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三個傻瓜」捨跨國金飯碗 回台扶持新創

「三個傻瓜」捨跨國金飯碗  回台扶持新創
40歲上下的蜂行資本合夥人李彥樞(左起)、陳柏雨、王浩威,要貢獻過去中國市場10年創業經驗,回台投資新創。

萬年生

科技

攝影/劉咸昌

1213期

2020-03-18 11:49

蜂行資本三位合夥人在中國十年創業有成,決定回台投資新創。他們相信台灣人並不差,正傳承經驗,協助新創發光發熱、走出國際。

這三個台灣小子十年來的創業故事,有如一部勵志電影。

 

二○○七年,他們各自離開「金飯碗」,赴異地中國上海攻讀MBA;○九年在不到八坪小會議室創辦大數據公司,打造中國最大社交分享服務,更一度拒絕百度併購;沒想到一三年卻曾瀕臨倒閉、裁員近八成,一步步舉步維艱從坑裡爬出,一四年營收破五百萬美元,與香港集團合併;一七年,成功走上那斯達克的敲鐘上市之路;一九年,又跌破眾人眼鏡決定回台創業……。

 

在外界眼中,這三個四十歲上下的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合夥人王浩威、李彥樞和陳柏雨,宛如台版「三個傻瓜」。

 

翻轉裁員八成、瀕倒命運

 

頂著大中華區唯一一家成功在美股上市的廣告技術公司光環,王浩威卻不諱言,「大家覺得我們可能有很多成績,實際上我們也是苦過來!」

 

三個傻瓜的創業故事,要從○九年說起。那一年,臉書在內的社群網站平台崛起,三人看好背後的數據商機,決定創辦bShare,李彥樞、王浩威和陳柏雨分別擔任執行長、營運長和技術長,「大家在談流量、內容黏著度,我們在談數據的量跟深度、厚度,沒人理我們,Google中國還認為我們是神經病。」李彥樞回憶。

 

隨著中國社群媒體的爆發勢頭,三人鎖定社群媒體需要內容、媒體需要社群網站流量的機會,成了媒體分享內容到社群平台換流量的平台,對接逾百個社群網站的分享插件,快速成了中國最大的社交分享服務公司。

 

一二年,老大哥百度提出收購,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平台都搶著投資,但是三人為了維持經營中立,決定拒絕這些市場龍頭,選擇和創投合作;沒想到,一三年資本市場和社群題材突遇寒冬,原答應的創投資金遲未到位,資金斷鏈下,三人只能忍痛裁員近八成,從七十六人精簡到十六人。

這三個台灣小子十年來的創業故事,有如一部勵志電影。

 

二○○七年,他們各自離開「金飯碗」,赴異地中國上海攻讀MBA;○九年在不到八坪小會議室創辦大數據公司,打造中國最大社交分享服務,更一度拒絕百度併購;沒想到一三年卻曾瀕臨倒閉、裁員近八成,一步步舉步維艱從坑裡爬出,一四年營收破五百萬美元,與香港集團合併;一七年,成功走上那斯達克的敲鐘上市之路;一九年,又跌破眾人眼鏡決定回台創業……。

 

在外界眼中,這三個四十歲上下的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合夥人王浩威、李彥樞和陳柏雨,宛如台版「三個傻瓜」。

 

翻轉裁員八成、瀕倒命運

 

頂著大中華區唯一一家成功在美股上市的廣告技術公司光環,王浩威卻不諱言,「大家覺得我們可能有很多成績,實際上我們也是苦過來!」

 

三個傻瓜的創業故事,要從○九年說起。那一年,臉書在內的社群網站平台崛起,三人看好背後的數據商機,決定創辦bShare,李彥樞、王浩威和陳柏雨分別擔任執行長、營運長和技術長,「大家在談流量、內容黏著度,我們在談數據的量跟深度、厚度,沒人理我們,Google中國還認為我們是神經病。」李彥樞回憶。

 

隨著中國社群媒體的爆發勢頭,三人鎖定社群媒體需要內容、媒體需要社群網站流量的機會,成了媒體分享內容到社群平台換流量的平台,對接逾百個社群網站的分享插件,快速成了中國最大的社交分享服務公司。

 

