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光,善用地方條件、長期注入投資、請明星拍攝深度旅遊影片,吸引人潮。
品質一旦提升,不怕人不來,但台灣常以補貼降價作為手段,並非長遠之道。
有遊客正坐在日本直島地中美術館附近、可以望海的一條戶外條凳上,學旁邊戴巴拿馬帽、著花色塊西裝、花圓點領帶、鮮黃長褲、展報閱讀的紳士塑像,坐鄰他旁,也擺出讀資料姿勢拍照。紳士塑像另側地面,立坐一隻唐草藍花狗前腳前伸,坐姿像極椅上兩紳士。眾多遊客各自閒逸自在,在周遭聊天走動。
以直島為基地,耕耘近二十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覽門票護照季票四千日圓,每屆造訪人次近百萬人次。直島一帶,本來完全說不上是觀光重點;日本另一個原也絕非觀光重點的「內山」雪國新潟一帶,「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到訪人次由二○○○年開始的十幾萬人次,到最近六十萬人次,展覽門票護照收三千五百日圓。
日本人做觀光,有條件的城鄉(京都、吉野山)運用條件,沒條件的地方(直島、越後妻有)就長期投資創造條件。而且無論京城寺廟、鄉野祭典,到處收費,也不怕你不來。與交通部最近又投入三十六億元新台幣,推動「國旅秋冬遊獎勵方案」全島補貼降價,以因應陸客不來,說這樣叫「推廣觀光」不同。相對於日本投資地方價值推觀光,論雙方視野、見識、手段,政策境界,可以說差很遠。
近四年台北市陸客觀光人次,從二○一五年三二一萬人次,到二○一八年一八三萬人次,呈現逐年遞減。北市府觀光傳播局九月初起,推出摩登大稻埕,復刻一九三○年代,邀請民眾走入巷弄,探索舊城故事。融入酒樓風華、藝陣文化、歌謠故事,以及店家職人探訪體驗。這是投資地方增加觀光價值的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