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張忠謀證實 1989年時三星李健熙曾延攬他

張忠謀證實 1989年時三星李健熙曾延攬他

2017-11-04 15:10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 (4) 日指出,三星會長李健熙曾在 1989 年來台灣時與他見過面,並打算延攬他到三星上班。

張忠謀表示,李健熙 1989 年時曾來台灣視察三星業務,當時機緣巧合一起碰面共進早餐,李健熙在聊天言談中,表達有意願延攬他去三星上班;張忠謀說,李健熙的目的,是希望他可以不要成立台積電。

 

張忠謀強調,李健熙當時並不了解,台積電才剛成立 2-3 年,他不可能就此放棄台積電而去三星上班。

 

張忠謀指出,李健熙當時跟他說,半導體產業要做得好,需要很多人才與資金,這些概念其實他自己都知道,且他當時已在德儀工作數 10 年,對半導體已望盡天涯路,只不過受李健熙之邀,他還是去三星工廠參觀,也確實親眼看到三星廠區規模之大。

 

再進一步分析,受害者接觸詐騙的管道,超過六成是透過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等;近五五%是透過LINE、Telegram等通訊軟體接收詐騙訊息。且整體有四三%是因為遭社群或通訊軟體來往對象封鎖、踢出群組,才發現自己遭詐騙,由受害者端主動發現的比率僅占一成多。

 

發現二:每四名受害者當中,就有一名不只被詐騙過一次,更有民眾曾反覆受騙三到四次,某種程度可反映台灣詐騙件數居高不下的原因。

 

依據受害者自述,會再次上當多數是「急於追回財損」。像小李遭到投資詐騙後,透過網友聯繫駭客,以為可討回款項,沒想到再度陷入假駭客、假律師設下的騙局;此外也有積蓄被詐光的民眾,急著想透過高薪工作填補財務缺口,又落入求職詐騙的圈套。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分析,受害者遭到詐騙後,多是處於羞恥、自責和挫敗的情緒中,迫切希望恢復自信或彌補損失,這時又會陷入「有所求」的心理狀態。而受騙後的焦慮與創傷,也容易導致情緒主導決策,當面臨新的詐騙情境,不小心就會再次陷入。

 

發現三:受害者交付款項給詐騙集團,有超過六成是透過虛擬貨幣交易;至於網路及行動銀行、ATM等非接觸式的轉帳,也有逾四成。近年金融機構強化臨櫃匯款KYC(客戶風險屬性評估)流程後,檢警觀察,現金面交的詐騙方式逐漸回流,調查中確實有三成受害者以現金付款,為銀行臨櫃匯款的兩倍之多。

 

這般樣態分布,也對應到目前檢警偵查詐騙案件的困境。

 

多名透過虛擬貨幣交付款項的受害者都反映,執法單位對於這塊領域專業知識不足,沒有偵辦經驗,基層警局也缺乏追查幣流的技術與工具,偵查時間往往拉得很長,最後回覆多是「查不到」,一旦詐騙金流被轉為虛擬貨幣,檢警幾乎束手無策。

 

也因此,當問及「政府應該更加強哪些作為」,對比再提高詐騙相關罰則,超過九成的受害者更期待的是加快追查和攔阻金流效率,減少財損。

 

近年金融機構強化臨櫃匯款KYC(客戶風險屬性評估)流程後,以現金面交的詐騙方 式逐漸回流。逾8成受害者贊成銀行多設一道示警關卡。

近年金融機構強化臨櫃匯款KYC(客戶風險屬性評估)流程後,以現金面交的詐騙方式逐漸回流。逾8成受害者贊成銀行多設一道示警關卡。(攝影/陳睿緯)

 

民眾遭詐資產類型更多元

逾四成財損類型達三種以上   

 

發現四:近幾年投資詐騙成為主流,使得民眾平均財損金額跟著攀高。調查中,有八成受害者損失超過百萬元,更有二八.八%財損逾五百萬元;但當中卻有半數受害者,個人年收入不到五十萬元。

 

