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失智症就會出現「被偷妄想」症狀?醫師:這是貼上「有病」標籤

失智症就會出現「被偷妄想」症狀?醫師:這是貼上「有病」標籤

「被偷妄想」被認為是失智症的精神障礙症狀之一,許多失智長者就是因為開始出現這種妄想症狀,而被送入安養中心。然而身為家醫科、安寧療護的醫師許禮安,卻認為這完全是錯誤貼上「有病」的標籤,為什麼呢?

我演講失智症已經大約十年,知道大眾對失智症有許多誤解,可是連某些專家可能在思考上都有點問題,例如「被偷妄想」。我覺得這是把失智症病人貼上不公平的標籤。

 

先看以下這段引文(《五感防失智》160頁。浦上克哉/著,康健雜誌2016年8月第一版):一旦找不到就驚呼「東西被偷了!」時,會帶給周圍相處的人很大的困擾。「被偷妄想」是失智症的精神障礙症狀之一,許多失智長者就是因為開始出現這種妄想症狀,而被送入安養中心。被偷妄想的症狀中,最常被當成犯人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主要照顧者。

 

我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貼上「有病」的標籤。

 

美國曾經有個真實例證:心理學專家派幾位研究生假裝有幻聽去看精神科門診,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當時稱為「精神分裂」)」收住精神病院。研究生住院後當然要寫紀錄,但是,護理師同時也在寫護理紀錄。於是,這幾位假病人的病歷被記載著:有異常的「觀察行為」和「書寫行為」!

 

基本定理是這樣:當你認為他是賊,就會是一臉看起來賊頭賊腦的樣子;當你認為他有病,連正常的動作都會變成病態行為!

 

失智症病人其實就是:把錢包財物到處藏,然後因自己失智而想不起來藏在何處,當然就會找不到。

 

正常人找不到東西(特別是錢財)的第一個反應,當然就是驚呼「東西被偷了!」他是因為失智而認知出問題,但是「被偷」的認知,對病人而言是絕對真實,而且合乎邏輯的,絕對不是「妄想」。

 

總不能有天你因為找不到私房錢而驚呼「被偷」,就被貼上「妄想」和「失智症」的標籤吧!

 

我以前在某慈善醫院上班時,有位行政同仁放在大行政辦公室桌子抽屜的錢不見了,他很緊張卻又非常失望,想不到慈善醫院竟然有壞人會偷錢。我告訴他:「財物不妥善收好,那是你誘人犯罪。」幸好他沒有也不敢聲張,加上辦公室沒裝監視器,否則說不定他會被說有「被偷妄想」吧!

 

接著請看以下這段引文,講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五感防失智》21頁。浦上克哉/著,康健雜誌2016年8月第一版):此類比較特殊,常出現幻覺,例如「房間裡面有不認識的小孩子」、「外面有漆黑的動物,所以不敢出門」等,雖然是現實中不存在的物體,病患卻彷彿真實看到。

 

他們常將自己感知到的事物認知為現實,不聽旁人解釋而堅持己見,造成照護上的困難。

 

這段文章直接讓我聯想到「寶可夢」現象!明明就是「現實中不存在的物體」,結果「寶可夢」迷們可能會說:「馬路上有好多寶物可抓,大家一起到馬路上去」、「公園裡有特殊的超級寶物在半夜出現,所以我半夜一定要出門」等。

 

假如我去告訴這些「寶可夢」迷們:「雖然是現實中不存在的物體,病患卻彷彿真實看到。」你覺得他們會聽我解釋嗎?因此,他們就是「常將自己感知到的事物認知為現實,不聽旁人解釋而堅持己見,造成照護上的困難。」
我很想請問:到底是誰有病啊?

 

古書《禮記》說:「里有殯,不巷歌。」原意是:「鄉里有人出殯,所以不在巷子裡面唱歌,以示哀戚之意。」

 

我當年開玩笑用諧音的:「你有病,不巷歌。」意思變成是:「因為你有病,所以我不敢在巷子裡唱歌,怕被你當成我也有病。」

 

如果你了解失智症的成因,知道「他不是故意要忘記的」,那麼他所有出現的症狀很可能都是合情合理,甚至是理所當然而且順理成章的行為模式,根本就不是什麼「妄想」。

 

可是當你貼上「妄想」的標籤,他就同時變成「精神病」的病人了。

 

(本文為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許禮安 醫師授權,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失智症患者打人怎麼辦?醫:不要爭辯、轉移注意力
失智症患者打人怎麼辦?醫:不要爭辯、轉移注意力

2018-03-19

失智患者睡不著?傍晚就躁動不安?醫師說這樣改善
失智患者睡不著?傍晚就躁動不安?醫師說這樣改善

2018-03-19

有照服員接失智爸爸回家、陪他聊天,我很放心!
有照服員接失智爸爸回家、陪他聊天,我很放心!

2018-03-16

只是老了記性不好?善用篩檢量表揪早期失智
只是老了記性不好?善用篩檢量表揪早期失智

2018-03-05

老人缺牙健康陷危機 失智風險倍增
老人缺牙健康陷危機 失智風險倍增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