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義大利北部某小鎮,時值陽光燦爛的夏季,這裡充沛著勃勃生機,17歲的少年艾里歐是個天才,因著父母親都是教授的家世背景,讓艾里歐從小就博覽群書,見識過人。每年暑假,會跟父母到這氣候怡人的小鎮渡假。
(劇照引用自網路,本片上映日期為2018/1/12)
這天,來了一個猶太裔美國籍的訪問學者奧利佛,奧利佛是個金髮的帥哥,正處於雄性魅力噴發的24歲,他體格健美,加上美國式的率性不羈性格,讓整個小鎮的年輕女孩們的賀爾蒙都甦醒了過來。
艾里歐良好的家教背景,讓他對奧利佛隨性甚至略顯魯莽、草率的言行舉止頗有意見,彷彿看到一個未馴化完全的原始人般,但這樣的男性魅力,又時不時引起艾里歐的好奇與欲望。
兩人總是能夠起聊著古典音樂、文學、歷史、哲學等各種命題,雖然各執己見,而且艾里歐似乎總會跟奧利佛唱反調,但這種唇槍舌劍的往返中,似乎又有某種莫名的曖昧在流動著。
17歲的艾里歐,一如身處的夏天那般燥熱,正經歷著情竇初開的性探索期,他與巴黎女孩瑪奇雅展開一場曖昧的愛情邂逅,兩人像男女朋友那樣約會、交往,嘗試性愛,但這一切似乎都無法真正平息艾里歐的內在欲望……
一次,艾里歐和奧利佛再次獨處的下午,終於烈火熾燃了乾材,陷入熊熊的欲望中。
兩人想要隱藏,卻又無法壓抑的各種行為與情緒,早看在艾里歐雙親的眼中,父親甚至推了艾里歐與奧利佛一把,讓兩人的情感升溫。
可惜兩人僅有六週的短促韶光能夠相伴,六週後,奧利佛回到了現實世界去,而艾里歐也結束暑假,完成了他的「成年禮」。
本片改編自2007年安德列・艾席蒙撰寫的第一本同名長篇小說,電影一如小說那樣唯美而耽溺,根據艾席蒙的說法,那是一個他本該享受的義大利托斯卡尼陽光假期的遺憾彌補,因著沒能成行的想望,便馳想著那個溫馴陽光下會發生的各種欲望熟化的過程,最後成就了這部著作。
小說在尚未出版前,就已經被製片買下了電翻拍版權,並且商請《墨利斯的情人》導演詹姆士・艾佛利改編併執導。而本片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原本在劇組的角色只是「場景顧問」。因為他是義大利人,所以被聘請來改寫劇本,好讓故事更貼合「義大利北部小鎮」的設置,於是格達戈尼諾開始跟艾佛利一起改寫這個劇本,改編完成的劇本,還被原作者艾席蒙盛讚:「竟然比我的小說還要出色!」原定是格達戈尼諾跟艾佛利要聯合執導本片,最後艾佛利主動選擇退出,因為他覺得兩個導演在現場將是一個怪誕的景象,尤其如果出現爭執的時候,怕場面會太尷尬。
隨後格達戈尼諾將艾佛利劇本中許多正面全裸的男性軀體描述以及性愛場景給拿掉了,格達戈尼諾不認為欲望一定得透過裸露來展現,欲望的形式與曖昧的情愫將在各種更隱晦的流動中被突顯出來。
本片也是格達戈尼諾執導的「欲望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或者說兩部,因為還有下集),「欲望三部曲」的前兩部分別是2009的《我愛故我在》以及2015《池畔謎情》。(因為我沒看過這兩部片,所以無法討論)
艾里歐自己的背景設定 ―― 旅居歐洲各國的猶太裔,父母分別來自法國和美國,卻受著歐洲知識份子禮教的成長背景幾乎雷同,彷彿就是艾席蒙的自傳體小說,加上書中對同性情慾的描寫如此深刻而優美,也讓多數讀者多會好奇艾席蒙的性向。不過艾席蒙在寫作時,已經是個有妻子、兒子的丈夫與父親,其中一個兒子讀完了小說後的反應還是:「噢!天呀,我想我再也不想吃水蜜桃了!」(看過電影或讀過小說的讀者應該能了解這個梗)
