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的範疇深入你我日常生活當中,也掌握著部分台灣經濟動能,當我們火熱談論著工業4.0的同時,其實台灣更需要服務業4.0。
台灣政府跟風「工業四.○」,其實,以台灣私人工業界的敏感度和打拚精神,根本不需要政府來「輔導」,只需要政府出台與時俱進的政策;至於怎麼做最好、怎麼做成本最低,私人企業自然會找出最佳途徑。如果政府積極插手「輔導」,只會事倍功半,甚至成為私企板塊的絆腳石,延時耗日。即使民進黨執政了,還是擺脫不了蔣經國時空下的成功經驗——政府用「看得見的手」去指導、輔導產業格局,往往造成與時脫節的結果,業界深以為苦。
新政府也喜歡「看得見的手」,一方面是因為龐大官僚體系的慣性,另方面也是由於這雙手已綑綁了太多、太豐盛的肉桶利益。不過,這是另一議題,此處不表。
此文想強調的是:不能只顧「工業四.○」,而忽視了「服務業四.○」,而後者對台灣未來經濟的殺傷力,有可能大於前者。
服務業才是真正的包山包海,一切的工業產品,如果五至十年再不嵌入合理、有效率的服務流程,那麼工業製造即使已四.○、甚至五.○了,也都是次等經濟。大道理如第三方支付、服務大數據、流程區塊鏈化,短文談不了,此處僅僅從最基本、最能「見微知著」的卑微小例子來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