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不菸不酒、排便正常,直腸癌仍上身!善用新型治療,晚期也有生活品質

不菸不酒、排便正常,直腸癌仍上身!善用新型治療,晚期也有生活品質

林芷揚

癌症

達志

2019-02-15 12:00

曾經從事工程行業的林先生,退休後養成每年健檢的習慣,平時不菸不酒,也沒有明顯的排便異常情況,卻在101年初確診為直腸癌第2期。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連續11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5千名,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約每90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相當於每天有16人因腸癌失去生命。

 

上述案例中的林先生,原本經過治療後病情穩定,沒想到105年癌細胞復發且擴散至肝臟,演變為晚期腸癌,接受針劑化療後,卻釀成2度腹部大出血,前後住院將近2個月。

 

後來,林先生與醫師溝通後,改用新型口服化療藥,病痛獲得改善,生活變得比較有尊嚴,平時還可以外出喝咖啡,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表示,由於政府補助糞便潛血檢查的關係,越來越多患者能在早期就揪出腸癌,但統計顯示仍有4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臨床也發現,許多大腸直腸癌患者一聽到「晚期」兩個字後非常焦慮,追著醫師猛問「還能活多久?」、「有沒有藥可用?」、「有機會保持正常的生活嗎?」等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冠德強調,針對晚期癌患者的治療,前線藥物的目標是增加存活率,後線藥物則在於提升生活品質。

 

門診經驗發現,以往晚期腸癌患者在完成前線的針劑化療後,約3成患者有感於副作用太大、不願意身體和精神再受折磨,一聽到後線再打化療就搖頭拒絕。

 

不過,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由醫師綜合評估是否適合接受後線的口服標靶藥物、針劑標靶,或副作用相對較低的新型口服化學藥物治療,幫助癌友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盡可能活得更久。

 

延伸閱讀
有事沒事吃胃散,健胃整腸助消化?恐肺水腫、增高血壓、胃酸過多和胃穿孔!
有事沒事吃胃散,健胃整腸助消化?恐肺水腫、增高血壓、胃酸過多和胃穿孔!

2020-03-06

每次流感都中標?打疫苗不夠 免疫力關鍵在「腸道」
每次流感都中標?打疫苗不夠 免疫力關鍵在「腸道」

2019-01-23

癌症篩檢很重要!提早發現大腸瘜肉,大腸癌不上門
癌症篩檢很重要!提早發現大腸瘜肉,大腸癌不上門

2019-01-22

夏季必吃!飯後多吃這4種水果,不只補血,還能清腸道、改善便秘
夏季必吃!飯後多吃這4種水果,不只補血,還能清腸道、改善便秘

2019-01-18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首位!用這招降44%死亡率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首位!用這招降44%死亡率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