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號稱十年要將農藥使用量減半,但在管制措施的落實面,廟堂與江湖間卻存在著極大差異,販賣證明虛報、產銷模式無法順應安全採收期、市售通路抽檢潛規則⋯⋯在在影響農藥管理的準確度。
歐洲蔓延至台灣的雞蛋驗出芬普尼事件引發各界恐慌,農委會因此宣示十年內要將化學農藥用量滅半,並推廣精準用藥來確保食安與環境安全。只是政策有其美意,但許多變數是農委會無法掌控的……。
-
雞蛋驗出芬普尼事件:2017年8月,防檢局陸續驗出雞蛋含有農藥殺蟲劑中的芬普尼成分,後續回收下架150萬顆蛋, 並公告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避免汙染。
洪先生的梨園這幾年苦於「梨赤星病」頻繁發作,一年得多噴好幾次農藥。「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政府推動觀光農場。但這附近觀光農場裡的景觀植物,動不動就種龍柏!」語畢,他使勁將手中茶杯重重放落桌上。
龍柏是梨赤星病的中間寄主,菌種得先寄生在龍柏上,待長出孢子後,孢子隨風飄到梨樹上,就會讓梨樹染病。要能防治,除非梨樹周遭三公里皆無龍柏,否則只能多噴藥。
梨樹周邊種龍柏 迫使農民噴藥量激增
「景觀植物有一五○多種,什麼不選,偏偏選龍柏!我們這邊都種梨樹,你政府連一個行政命令要求景觀植物不要選龍柏都做不到。原本一年噴兩次藥,現在得多噴好幾次。還跟我說十年化學農藥要減少使用量咧!」洪先生愈說愈激動,旁邊幾個同樣種梨的農友紛紛點頭贊同。
根據農委會統計,二○一四到一六年,平均每公頃農地農藥用量為十二.七公斤,高於日本、南韓。如今,農委會喊出十年後減半,但廟堂與江湖間的落差如此之大,政策目標看在農友眼中,不過是笑話一場。
個中原因在於現行農藥的銷售管制到殘留檢驗,都存在不少漏洞。
甚至因為缺乏植物病蟲害的知識,而鬧出梨園旁邊種滿龍柏,迫使農友必須大量使用農藥的荒唐。因此,即使農委會拋出政策理想,農友卻冷眼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