一二年,老大哥百度提出收購,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平台都搶著投資,但是三人為了維持經營中立,決定拒絕這些市場龍頭,選擇和創投合作;沒想到,一三年資本市場和社群題材突遇寒冬,原答應的創投資金遲未到位,資金斷鏈下,三人只能忍痛裁員近八成,從七十六人精簡到十六人。

 

「做出裁員決定還不是最艱難,在那之後每一天,要從坑裡爬出來更艱難,真的是生存抗戰。」李彥樞直言,其後包括變賣設備、四處向親友借錢,付完遣散費後,營運資金剩不到一個月,只能拚命找客戶。

 

李彥樞回憶,幸好當時納智捷、遠東HAPPY GO等台商願意成為客戶,解了燃眉之急,之後靠著精準投放廣告的轉換率發揮效果,愈來愈多客戶上門;沒想到,收款又成了新的問題,「收不到錢,一直去跪客戶、跪代理商,各種人去跪,可不可以先墊,每個月都差點付不出薪水……。」

 

當時,三人的大客戶、香港最大數位廣告公司iClick一直關注他們,等到三人一四年繳出全年營收一.五億元新台幣的成績單,隔年雙方正式合併。

 

李彥樞不諱言,三人其實賭很大,「那時候很多人跟我們談併購,iClick則說,我們要一起去那斯達克,我們願意相信,沒拿半毛現金,全換股份。」

 

兩年後,iClick果真成功登陸那斯達克,上市當天成了市值一五○億元新台幣的公司,三人身價也因此一夕間三級跳到上億元;目前這家廣告技術公司,在全球有九個辦公室、服務一五○個跨國品牌、年營收五十億元新台幣。

 

故事走到這裡,這組走過戲劇性創業路的三人組,本該好好享受風光的成果,沒想到他們竟陸續離開,選擇回台創業,而觸媒則來自一篇文章。

 

「做出裁員決定還不是最艱難,在那之後每一天,要從坑裡爬出來更艱難,真的是生存抗戰。」李彥樞直言,其後包括變賣設備、四處向親友借錢,付完遣散費後,營運資金剩不到一個月,只能拚命找客戶。

 

李彥樞回憶,幸好當時納智捷、遠東HAPPY GO等台商願意成為客戶,解了燃眉之急,之後靠著精準投放廣告的轉換率發揮效果,愈來愈多客戶上門;沒想到,收款又成了新的問題,「收不到錢,一直去跪客戶、跪代理商,各種人去跪,可不可以先墊,每個月都差點付不出薪水……。」

 

當時,三人的大客戶、香港最大數位廣告公司iClick一直關注他們,等到三人一四年繳出全年營收一.五億元新台幣的成績單,隔年雙方正式合併。

 

李彥樞不諱言,三人其實賭很大,「那時候很多人跟我們談併購,iClick則說,我們要一起去那斯達克,我們願意相信,沒拿半毛現金,全換股份。」

 

兩年後,iClick果真成功登陸那斯達克,上市當天成了市值一五○億元新台幣的公司,三人身價也因此一夕間三級跳到上億元;目前這家廣告技術公司,在全球有九個辦公室、服務一五○個跨國品牌、年營收五十億元新台幣。

 

故事走到這裡,這組走過戲劇性創業路的三人組,本該好好享受風光的成果,沒想到他們竟陸續離開,選擇回台創業,而觸媒則來自一篇文章。

 

一篇唱衰文  催動他們返鄉

 

「一七年,台灣財經媒體一篇文章寫『台灣是創業沙漠』,說台灣年輕人是所謂的草莓族,只想開咖啡廳。」李彥樞不諱言,「看那篇文章氣死了。」明明身邊都不是這樣的人,繼而又想:「我們好像沒有為台灣創業生態圈做什麼事。」一想到這樣,就彷彿有個「癢」,「愈來愈大……,到你無法不搔它的情況。」

 

於是三人募集一五○○萬美元創投基金,成立蜂行資本,要在台灣投資有潛力的新創,貢獻創業過來人的經驗。

 

由於現今台灣許多創投隸屬集團內部,為集團服務,蜂行資本策略很清楚,首先,聚焦三人擅長的AI(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軟體領域的早期投資。

 

其次,他們不像傳統創投的「亂槍打鳥」(spray and pray)模式,前三年只計畫投資十五到二十個新項目,採重質不重量的精兵策略。

 

