗣後數度轉手,豈料一番因緣際會,在台北市文化局的認養古蹟計畫下,經過八十九個年頭,又交到了另一位陳姓新主人手中。「我們正在蒐集資料,準備讓故事館的歷史完整呈現。」陳國慈溫雅但難掩興奮地描述新計畫。
台北故事館究竟是哪一天造好的,沒有人知道。只知道這幢紅磚灰瓦的英國都鐸式洋樓,是在一九一四年由大稻埕的茶商陳朝駿所建造,用來招待台灣仕紳與各國茶商貴賓。陳家持有這幢洋樓僅約十年,嗣後數度轉手,豈料一番因緣際會,在台北市文化局的認養古蹟計畫下,經過八十九個年頭,又交到了另一位陳姓新主人手中。「我們正在蒐集資料,準備讓故事館的歷史完整呈現。」陳國慈溫雅但難掩興奮地描述新計畫。
新主人多情而細膩,挖空心思,就為了讓民眾能從生活中愛上古蹟。她接手後,將原來高不可攀的「圓山別莊」,改為親和且富想像力的「台北故事館」,「讓古蹟自己說故事」是陳國慈的主張,她還「任性」的指定故事館是在四月誕生,只因為「我們想在溫暖而明媚的春天幫她慶生。」
由自然人來認養古蹟是全台創舉,各界都在觀察成效。行事一向嚴謹,秉持高標準的陳國慈,果然沒令大家失望,原定每年一萬四千參觀人次的計畫,因為陳國慈規畫得宜,配合季節更換不同的展覽活動,讓故事館常保新鮮感;過去一年來的造訪人次,竟然高達十四萬,是當初預定的十倍。
邏輯清晰
強調抓對重點、尊重專業
在故事館員工的眼裡,出身律師背景的陳國慈要求很高,工作時難免會感受到壓力,「但她說話算數,不會反反覆覆,只要照著指示做,辦好事情不難。」一位員工指出,「事實上,我們也目睹了陳律師處事的嚴謹性格。」早在故事館慶生活動前兩天,陳國慈就已經張羅好活動當天的流程與內容細節,甚至都預先排演過,無怪乎在大雨攪局下,當天的活動雖喧鬧卻不致紊亂。
在故事館員工的眼裡,出身律師背景的陳國慈要求很高,工作時難免會感受到壓力,「但她說話算數,不會反反覆覆,只要照著指示做,辦好事情不難。」一位員工指出,「事實上,我們也目睹了陳律師處事的嚴謹性格。」早在故事館慶生活動前兩天,陳國慈就已經張羅好活動當天的流程與內容細節,甚至都預先排演過,無怪乎在大雨攪局下,當天的活動雖喧鬧卻不致紊亂。
「圓山別莊總算託付對人了。」台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強調,陳國慈對台北故事館的付出,為古蹟認養立下良好典範,因為古蹟認養不光是維修,更重要的是活化古蹟,再造古蹟的新生命,「她在這份工作上的投入與對歷史的深究,才能有如今的成果。」
今日的陳國慈,宛如十足的藝文界人士,但才不過三年前,她卻扮演全然不同的角色——頂著台灣最知名科技公司台積電的法務長頭銜,憑其國際商法的專才與過人膽識,以清晰的邏輯與高明的策略,力抗美國大廠對台灣業者發動的凶猛法律攻勢。在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科技產品的傾銷案上,她幫台灣業者守住了城池,也讓過去不敢拚上法庭,吃了不少悶虧的日、韓科技公司,都對台灣業者的勇氣與戰鬥力刮目相看。
「邏輯清楚,找對方法很重要。」不管是經營故事館,或是過去三十年的律師生涯,陳國慈都強調事情要抓對重點、尊重專業,才不會白費資源與力氣。譬如在法務長期間,她就主張不需要在公司內聘用各類型的法律人才,「因為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也不該將所有的法律事務都包給一家法律事務所,「因為沒有一家事務所是全能的。」
陳國慈的做法是依個案,委請專精不同領域的律師事務所,公司的法律人員則竭盡全力提供訴訟所需要的舉證與各種參考資料。同樣的方法,陳國慈可以運籌在硬碰硬的訴訟大戰上,也能巧妙應用於軟性的故事館布置中。
陳國慈自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右)手中接過鑰匙,成為「圓山別莊」的新主人。
人脈豐沛
戲稱有許多藝文界「樁腳」
接下這一檔展館布置挑戰的是藝術家董宇祚,也是兩人在故事館的第二度合作。與高標準的陳國慈共事,董宇祚更加戰戰兢兢,「陳總監幫忙準備了很多資料,我們需要花不少時間來消化,雙方討論,再決定布置方式。壓力是一定有的,不過她很尊重我們的專業。」
戲稱有許多藝文界「樁腳」
接下這一檔展館布置挑戰的是藝術家董宇祚,也是兩人在故事館的第二度合作。與高標準的陳國慈共事,董宇祚更加戰戰兢兢,「陳總監幫忙準備了很多資料,我們需要花不少時間來消化,雙方討論,再決定布置方式。壓力是一定有的,不過她很尊重我們的專業。」
