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專訪 Pickone 創辦人張雲淞,從網路菜鳥,到成功打造 O2O 活動空間平台

專訪 Pickone 創辦人張雲淞,從網路菜鳥,到成功打造 O2O 活動空間平台

2020-06-09 11:21

2014 年創立的活動空間平台 Pickone 挑場地,是台灣 O2O 數位平台風潮下的代表新創之一。Pickone 提供場地與空間擁有人刊登租借資訊,目前共有超過 1,500 個場所,可供一般民眾選擇,不論是 10 人以下或千人以上,有舉辦會議、派對、演講、靜態展覽、音樂表演、婚宴等需求,都可找到適合的場地。每月有超過 5,000 個活動透過 Pickone 舉辦,服務人數高達 10 萬人。

 

在 Pickone 之前,1988 年次的創辦人 Aaron 張雲淞,就已有四年創業經驗,最主要是創辦並經營桌遊店。熱愛木工、裝潢手作的他,自認是一隻初生之犢,突然就闖入了網路創業叢林,對各種網路創業的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懂,然而卻逐步探索出一套自己的創業思維與方法。

 

Pickone 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9 校友,也在 2018 年完成由 AppWorks 領投的種子輪融資。Aaron 的創業經歷,對所有創業者帶來最大的啟發,就是只要挖掘出既有產業真正的問題,並懷抱著想要解決它的決心,即使不是網路高手、數據專家,也能發展出自己的創業方法論,進而繳出一張好成績單。究竟他是如何做到?這一路又有哪些個人成長與體悟?以下是我 (Antony) 與 Aaron 對談的重點整理:

 

Antony: 在創辦 Pickone 之前,你過往有哪些相關的背景與經驗?

 

Aaron: 從高中時期,我就很熱愛木工與手作東西,那時就經常與釘槍、鋸檯等工具為伍,這種感覺,就像是一種職人精神。把東西打造出來,讓我非常有成就感。因為這個緣故,我很希望可以有自己的實體店面,第一個創業的題目,就是桌遊店,從貼地板、漆油漆到製作桌椅,都是我自己親手完成。這些是我本質上就喜歡的事情,也是個人能量的來源。

 

經營桌遊店四年後,我對空間營運有更深的了解。桌遊店其實是在一個空間與時段,販賣歡樂的時光。我們會分假日的熱門時段、平日的閒置時段。閒置時段如何提升使用率?熱門時段如何增加坪效?固定投資的回收期要多久?這些都是經營空間最基礎的概念。

 

Pickone 是從我第一次創業就開始的連結。當桌遊店開到第五間,要進入規模化的時候,我希望能有不同的成長方式,而不是一間一間開。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聯合其他店家,當時,桌遊店都會有同樣的問題,就是平日沒有客人。大家都很辛苦的在思考,如何在平日吸引更多客人?我做過很多努力,辦過很多線下課程,例如品酒會、程式設計課程、夏令營、小朋友的自學班⋯⋯等,嘗試各種空間可以在平日的可能用途,讓閒置時段變少。

 

空間營運,已成為個人天命

 

Antony: 後來 Pickone 為什麼會切入「活動空間平台」這個創業主題?

 

Aaron: 開始辦了很多線下課程後,我就以線下課程平台這個題目,申請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想解決各桌遊店空間閒置的問題,因為我有很多線下課程,希望能辦到全台灣各個店家。後來 Pivot 了很多次,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沒有一個平台整合各個場地資訊,辦課程經常找不到適合場地,都只能在自己的店裡辦,而其他閒置的空間,卻沒辦法曝光、找不到客人來使用,所以有了 Pickone 活動空間平台。我創業至今 9 年了,全部都在做和空間有關的主題,這已是我的天命。

 

Antony: 在 Pivot 到活動空間平台的過程中,你對桌遊或是其他空間經營者的觀察為何?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

 

Aaron: 開一間小店非常辛苦,會被各種日常營運的壓力壓到喘不過氣來。基本上,光是每天要員工準時開門都有問題,員工可能習慣性遲到 10 分鐘,讓客人在外面等,然後店長或老闆就會接到客人的電話,其他還有很多小事,例如壁紙破了、零錢短少、哪一盞燈壞了、廁所不通、投影機不亮等,每天光是這些細節小事,就可以讓人筋疲力竭,他們當然想要更多客人,但很可能就是被這些瑣事綁住了,讓他們無法去思考其他事情。

 

所以,除了幫老闆們做空間轉銷售,將閒置空間切割成使用時段外,我們也會提供場地代管的服務,包含檔期管理、客服、營運修繕、行銷曝光等,幫空間經營者解決營運的瑣事,讓他們願意很放心的把鑰匙交給 Pickone。

 

Antony: 對別人來說,這些壓到喘不過氣來的瑣事,為什麼這麼吸引你?

