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小姐在社群媒體擁有高人氣,經常秀出美照,每次發文都吸引大批網友按讚。不料,某天她卻遭人公布以前和同學出遊的合照,引發網友議論,直說甲小姐很會修圖、本人和網路差異很大,甚至惡搞她的照片加以嘲諷、羞辱。
甲小姐因此承受極大壓力,一打開電腦就會焦慮緊張,手指碰到鍵盤還會發抖,看到螢幕畫面也會出現心悸、心跳加快,胸口像被石頭壓住等感覺,而且怕到不敢出門,最後由朋友陪同前往精神科門診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近一年來因遭受網路霸凌而來精神科、身心科就診的人數有上升趨勢,被霸凌者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
網路霸凌通常是突然發生,而且網路具有容易複製、快速傳播的特性,遭到霸凌的強度往往是實體霸凌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因此被霸凌者容易發生「急性壓力反應」。
這些壓力反應包含:恐懼、無助、焦慮、睡眠困難、易怒、專注力不良、過份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等,如果症狀經過幾週仍未改善,建議被霸凌者前往精神科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陳大申醫師提醒,若被霸凌者出現失眠、早醒、食慾變差、體重降低、頭痛、胸悶、慢性疼痛、消化系統不適、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對未來悲觀等,可能都是罹患憂鬱症的警訊。
此時,適度使用抗憂鬱藥物、抗焦慮劑,加上心理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都可有效減輕被霸凌者所受到的衝擊。
陳大申醫師也呼籲,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負責,不應變成「鍵盤殺人」幫兇。對於被霸凌的朋友也應多多鼓勵、協助就醫,以免情況嚴重導致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