本片大概是2017年最受注目的同志電影了,從開拍伊始便不斷受到同志族群的引頸注目,隨後成品也在許多影展傳出好口碑。
但電影與小說不同的是,小說時間跨度更大,橫跨二十年,是以艾里歐的第一人稱視角,去回顧二十年前與自己共渡一個暑假的年輕學者奧利佛的回憶,以及相隔十五年後,艾里歐去拜訪已婚的奧利佛的往事,格達戈尼諾形容這是一本「普魯斯特式」的小說,類似《追憶似水流年》那樣的意識流回憶錄。
而電影則去掉了成年的後半部,只先展現了那個唯美浪漫的六周夏日時光。
其實初看本片時,因為完全不知道原著的相關背景,所以我是無法進入情境的,因為這與我認知的那個年代氛圍完全不同,首先是1980年代,同志的氛圍仍是壓抑、保守的,更遑論發生的地點還是在歐洲相對來說對同志較為保守的義大利(因為天主教教廷就在義大利境內,所以天主教的保守勢力讓義大利相對於其他歐陸國家而言,在同志文化的面向裡,是趨於保守的),所以我是一直無法入戲的。另外就是猶太裔的設定是另一個讓我有違和感的背景,畢竟猶太裔的文化守舊特性,也是世界著名的族群標誌,所以這些點都無法說服我順利進入這個故事。三者,我更不了解的是,為何要在2017年去重述一個1980年代的唯美同志愛情呢?
直到看完電影,看了相關資料,才知道原來是改編故事,於是才比較能融入電影的那份唯美與耽溺。
當然,電影很美,美的像首詩,加上與當時環境完全地不相符的設定,更他夢幻逸美了起來!
但除卻唯美的外衣,另一個吸引我的則是片中的文學與文化底蘊,因著艾里歐雙親背景的設定,讓片中出現各種哲思與學術理論,是我個人偏好的文本類型。
然後片尾父親告訴艾里歐的那段話,我猜也是許多同志這一生都冀望能從自己父親口中說出來的話吧!?(相對於母親的角色,父親象徵的父權社會,是男同志群體更難以融入、契合的本體,因此多數男同志多與母親關係較好,也較可能聽到母親鼓勵的話,而與父親的關係則始終處於一種莫名的隔礙中),因此能夠得到父親的理解與包容,是許多男同志這一生都在企求卻無法得到的真實處境。(大概除了少數如同傅柯強調「不想被收編進主流架構」的主張外,多數男同志多少還是希望能為主流社會所接納、含容吧,能被父權社會接受,多少也與同志的自我價值認同和自身和解的議題相關。)
可惜這樣的想望在21世紀的台灣,可能還是一種遙遠的期望吧?!
然後,為何要在21世紀述說一個上個世紀80年代唯美的同志愛情故事呢?我想作者自身的身份(非男同志)多少可能將這個文本帶到了另一個逸脫於同志平權與同志真實處境的框架,直接將男同志的愛戀合理化、平常化到「就只是一段純粹的愛情,發生於兩個互相吸引的人之間」,更還原了愛情的本質吧,所以如此眈美、絢爛。也許正這是同志想望卻缺少的單純、美好愛戀吧!而誰又說同志不能有這種戀情呢?(時至今日的泰國,不正大量複製此類廣為接受的Boy’s Love嘛?)
最後,本片片名饒富趣味,《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最初一直在思考著這句毫無邏輯的話語,直到影片最後,突然懂了!真是真正愛戀過的戀人才能體味的私密絮語,因為一直叫著彼此對方的名字,所以當別人每次呼喊著自己的名字時,就會聯想到那個同樣以自己名字為鏈結的生命個體與記憶,他將伴隨著「我的名字,成為我生命再也無法割除的記憶呀!」(就某方面而言,情人其實也挺殘忍的,不過短短六周的時間,卻妄想佔據對方生命永恆的印刻,但不也正是我們享受的愛情的一種迷思嘛?―― 專屬、佔有與獨占;如此暴力性的存在,而我們卻視之為一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