在適合嬉遊的春天,陳國慈別出心裁地選定了「遊.藝.歲月」做為這一季的展覽與活動主題,介紹日治時期的台灣民間娛樂,從藝妲、電影、音樂、文人詩社,甚至還有麻將、色牌等博奕遊戲。
雖然陳國慈「宣稱」導覽是專業人員的工作,但展出當天她還是閒不住,特別是關於台灣藝妲的服飾與梳妝用品區,她興緻高昂地向訪客介紹台灣藝妲與日本藝妓的淵源與差別。而掛在展場的旗袍,正是陳家自己的收藏,陳國慈一一細述每件旗袍的獨特繡工,讓觀覽的賓客,享受到一場深度之旅。
經營故事館是陳國慈在過去十年中,與藝文界的第二度邂逅,前一次是在九五年,當時她出任甫成立的國家文藝基金會首任執行長。三年的執行長工作,陳國慈發揮法律專才,協助基金會建立起各項制度,讓基金會的運作邁入常軌;而這段經驗,也讓她對藝文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藝文工作者真的很辛苦,有時白天要趕著軋支票,晚上還得登台表演,平常打雜也都一手包。」這些雲煙往事讓陳國慈心疼,但她也很慶幸基金會工作期間,認識許多藝文界人士,她戲稱這些都是她的「樁腳」,所以現在故事館辦活動,這些好朋友都會前來捧場。四月三日這天,連久未露面的前輩詩人周夢蝶也應邀到訪。
陳國慈二十歲就考上律師,開始漫長的律師生涯,不過剛開始並非出於自願,從小學鋼琴的她,十七歲在香港完成中學學業後,一心想出國留學,當時她已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入學選可,但父親堅決反對。
「父親認為女孩子在舞台上拋頭露臉不好,希望我從『三師』中擇一,醫師、會計師我都沒興趣,所以只好選了法律。」雖然青春時期曾有過短暫的抗拒,自稱「乖乖牌」的陳國慈,最後還是順了父親的意,放棄以藝術為業,但心中那顆文藝火種,卻不曾止息。
藝文衣缽
兒子學電影、女兒學設計
或許為了彌補自己人生抉擇上的一分遺憾,陳國慈的一雙子女,在雙親的不干涉原則下,全踏進藝文界,「兒子學電影,目前在香港導演杜琪峰的公司工作,負責全球行銷,還有配音。女兒學多媒體設計,畢業後加入衛星電視台,現在人在大陸,做音樂頻道的幕後工作。」談起一雙子女,陳國慈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或許為了彌補自己人生抉擇上的一分遺憾,陳國慈的一雙子女,在雙親的不干涉原則下,全踏進藝文界,「兒子學電影,目前在香港導演杜琪峰的公司工作,負責全球行銷,還有配音。女兒學多媒體設計,畢業後加入衛星電視台,現在人在大陸,做音樂頻道的幕後工作。」談起一雙子女,陳國慈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不過順了子女意,父母就得承擔更多,子女常年在海外工作,陽明山的大宅裡,只住了陳國慈與吳香達夫婦倆。吳香達與陳國慈早年同樣在香港接受教育,吳香達家貧,到台灣就讀國防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榮總服務,兩人也是因看病而成就這段姻緣。一年多前吳香達以副院長職位退休,但仍延續多年來的義診工作,尤其關心婦女的癌症問題。
陳國慈在接任台積電法務長時,雖然獲得吳香達的全力支持,但隨著工作加重,陳國慈每周留宿新竹的夜晚愈來愈多,兼任發言人之後,「為了伺候記者們,每天總得留到晚上八、九點,」陳國慈笑說,當時多虧先生能夠體諒,「這個家只有兩個人,少掉一個,等於少掉半個家。」
「對一份好的工作就是要忠誠、投入。」吳香達以這份信念給予陳國慈最大的支持,這位好丈夫很能以妻子的成就為榮,陳國慈稱他是故事館的頭號義工,吳香達則笑說:「我是這裡的園丁,負責照管花草盆栽。」
兩年多前卸下台積電法務長工作後,陳國慈擁有更多感性時刻,現在她重新學琴、練聲樂,準備有一天要舉辦個人的自彈自唱音樂會。「她彈得很棒,你們要催她趕快辦。」陳國慈的鋼琴老師林慧玲,對這位用功學生的實力頗具信心,倒是自我要求頗高的陳國慈,對這件事始終不願鬆口敲定。
故事館內拾階而上,二樓轉左,典雅而井然有序的小房間,這是陳國慈的個人天地。書架上右側陳列一本本厚重的法律書籍,理性而莊嚴。左方卻擺著員工設計的彩繪瓷盤,還有一塊整修工人失手敲落的壁爐磁磚,被陳國慈細心揀回作為擺飾,感性而自在地棲身於這方天地。
優游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書架主人,卻每每讓人好奇,下一步,她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