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將加快,總人口數也將減少,國發會銜行政院院長賴清德之令,正在研擬台灣的「地方創生」總戰略。四月十九日,國發會宣布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成立跨部會的「政院級會報」,宣示台灣的「地方創生」動起來了,在國發會統籌下,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認為,明年,將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
地方創生說來容易做來難,面對台灣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襲,賴清德想透過地方創生帶動地方生機,企圖心不小,卻是一場長期戰爭,如何能夠翻轉成功,本刊訪問產、官、學、研各路意見,綜合整理出三大關鍵。
訪問陳美伶的這一天,她戴著「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胸針出現,開宗明義就點出「要把部會間各計畫的主軸調到一致」,說的正是各部會之間的資源整合問題。
關鍵一: 整合中央各部會計畫 明確主軸、不浪費資源
盤點目前各部會正在執行的計畫,與「地方創生」概念相關的,至少就有十四個,總預算超過一千億元。而各部會的計畫有各自的目標和KPI(關鍵績效指標),不同部會間的部分計畫,彼此還存有競爭關係,若無法有整體規畫、有效整合,將是政府資源的浪費。
「中央各部會間所執行之計畫型補助資源,經統計每年達五百餘億元,雖各有不同之計畫願景目標,但卻缺乏鄉(鎮、市)發展之總體目標,加上地方競相爭取中央補助資源,致投資分散,難以呈現整體效益。」二○一四年,為了減緩鄉村人口外流,內政部推動「均衡城鄉發展推動方案」時,就白紙黑字指出現狀。
當時內政部也想整合各部會資源,但過程發現相當不容易,「光是各部會要一起開會,要喬長官時間就要喬半天。」內部人士坦言。
要怎麼整合中央政府資源,國發會已有初步想法,陳美伶說,「地方創生」的核心是發展產業和引導人口回流。國發會會先和各部會報告地方創生架構,讓各部會相關計畫能抓緊上位內容,聚焦方向,「明確主軸後,才不會浪費資源。」
以執行力見長的陳美伶很清楚「光政府出力沒有用,要產、官、學、研、社(社區)一起合作。」,只有從地方出發,才能了解地方的真實狀況與需求,上位概念的目標明確後,要由下往上發動,再由地方政府來微調與進行橫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