 

Aaron: 我覺得「利他」是創業或經營企業的核心精神。企業就是法人,不論是個人或法人,所有人存在這個社會上,目的就是在利他,如果每個人都願意把自己會的東西提供給別人、為別人創造價值,然後因為幫助別人又能獲得報酬,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以我們為例,對提供空間給我們的場地客戶而言,我會思考除了為他們創造更多客人外,能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例如協助解決日常營運上的麻煩,幫助他們打造更好的空間,幫他們在生活、財務、自我實踐上創造更大的自由,這樣間接也服務到更多使用空間的消費者。

 

面對消費者,我們在平台上也持續做了很多優化與整合,讓消費者能夠在 Pickone 上更方便、更實惠地找到合適的場地,擁有更好的體驗。

 

最終的希望,則是能夠幫助空間產業。我覺得空間是個很內斂、很低調的生意,而使用空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基礎的事情。一個人,隨時隨地都在某個空間裡面,只是不會感覺到這個空間帶來的影響,但空間是創造一段愉快經驗與回憶的地方,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為這個產業創造正向循環。

 

至於做這些事情會不會很煩?我覺得不會。這幾年創業的過程,我後來才發現,創造一個美好的空間讓人們使用,就是我的天命,也是我創業力量的來源,在這過程中,能夠幫助到空間經營者、消費者甚至整個產業,不管是口頭的感謝、金錢的回饋或是其他任何相關的人、事、物,都可以讓我得到很棒的成就感。

 

在企業經營上,我也是這樣想。Pickone 越進步,也希望能真正回過頭來幫助一起努力的同事,我也希望找這樣人格特質的人進來,幫助公司、消費者與其他同事。

 

為空間帶來更多客人

 

Antony: 以 Pickone 目前的商業模式,對房東或場地主來說,能創造哪些價值?解決哪些問題?

 

Aaron: 在台灣這塊市場,我們一方面能透過 Pickone 這個平台,為房東與場地主帶來更多客人、更高的場地使用率,另外,就是思考可不可以幫忙代管場地,解決營運的瑣事,這兩件事如果都做得好,被換掉的機率就會很低,因為我們不只提供服務,甚至連客人都幫忙找好了,對房東、場地主來說,把場地放到 Pickone 上,我們可以幫他帶客人上門,換到另外一家,可能就沒有了。

 

Antony: 從這部分進一步延伸,Pickone 有什麼為房東、場地主帶客人的本事?

 

Aaron: 這必須回到空間這個產品的消費行為來看,關鍵是如何讓客人重複消費。這個做得好,客人就會一直回來,另一方面,如果與場地的關係更深,我們也就一直能在客源與場地之間,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不然客人就跳過我們直接與場地主聯繫。

 

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因為空間消費的特色,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使用,所以能不斷帶來新客人,消費之後也會造成口碑。例如,有人進來開會之後,可能覺得場地很棒,雖然場地不是他訂的,但下次生日、家庭聚會,他就有可能再訂同個場地。

 

目前以我們來說,有三個行銷策略。第一個是舊客人,佔一半以上,要做的是維持空間品質,創造重複性消費。第二個是認識我們的新客人,靠舊客人的口碑去帶領。第三個,是完全不知道我們的新客人,這要靠經營 SEO,並非亂槍打鳥,因為空間消費是目的性消費,在 Google 搜尋時,可能會用台北場地租借、記者會場地等關鍵字。

 

當然,我們也認知到,現在是社群的時代。許多人找場地,可能就是「請教臉書大神」希望朋友推薦,因此通路的角色也需要轉型,我們也不斷在思考,空間通路的價值到底在哪?

 

Antony: 創業這麼多年了,你一直都是這麼充滿希望嗎?創業應該不可能完全沒有挫折吧?

