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早在西元前 1500 年左右就已經是中南美洲飲食的一部份,更被阿茲提克人視為「眾神的食物」。 16 世紀西班牙人進入中南美洲後,將可可豆大批帶回歐洲,歐洲的王公貴族就此開始接觸巧克力。
文/黃齡誼
經過 19 世紀一連串的製作技術改善,巧克力更得以進入一般民眾的生活。而台灣人又是在什麼時候接觸到巧克力的呢?《食力》帶你走入時光隧道,回顧台灣巧克力市場發展歷程,更深入瞭解目前市場概況。
巧克力傳入台灣的時間並無明確記載,但在 20 世紀初,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便已有關於可可的記錄,當時台灣總督府曾在台東試種可可,大武山也成為台灣本島熱帶產業的中心;直至今日,大武山仍是台灣最適合栽培可可樹的地點。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嚴格管制巧克力及可可原料進口,巧克力屬於高價的奢侈品,並非一般民眾可以常吃的零食。
直到 1970 年,台灣政府全面開放巧克力及可可進口,宏亞、安樂園、可口、哈斯、滋露等國內食品公司開始推出巧克力產品,並逐漸以物美價廉的國產品取代了高價舶來品,也使巧克力普及到台灣民眾的生活中。
1980 年代,國外巧克力大廠也開始爭相進入台灣市場,開啟了台灣巧克力市場的戰國時代。1986 年,台灣的巧克力市場規模約為 9 億元,其中,國產與進口的比例約為 7 : 3 ;而在國產產品中,又以七七乳加巧克力位居第一,其次為義美、甘百世、滋露等廠商。
1987 年,金莎巧克力在台上市,以其高級的品牌形象搶佔台灣市場。隨著台灣經濟發展、關稅調整等環境因素及進口商策略改變,1991年進口產品已經搶下台灣巧克力市場 7 成的銷售量。
此外,1990 年代,手工巧克力也開始進駐百貨公司專櫃,到了 2000 年代,精品巧克力開始大行其道,巧克力逐漸成為大人們也喜愛的高級美食,不再只是小孩的零嘴。
不過,雖然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由於消費者愈來愈注重健康,近年來巧克力的市場發展也受到阻礙,僅有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表現仍然亮眼。
歐睿國際市調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分析,未來將有愈來愈多廠商切入高級巧克力市場,提升品質與口味,並用獨特的體驗來吸引消費者。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台灣自 1970 年代開始消費可可製品,每人每年的消費量於 1980 至 1990 年代有了十分顯著的成長,之後仍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 2010 年以來略有下跌。
直至今日,台灣的巧克力市場規模將近有 60 億元,國產量與進口量的比例約為 2 : 8 。
根據歐睿國際市調公司調查,2016 年台灣巧克力市場的市佔率,以來自義大利的巧克力製造商費列羅(Ferrero)居冠,旗下包含金莎、健達等知名品牌的費列羅,市佔率高達 34 %;其次為市佔率 20 %的美國瑪氏(Mars),擁有M&M’s、士力架等品牌;而以七七乳加、新貴派等產品為台灣人所熟知的本土廠商宏亞,則以 17 %位居第三。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 2015 年所做的調查也顯示,在市面上眾多巧克力品牌中,以金莎最受台灣民眾喜愛,國產品牌七七乳加則位居第二。
宏亞食品總經理張云綺認為,品牌形象的經營是國外廠商的主要優勢,也是本土廠商有待努力的地方;但能針對台灣消費者的口味推出專屬產品、讓消費者享用到更新鮮的巧克力,同時又可省去運輸成本及時間的本土廠商,也有自己的優勢,「其實進行消費者盲測的時候,拿國外巧克力跟我們比,(消費者)也會選擇我們,可是加了包裝後(消費者)就還是會選擇國外的巧克力。」
由此看來,本土廠商要扭轉目前國外大廠稱霸的局勢仍非一蹴可幾。但對消費者來說,若是本土廠商能推出更多樣化的產品,滿足國人挑剔的味蕾,當然也是好事一樁、吃了再說!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宏亞巧克力共和國:巧克力知識區展場資料
曾盈甄著。《臺灣的巧克力消費文化之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行銷管理碩士班論文。2010年。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Chocolate Confectionery in Taiwan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