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退休後的財產,當成是僅存的一瓶水。有的人深怕未來沒水喝,所以喝得很慢,但沒喝完,人就走了,是不是很可惜?有的人不在乎,喝得很快,但喝完了,人還活著,那就很可憐了。
這時,我們該思考的是,真的只能喝僅存的那瓶水嗎?如果還有水能不斷地加進瓶子裡,不就不必擔心水會喝完了呢?如何增加新的水?當然就是要靠「投資」了。
文/施昇輝
這些新加進來的水,應該是「確定」的,而不該只是「期望」中的。什麼是可以確定的來源呢?例如銀行的定存利息。
不過請你要注意,通貨膨脹率會讓你原本的那瓶水默默、慢慢地蒸發掉,所以從銀行定存利息加進來的水,因為太少了,絕對無法彌補那些逐漸蒸發的水,所以那瓶水其實根本沒有增加。
換句話說,你所投資的各式金融商要確定它的利息收入,至少要能打敗因通貨膨脹而減損的實質購買力。我建議這個利率至少要用超過3%做目標。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股票投資能帶來「確定」的收入,因為在股市賠錢的人約略佔所有投資人的八、九成。
但我要顛覆大家的想法,只要你的觀念改了,在台股中是可以確定獲利,而且是確定可以打敗通貨膨脹率的。
要改的觀念是什麼?就是不要再想「賺價差」了,而是著眼於「領股息」。
只要找到每年股息殖利率(註)超過3%的股票,不就達成了嗎?甚至要在台股中找到股息殖利率超過5%的股票,其實並不困難。
舉例來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兆豐金(2886)就符合這個條件。
它今年一股配息1.7元,而近幾年每股配息大約在1.5元左右,以目前股價在30元附近計算,它的股息殖利率就是5%。
就算它未來每股配息減少到1元,但屆時股價當然也會隨之回檔,因此股息殖利率估計仍會在5%左右,這不就可以看成是一種「確定」的收入嗎?
再舉一例,友達(2409)2018年每股配息1.5元,當時股價在13元附近,換算股息殖利率超過11%,但隔年只配0.5元,明年或許因今年虧損嚴重而無法配息,這就不能當作是「確定」的收入了。
換句話說,如果不能「穩定」配息,就不是合適的投資標的。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它會不會下市?如果會的話,當然就完全不必考慮了。
兆豐金會因為倒閉而下市嗎?任何個股當然都不該排除這種可能,因為如果真有這麼一天,又豈能當作「確定」的收入?雖說如此,但屆時恐怕台灣股市也會消失不見了。
友達會下市嗎?它的機率和兆豐金一樣不大,但股價早就跌破面額10元,而且面板價格競爭激烈,前景並不被投資人看好,我們既然還有很多更好的投資標的可以選擇,又何必非買友達不可?
雖然兩支股票都不太可能會下市,但他們仍有有可能出現突發的利空,讓股價在短期內受到嚴重影響。
這時買進每年都有配息的「指數型基金」(ETF),應該是更好的選擇,其中又以大家最熟悉的「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為代表。
因為就算成分股中任何一支出現突發利空,也會因風險分散而降低它所造成的嚴重性。
綜上所述,能作為「確定」收入的股票,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每年都能「穩定」配息,二是「幾乎不可能」下市。
如果你選股的標準都是想「賺價差」,當然就是一種「期望」的收入。不要妄想你有能力選到未來會上漲的股票,也別奢望「眾人皆賠你獨賺」,那樣太不切實際了。
此外,想賺價差將伴隨心情的焦慮,因為不知何時該買?買了不知會不會漲?然後不知何時該賣?甚至是常常不知該不該停損?然後賣了不知會不會繼續漲?或是一停損就反彈?
第三人生實在不該在投資的焦慮中度過。有「確定」的收入,就不會焦慮,但未來的收入如果都來自「期望」,當然就會遑遑不可終日了。讓投資變得很「無聊」,你的第三人生才會很「有聊」。
註:股息殖利率 = 股息 ÷ 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