 

Aaron: 對創業與工作,我是非常正向的人,我大部分的挫折,反而是來自生活。例如事情沒有做好、被別人不認同這一類的事情,幾乎都是一些人際關係上的挫折。

 

Antony: 這就非常有趣了,你的挫折來源自人際關係,但創業的基礎,又是必須與房東建立好的人際關係,不同的房東有千百種人性,不太可能靠 SOP 來經營所有房東關係,你如何平衡這件事情?

 

Aaron: 我認為跟房東建立關係,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因為其實不會一天到晚碰到房東,大概只有簽約、看房子的時候。我認為人際關係,就是建立在信任上,只要信任的基礎夠,很多問題都可解決,不會有無謂成本。對我來說,關鍵就是如何在第一天、第一個小時,就與房東建立關鍵的信任。

 

和房東見面時,我一定會說自己是台大畢業的 (大笑),當然,我們也會觀察這些房東。例如,在意怎麼收支票的房東,有什麼特色?他可能是怕麻煩,或是房子超級多。如果拿了支票,還問一堆問題,可能就是怕麻煩,大概是因為房子超級多,管理成本很高,我們就要盡量去協助這樣的房東降低管理成本。

 

Antony: 這些與房東打交道的方式,是你自己摸索得到的嗎?還是有人教你?

 

Aaron: 在這上面,我自己吃過很多虧。我們租的前五個物件,有三個到後面都有很多問題,都在租下一年後就解約,因此造成很大困擾。後來我學到,如果一開始沒有看到房東想要的東西,或是給不了但硬要承諾,這合作不可能長久。

 

以我們的商業模式,其實可以篩選出一些特性適合我們的房東。可能以前都是租給企業,突然來了一個像我們這樣的客人,願意長租五年、十年,對這類房東來言,會相對比較信任我們,與我們合作的房仲,現在也比較知道媒合符合我們需求的房東。

 

肺炎疫情為長線發展加分

 

Antony: 這一波的肺炎疫情,對你們來說有什麼影響?整體來說是加分還是減分?

 

Aaron: 整體來說,長線是加分,短線的減分也沒有太多。短線上,雖然大家都不辦活動、不租用活動空間,但多了團隊分流、遠距辦公的需求,這促使了空間使用碎片化,是我們擅長的模式。可能過去在企業裡上百人的團隊,現在被迫拆成好幾組,每組幾十個甚至幾個人,臨時在找更小但機動需求更高的空間,讓大家一起工作或開會。在短線上,我們有在功能、UI、使用方案上去調整,去符合這些客戶的需求。

 

長線來說,這也是一個演進的過程,會產生更深遠的改變。大家開始會思考,一定需要那麼大的辦公室嗎?遠距工作或使用共享空間,是不是效率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法?以我們為例,一開始也有租辦公室,後來發現大家都不進公司,就把它退掉了,我們有那麼多空間,想在哪邊開會都行,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辦公室。

 

我相信這種行為才是未來真正的趨勢。所有人進辦公室工作的型態,已經有上百年沒有改變過,事實上,工作型態一直在調整,只是對實體空間的需求變化很慢,還有很多努力與改變的空間,這一波疫情,讓大家更加認知到這件事情。

 

Antony: 這幾年在創業這條路上,你覺得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畢業後成為校友,對你有哪些幫助?尤其是你最初是帶著線下課程平台的創業題目申請,最後是在進駐加速器期間換成 Pickone 這個題目。

 

Aaron: 我真的是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從零開始。在此之前,我是做桌遊店、喜歡裝潢空間,對網路創業完全不懂,在 AppWorks Accelerator 時,大家在講 PMF、GMV、LTV 這些創業術語,我沒有一個聽得懂,每天都在查,聽到一個查一個。

 

後來,有一位創辦線上遊戲的 Mentor 來內部分享,講如何透過挖掘、解讀、融合數據,一步步從建立 MVP、找到 PMF 到開發出幾千萬用戶的過程。透過這些生動的故事,我整個開竅,覺得這個人實在太厲害了,我在那次分享所做的筆記,到現在還不時會翻出來看。這位 Mentor 是台灣遊戲產業大神級的人物,個人與公司都非常低調,很少上媒體報導,這一整套經驗與心法,也只有在 AppWorks 講。

 

我大概就是一隻初生之犢,突然就闖入網路創業叢林。事後回想,其實也滿好笑的,申請加入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面試後,我其實覺得自己不會上,當時非常難過,回家還痛哭一場。

 

Antony: 痛哭!當時面試的人,對你做了什麼事?

