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拍案叫絕的行銷企劃,往往讓人大呼「這人腦袋有洞嗎?」、「他到底怎麼想到的?」創造出「離婚典禮」從日本紅到國際的寺井廣樹,在《好企畫,然後呢?》書中分享自己的翻轉腦袋的神技,以及如何把好梗變成賺大錢的吸金企劃。
看到標題時,我就拿起來翻閱這本書了!作者寺井廣樹先生的背景很有趣,是離婚典禮創辦人,是的,我沒有打錯字,真的是離婚典禮,至今主持燒過三百場以上離婚典禮!
離婚典禮由來,來自於於寺井廣樹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上有結婚典禮,卻沒有離婚典禮呢?」寺井先生在與前輩聊天發現前輩婚姻亮紅燈,從而發想到,透過離婚典禮嶄新企劃,使雙方就算離婚,依舊讓關係圓滿結束。這樣企劃能力令人嘖嘖稱奇,但我們可以怎麼學習呢?
從書中會發現,其實創意存在我們生活周遭,不是我們沒有創意,而是沒有學會找尋創意的思維與眼光。試想看看過往你是否看過這樣的畫,有一種畫有如障眼法,只要把畫作顛倒過來,看起來就是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畫。只要把價值觀翻轉過來,看到的世界就會截然不同,甚至產生令人大吃一驚的創意。
書中提到靠翻轉腦袋的技巧創造離婚典禮的用語:
書中還提到,讓創意如同生物一般進化,把創意從單點擴展為線與面,創意一直都不是獨自存在的,這是很值得學習的一點。像是淚活,是從離婚典禮衍生出來的詞。離婚典禮中上演著比結婚典禮更深入的人性故事。相較於今後才要寫兩人歷史的結婚典禮,離婚典禮可以說是一路走來的歷史集大成,兩者輕重自然不能比。作者規劃三百多場離婚典禮的共同之處就是舊郎嚎啕大哭的模樣,這樣難過常讓人於心不忍,但痛哭一場後,表情就豁然開朗,感覺好像打從心底煥然一新。淚活就是利用催淚電影/音樂/繪本,主動引人落淚的活動。
那我們能怎麼做才能翻轉腦袋?運用以下四力很重要:
1. 詞彙力:經常在腦海中思考反義詞。先不要思考能不能具體實行企劃案另當別論,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而且還能訓練構思企劃能力,務必一試!
2. 想像力:不自我設限,想到什麼就寫下來。我們經常對自己踩煞車,常常認為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不可能實現等等,不斷在心裡畫地自限。一旦畫地自限,很可能把令人眼睛一亮的企劃案給捨棄。
3. 執行力:先想出一百個行不通的點子。刻意練習是絕對必要的。人常常都想要一開始就生出好點子,一旦有這樣想法,就會突然覺得發想是件很痛苦的事。換個角度思考,先把行不通的點子也先當作備案儲存在腦中,先求量,再求質。不用羨慕別人這麼有創意,我們通常只看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可思考看看對方如何做努力的,通常最棒創意背後往往有一百個被駁回提案。比起不做後悔,不如做了再來後悔的行動力!
4. 感受力:刻意隔絕資訊練習。即使現在刻意隔絕資訊,在資訊發達得惡個時代,資訊還是能從許多地方湧入。不必刻意搜集,資訊也會自己送上門來,好像只要自己一錯過,就會與社會與流行脫節。此時不妨翻轉想法:正因為自己對流行沒概念,只好憑自己力量抓到真正趨勢,創造屬於自己的流行。
我們透過以上四力練習可能想像出不少點子,但只是想出來點子還不夠,創意在做出來成形前沒有太大價值!而創意浮現時請做好三個步驟:
1. 調查有沒有其他人在做
2. 思考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
3. 註冊商標
接下來要考量的是,如何把創意潤飾,讓創意成長為有血有肉的企劃:與其堅持完成度,不如重視鮮度與勢頭,一定要與社會產生連結,這一點是絕對不可以或缺的。比起稀有性、衝擊性,理解度、社會性更為重要。
如果名為不莊重的牆壁阻擋在前,就必須想想有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打通牆壁,瓦解這些非議。只要能夠好好說明,就能讓大眾改觀,轉化心中不莊重的成見,使對方瞭解其深刻意涵。而若大眾反映好壞參半,就有嘗識的價值:要展開新事業,人都會在意別人的反應。如果反應多半是批評或責難,變得畏首畏尾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要記得,批評或麻煩終會成為企劃的養分,使之越發茁壯與洗鍊。而獲得媒體關注三大訣竅如下:
1. 命名要有爆點
2. 訊息要正面,有社會性
3. 任何人都可以套用,容易模仿
以下是範例:
離婚典禮
賦予意義:當著家人/朋友的面互相宣示重新出發決心,非常積極正面的儀式。
社會現象: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的時代,我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圓滿離婚。
淚活
賦予意義:光是流一滴眼淚,消除壓力效果持續一周,不妨刻意安排哭泣的時間。
社會現象:壓力太大的現代社會,不管是家裡還是公司都不能輕易落淚的情況下,自然會有人想與其他人一同分享淚水。
而新創意與新企劃對一般人來說不容易理解,因此三秒內說清楚你的企劃變得很重要,若想繼續對以上的說明進行補充,只要對有興趣的人慢慢解釋就好了!當我們去思考能在三秒內說明完的事情,究竟是什麼樣的事,就會發現其實盡是些很簡單的事。
離婚典禮:就是與婚禮相反的儀式。
淚活:就是刻意流淚的活動。
微笑喪禮:就是笑著歡樂送別的喪禮。
雖然只有翻轉還不足以獲利,但是翻轉能創造出獲利的絕佳機會。
將企劃歸還給最合適的人:如果主事者沒有足夠的熱情,就不會真正採取行動!將創意和自己分離,身邊的人就能一起同樂,前來共襄盛舉的人也會逐漸增加。
若是用金錢以外的東西來建立關係,大家就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做,並且熱情地參與。因為沒有支付薪水或酬勞,所以只會吸引到對內容感興趣或有熱情的人!倘若靈感是老天爺賜給我們的禮物,就該心懷感激的接受,並與大家分享!當創意成形/步上軌道之後,就不該在執著那是自己點子,甚至應該不藏私,大方分享!我們通往成功的鑰匙,在於要打造出讓所有人都開心,而自己也能樂在其中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