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限塑政策再往前邁進一步!繼 2018 年元旦限塑新制上路後,許多餐飲店家不得提供塑膠袋,環保署日前又公布了三階段「減量塑膠製品」進程,預計 2030 年全面禁用購物提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一次用飲料杯。
此外,從 2019 年起,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及星巴克等連鎖大型餐飲業,均禁止提供顧客一次性的塑膠飲料吸管,環保署長李應元說,這次「全面禁塑政策」也將是亞洲創舉,更是前所未有、以國為單位禁止使用吸管的世界首例,從源頭管理,減少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李應元指出,環保署採取三階段塑膠管制,使用購物塑膠袋方面,除了現行限塑共 14 大類業者之外,2020 年擴大為所有開立發票的店家,包括吸管、外帶杯、免洗餐具等項目,通通不得在內用時提供;第二階段為 2025 年含購物塑膠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外帶杯等,全部業者不得免費提供,需付費購買達到以價制量;第三階段 2030 年時,將會全面禁止使用。
李應元進一步解釋,自 2020 年起將擴大至開立發票的商店禁止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購物用提袋,2025 年則是全面限用,並研議提高塑膠袋價錢,以價制量,2030 年全面禁用。
至於一次用外帶塑膠杯,則在 2020 年先強化一次用外帶飲料杯的自備優惠措施,2025 年全面限用,使用者若需要,就必須付費取得,2030 年則全面禁用。
在塑膠吸管部分時程更快一點,2019 年推動一定規模餐飲業,例如,擬對連鎖速食店等內用飲品禁止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2020 年所有餐飲業內用則都不可提供,2025 年全面限用一次用吸管,民眾需要吸管必須自費,到 2030 年則全面禁用,商家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對此,台灣麥當勞回應,該公司將配合相關規範辦理,目前餐廳所用沙拉碗、聖代杯及透明飲料杯,都已換成生物可完全分解的PLA材質容器。
台灣肯德基表示,將配合政府法規,並依循環保署時程於期限前完成;摩斯漢堡指出,公司將配合相關法令,相關配套措施仍在評估當中。
(本文獲「健康傳媒」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