 

Aaron: 就是面試時被電爆,當時我很緊張耶。面試時,大概當時所有 AppWorks 的人都坐在會議室裡,有七、八個人在我對面,我被問到啞口無言,完全答不出來。那時候對自己的創業題目也不熟,產品也還沒做出來,只做了一個很簡單的 Prototype,另外講了之前桌遊店創業的經驗,但被問到很多問題,我都答不出來。

 

後來通知我錄取了,真的覺得很開心,也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所以那一屆加速器的所有活動,我基本上就是全勤參加,很努力的想學、想了解網路創業是怎麼回事,每天也工作到很晚,只要有 Jamie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 提供給團隊諮詢的 Office Hour,我就第一個去搶,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不能都靠別人幫你,而是要靠自己,當自己很不足時,就要努力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抓,我當時就是在這種很不足的狀態,也是這段期間,我換成 Pickone 這個題目,一路創業至今。

 

Antony: 從事後來看 Pickone 的創業成績,AppWorks 應該也滿慶幸有你加入。AppWorks 長期以來,其實沒有那麼重視新創當下的那個商業模式,因為數位科技或外在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變化,反而最重視創業者學習能力、執行速度、創業決心這些面向的個人特質,當時我還沒加入 AppWorks,但我相信你一定展現了這些特質,讓 AppWorks 希望你能加入。

 

談了很多過去的經驗,當我們展望未來,Pickone 有哪些計畫?

 

Aaron: 等這一波疫情趨緩,我們要開始做國際化拓展。第一站是日本,去年就在日本開了公司,也在當地找了合夥人與承租空間,結果一租完就遇到疫情。我們先跟日本幾個空間合作,看可不可以把台灣的成功模式複製過去。

 

我們這個模式,其實放眼國際也不多。大部分在做空間的人,沒有在做平台;做平台的人,沒有做空間的能力。 我們對自己這種模式很有信心,可以把房東與客人都服務好,持續留在我們這個體系裡面,這是我認為的最佳策略。

 

Antony: 為什麼會把日本選為台灣以外的第一個市場?

 

Aaron: 其實距離台灣 5 小時飛機航程以內的市場,包括中國、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國等,我們都看過了一圈,覺得日本最適合我們。

 

東南亞對空間的使用行為,不是我們擅長的。例如印尼,有很多很大的 Shopping Mall,裡面可能一個空間,就是 20 個 800 坪的空間集結在一起,量體很大。此外,與交通的基礎建設也有關,雅加達的交通很差,大家是到一個地方就不想移動,日本則相反,公眾運輸與交通基礎建設很成熟,民眾也習慣移動,移動的距離也很長,很符合我們擅長營運分散式、碎片式的空間需求。中國則因為房地產是管制產業,並沒有考慮;韓國可能也是個不錯的市場,和日本、台灣都有類似的需求,但目前我們優先佈局日本市場,也已經在當地找到不錯的合作夥伴。

 

整體而言,在台灣我們還有很不錯的成長空間,會持續把商業模式做深,建立起更好的競爭優勢與護城河,在這個基礎上,也開始將日本做為海外拓展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李欣岳 (AppWorks 媒體公關總監)

負責 AppWorks 新創與媒體或社群溝通的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延伸閱讀
30歲前做對一件事,10年賺到1千萬!人生就是個錢坑,從存錢、養家、買房...年輕人理財第一課
30歲前做對一件事,10年賺到1千萬!人生就是個錢坑,從存錢、養家、買房...年輕人理財第一課

2020-06-09

45歲才學存股,他存200張玉山金,退休後月領18萬股利:一條「算股公式」讓他永遠買在低點
45歲才學存股,他存200張玉山金,退休後月領18萬股利:一條「算股公式」讓他永遠買在低點

2020-06-08

為何「中階主管」大多不聰明:笨不可怕,可怕的是又笨又勤勞,把1件事變5件
為何「中階主管」大多不聰明:笨不可怕,可怕的是又笨又勤勞,把1件事變5件

2020-06-08

「也許是自己最後一年了!」38歲盧彥勳出征澳網 粉絲賀:台灣之光平安回來
「也許是自己最後一年了!」38歲盧彥勳出征澳網 粉絲賀:台灣之光平安回來

2021-01-15

體育推手獎34企業拿贊助類金質獎  盧彥勳、潘政琮現身挺長榮航
體育推手獎34企業拿贊助類金質獎 盧彥勳、潘政琮現身挺長榮航

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