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可以是時間、金錢、精力,甚至你的熱情,人只有在某些事物上先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結果,才有足夠的資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如何破除為了選擇而產生的恐懼呢?
第一,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施瓦茨《選擇的悖論》中,他提到了三種人:滿足者、完美主義者和最大化者。最大化者追求最極致的好,並且只接受最極致的好;完美主義者也追求高標準,但並不期望一定達到,如果沒達到,他們並不會像最大化者那樣憂鬱、懊惱、痛苦;而滿足者們,只要「夠好」就行了,哪怕他們知道有更棒的結果存在,也不擔憂。
所以,試著去追求「夠好」而非「最好」,以滿足需求為目標,可以減輕焦慮和壓力。
第二,你要減少選擇
過多類似的選擇,除了令當事人混亂之外,其實很多時候並無實際需要。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著作《OFF 學:愈會玩,工作愈成功》提出,與其多花時間在購物的選擇上,不如花心思尋找屬於自己「標準」的物品。一旦尋獲,日後只需不斷重複購買相同的物品,也就不會有購物的煩惱和時間的浪費。
作者所謂的標準物品,可以是日常用品,包括牙刷、洗髮精等,以及早餐的泡飯材料包,就連隨身物品也可以入列,例如一用就是二十多年的Tumi 牌公事包、既適合出差又可以跑步的健走鞋,和他自己設計的無須打領帶的立領襯衫等。
這點正好與史蒂芬.賈伯斯不謀而合。自從他發現了好友設計師三宅一生的黑色Turtlenecks(外翻高領毛衣)之後,便將之當作「制服」,幾乎出席各個場合都穿這款。根據華特.艾薩克森在《賈伯斯傳》一書中透露,三宅一生應該替賈伯斯訂製了上百件的黑色Turtlenecks。
第三,盡可能透過可靠的資訊來源,過濾並了解每一個選項的資訊,評估它可能帶來的後果。
我們可以嘗試先替選項分門別類,讓自己更有效率地做決定;然後由淺入深地分析。大家不妨先由比較容易做決定的選擇開始,由淺至深慢慢推進,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中途放棄的比例。
第四,轉變思維,不要讓自己陷入非A即B的選擇迴圈裡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在《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一書中提出了「槓鈴策略」︱你不應該只接受中等的選項,而是應該同時選擇兩個極端。例如在投資的時候,一部分錢拿去搏高風險高收益,另一部分找最穩妥的投資,這要比把錢投注在中等風險和收益的管道上還要好。
生活中的選擇也一樣,一方面你可以接受很廉價的東西,另一方面你應該去追求最好的東西。
因為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可以是時間、金錢、精力,甚至你的熱情,人只有在某些事物上先接受一般(甚至糟糕)的結果,才有足夠的資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東西。
第五,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以及把目光收攏到自己身上,減少注意身邊的人正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的關注
有時候我們難以做出選擇,是因為對選擇後的結果充滿過分期待或過於悲觀,事實上,很多選擇並不會使生活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有更多時候,你之所以選擇困難,純粹是因為太關注別人做了什麼、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有人會因為無法做出決定就推遲決定,然而實際上,推遲決定恰恰是最差的決定。
在推遲決定期間,時間悄悄流逝,你卻沒有任何一條路上的累積,白白浪費了時間。
如果你有一些錢不知道花在A還是B上,你先不做決定,沒問題,因為錢還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時間,不知道花在A上還是B上,不行,因為過了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就不是你的了。」
因此,下次舉棋不定時,不妨把要做選擇的那件事看成手中有限的時光,大部分時候,你怎麼選都比不選擇要好。
本文摘自《焦慮也沒關係!:與焦慮和平共存的生活法則》,方舟文化,思小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