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來臨 ——台企正面臨陸企「高本益比」挑戰

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來臨 ——台企正面臨陸企「高本益比」挑戰

2018-05-03 15:56

中國A股走向開放,吸引全球資金進駐及企業掛牌,其「高本益比」更是台灣望塵莫及,面對大陸企業強勢競爭,台灣企業如何抵抗制衡,為目前國內應謹慎思考之問題。

今年三月三十日中國國務院公布市值超過三○○億美元企業可申請CDR(中國存託憑證),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BATJ)等都可望藉此掛牌上市,更有超過三十家的獨角獸企業(市值大於十億美元),如小米、螞蟻金服、滴滴出行等,粗略估算超過一八○○億美元的募資需求,開啟大陸資本市場新時代。

 

股市是國家經濟的領先指標,中國股市總市值約八兆美元,占GDP僅六五%,相較於美國的一三八%及台灣的一八五%,都有明顯落差,以中國二○一七年十二.三兆美元GDP,成長率六.九%的經濟能量而言,股市大幅偏低主係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足所致,習近平想要再提振中國經濟,勢必得再做更多開放。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邱政緯、黃奕穎、張中宜共同撰述,最後由我修訂完成。從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帶出台灣企業的機會與隱憂,望讀者能獲得更多元的觀察思考內容。

 

回看中國開放資本市場歷史,追溯到二○○一年加入WTO時,當時陸續實施開放外資,規定境外法人投入A股資金限額為九○○億美元(QFII)、透過中資券商投入A股額度則為五八○○億人民幣(RQFII,九二○億美元)。

 

二○一四年相繼開放的「滬港通」及「深港通」,則是不再限制額度,僅有每日交易限額,讓境外投資人持有陸股自二○一四年底的五五○○億人民幣(約八七○億美元)至今成長一倍至一.一兆人民幣(約一七五○億美元)。

 

ZenBo

聯發科子公司匯頂2016年於上海A股掛牌,連飆20根漲停。圖為匯頂科技展館的華碩機器人ZenBo。(攝影/吳東岳)

 

而今年四月八日至十一日在海南省舉行的「博鰲論壇」中,習近平再對金融業開放做出了重大聲明:去年底宣布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持股比重限制之措施必定會確實執行,以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為中國市場開放的另一個重要宣示。

另一個全球關注焦點,亦被視為中國股市開放的重要里程碑──A股於今年六月一日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中,這是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循序漸進開放所收到的成效。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係美國摩根史丹利投行旗下專門編撰指數之公司,全球追蹤其指數之主被動資金超過十.五兆美元(其中二.八兆美元追蹤全球市場、一.五兆美元追蹤新興市場、○.二兆美元專門追蹤亞洲市場),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具指標意義之股票指數,A股終被納入象徵意義非凡。

 

A股初步將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僅為○.七三%,但未來最終目標一六.九%將會超越目前最大權重韓國的一五.一%成為亞洲第一市場,預期最終引進資金量超過二五○○億美元,對比目前上證加深證日均成交量六五○億美元,國際資金將成重要助力。

 

觀察過往各國股市納入MSCI成分股後之表現,以新興亞洲國家來看,一年後股市平均漲幅為二四%,中國目前為僅次於美國之第二大經濟體,在成功納入世界主要股價指數成分股後,吸引資金能力將更勝以往新興國家。

 

然而,上證A股去年初至今僅漲○.八四%,深圳A股更是下跌八.三九%,A股漲幅遠不及全球股市(ACWI指數平均漲幅為二○.一九%),甚至是新興市場(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的三○.九三%,總計二○一七 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增加了十二.四兆美元。再以幾個重要國家漲幅觀察,美國S&P 500、日經二二五指數去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一七.六八%、一六.五五%,連韓國KOSPI及台灣加權指數也都分別漲了二一.六二%及一四.三三%,A股基期相對低,受到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加上納入MSCI後,相信A股將不再寂寞。

 

拉回台灣,眼見大陸市場持續改革開放,台灣企業如何面對大陸企業「高本益比」競爭優勢?

 

A股對於科技公司的高本益比持續吸引相關企業紛沓至A股掛牌,據統計,大陸「技術硬體與設備」、「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軟體與服務」三大類股過去三年平均本益比分別達五十七倍、六十六倍與九十一倍,而以科技股、中小企業為主之深圳證交所平均本益比是四十一.八倍,我們難以想像。本益比是掛牌公司最強的利器,高本益比內容就是代表企業競爭力,對比台灣市場平均十六.五倍本益比,顯見台灣企業未來競爭之弱勢,優質台灣公司必須走出新路。

 

二○一六年聯發科子公司匯頂於上海A股掛牌,連飆二十根漲停;無塵室設備廠亞翔同年將子公司亞翔集成分拆A股上市,不到三個月,子公司市值竟是台灣母公司四倍。眼下,鴻海旗下PCB軟板廠臻鼎-KY,也已遞件申請子公司鵬鼎於深圳證交所上市,最快二○一九年就能掛牌。大陸PCB產業平均三十至五十倍本益比,對比台灣PCB掛牌公司平均十倍本益比,募資能力懸殊,企業蓄積能量高下立判。

 

當中國A股持續走向開放,將吸引全球資金進駐及企業掛牌,資金代表企業經營能量,中國企業挾高本益比之優越的資金能量,在企業征戰路途上,擁有更多因應環境變遷及低價殺戮的能力,台灣公司在面對陸廠競爭對手以高本益比掛牌的同時,應謹慎思考是否能以中國資本市場資源抵抗紅色供應鏈,這或許是台灣面對對岸龐大紅色帝國崛起的重要保命符。

延伸閱讀
大谷翔平啟蒙企業進化視野 ——兼論連接器廠嘉澤的經營視野
大谷翔平啟蒙企業進化視野 ——兼論連接器廠嘉澤的經營視野

2018-04-26

「中國矽谷」沛然成形 ——獨角獸企業一枝獨秀
「中國矽谷」沛然成形 ——獨角獸企業一枝獨秀

2018-04-19

給「典型經營者」的建議 ——學習「非典型經營者」成功法則
給「典型經營者」的建議 ——學習「非典型經營者」成功法則

2018-04-12

美中貿易戰細思
美中貿易戰細思

2018-04-03

百年精品經營模式「蛻變」的反思 ——給製造業企業家的新思惟
百年精品經營模式「蛻變」的反思 ——給製造業企業家的新思惟

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