這些受害者多是額外借貸投資,或拿家人房產抵押,不只現有資產被詐光,還背負龐大債務。這次調查災情最重的一位苦主,年收入不到三十萬元,財損卻高達三千萬元。

 

進一步拆解財損資產涉及類型,發現對比傳統多是單筆小額匯款詐騙,現在民眾遭詐取的資產更為多元。調查中,有逾四成受害者的財損類型達三種以上,不只現金和活期存款,民眾還可能進一步解除保單及定存、賣股票及基金,甚至抵押房地產借貸。

 

「詐騙集團就是要把我們榨乾!」一名捲入房產詐騙、財損超過三千萬元的受害者,認同未來民眾解除定存、匯出大筆款項或處分房地產時,應建立一套可讓第三人把關的機制,達到相互提醒的作用。

 

逾8成盼銀行設關卡示警 不動產異動通知卻顯遲疑

 

起疑卻傾向自行查核

僅三成曾撥一六五或上警局詢問   

 

發現五:十七%受害者從未核實詐團傳遞的訊息,雖有八二%受害者曾透過各種方式查核,且多數曾在受騙過程起過疑心,卻仍被詐團高超騙術說服。

 

確實,當民眾陷入詐團的話術中,若缺乏外部協助,多半難以自行跳脫當下的詐騙情境。

 

不過,細究受害者的查核方式,較多是選擇「上網查詢類似情節是否為詐騙」,占四八%,另外自行查詢公司營業執照、反撥電話查詢等,分別占一成;直接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或到警察局詢問者,加總約三成。凸顯民眾遇到疑似詐騙訊息,選擇向外求助詢問的比率偏低,多傾向自己查核。

 

一名身陷假檢警詐騙的受害者不諱言,事發當下曾有過懷疑,但詐團不斷出言恐嚇,阻止他洩漏相關訊息給第三人,讓他無法求援,只能繼續配合對方,「如果當時我有多問一個人,能有人從旁點醒我,也許不至於走到這步。」他回顧整起詐騙過程,做出這番結論。

 

受害人逾63% 年收入低於50萬

 

65%認生活受劇烈影響

曾經受害更贊成銀行多設一道防線   

 

多數人落入騙局前,不曾想過自己有天會受害。除了持續強化大眾的識詐能力,其實民眾也應主動出擊,藉由各項預警機制為自己設下防線。

 

這項調查中,針對是否贊成未來解除定存單,或匯出大筆款項前,可預先註記、授權銀行通知指定聯絡人,防止遭詐團利用;受害者表示「贊成」的比率,都比一般大眾問卷調查結果更高,顯示曾受騙的民眾更具備防詐意識

 

一場騙局,摧毀無數人的一生,讓許多家庭支離破碎。多達六五%的受害者經歷詐騙後,自覺對生活的影響「非常劇烈」。如今,他們正在修復人生的道路上,除了個人努力,也需要社會更多的溫暖和善意。唯有建立讓受害者不怕訕笑、能勇於說出經歷的健康環境,全民才能攜手築起更綿密的防線,抵禦詐團的惡意進逼。

延伸閱讀
台積電30周年慶  黃仁勳、蘋果營運長都關心這件事  張忠謀退休前  最重要的科技布局
台積電30周年慶 黃仁勳、蘋果營運長都關心這件事 張忠謀退休前 最重要的科技布局

2017-10-26

教父傳奇》 自傳的下冊,從一個「失心瘋」決策開始 30年打造科技巨塔  張忠謀的奇幻之旅
教父傳奇》 自傳的下冊,從一個「失心瘋」決策開始 30年打造科技巨塔 張忠謀的奇幻之旅

2017-10-09

張忠謀一輩子只賺一桶金!
張忠謀一輩子只賺一桶金!

2017-10-08

12年接班布局 張忠謀為何選他們扛起霸業?
12年接班布局 張忠謀為何選他們扛起霸業?

2017-10-05

陸企進逼》半導體老將被中芯挖角後  首度告白 蔣尚義:我答應張忠謀  不會傷害台積電
陸企進逼》半導體老將被中芯挖角後 首度告白 蔣尚義:我答應張忠謀 不會傷害台積電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