三人的投資標準,也很特別。除了傳統的公司狀況、商業模式、競爭者等一般評估競爭力的原則,能否走出國際、投資後對新創有沒有加分,能否馬上想出十家、十五家可協助對接的上下游或平行合作夥伴等,都是評判標準。

 

「包括social value(社會價值),我們也滿看重,一個幫助台灣,一個幫助world。」陳柏雨透露,「我們有一個評分表,如果平均沒超過一個標準,不會過,都是全部人同意才投。」

 

近期,電競遊戲《英雄聯盟》在中國暴紅的推手、拳頭遊戲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區負責人葉強生回台創立樂活家居(ROEHL),這個新事業便是蜂行資本的投資標的,四個人可說是一拍即合。

 

一篇唱衰文  催動他們返鄉

 

「一七年,台灣財經媒體一篇文章寫『台灣是創業沙漠』,說台灣年輕人是所謂的草莓族,只想開咖啡廳。」李彥樞不諱言,「看那篇文章氣死了。」明明身邊都不是這樣的人,繼而又想:「我們好像沒有為台灣創業生態圈做什麼事。」一想到這樣,就彷彿有個「癢」,「愈來愈大……,到你無法不搔它的情況。」

 

於是三人募集一五○○萬美元創投基金,成立蜂行資本,要在台灣投資有潛力的新創,貢獻創業過來人的經驗。

 

由於現今台灣許多創投隸屬集團內部,為集團服務,蜂行資本策略很清楚,首先,聚焦三人擅長的AI(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軟體領域的早期投資。

 

其次,他們不像傳統創投的「亂槍打鳥」(spray and pray)模式,前三年只計畫投資十五到二十個新項目,採重質不重量的精兵策略。

 

三人的投資標準,也很特別。除了傳統的公司狀況、商業模式、競爭者等一般評估競爭力的原則,能否走出國際、投資後對新創有沒有加分,能否馬上想出十家、十五家可協助對接的上下游或平行合作夥伴等,都是評判標準。

 

「包括social value(社會價值),我們也滿看重,一個幫助台灣,一個幫助world。」陳柏雨透露,「我們有一個評分表,如果平均沒超過一個標準,不會過,都是全部人同意才投。」

 

近期,電競遊戲《英雄聯盟》在中國暴紅的推手、拳頭遊戲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區負責人葉強生回台創立樂活家居(ROEHL),這個新事業便是蜂行資本的投資標的,四個人可說是一拍即合。

 

「我前一份工作很成功,每一個人都捧著我,可是我心中一直有個缺憾。」葉強生說,自己人生有三個目標:氣候變遷、創新創業、幫助台灣做些事情,「我在職涯最高點選擇放棄身邊一切成就……,希望能在大家生活中生根,讓這世界變更環保。」

 

在李彥樞三人眼中,葉強生計畫用只租不賣,推出空氣清淨機等智能家電訂閱制的新創模式,就在社會價值項目加了很多分,因此成了蜂行資本最新的投資標的。

 

iclick

3人創辦的公司併入香港集團iClick,2017年底成功在那斯達克上市。(圖/Hive Ventures提供)

 

想幫台灣新創找出屠龍刀

 

事實上,蜂行資本的模式不像傳統創投,倒像「投創」。

 

「我們跟他們一起創業……,幫助台灣新創企業找出它的屠龍刀在哪!」李彥樞強調,三人應該是創投界最年輕的基金管理人,有時間和耐心陪伴創業家前行。

 

正因和年輕人一起創業,三人也會協助投資標的找出更有機會發光發熱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PicSee原是視頻短網址工具,包括周杰倫、蔡阿嘎等許多名人和網紅,都用其產品貼視頻到臉書,擁有七萬名網紅用戶、三十七億人次點擊數據。蜂行資本認為,PicSee簡直是坐在「金山」上卻不懂得變現,於是建議其開發AI化大數據分析系統,提供品牌網紅的實際效果和覆蓋人群分析平台,往更大市場變現。

 

李彥樞感慨地說,募資過程,三人到東南亞、港澳向投資人講台灣實力,不只一次聽到,「台灣技術實力有很強嗎?」他才發現,原來,台灣過去二、三十年前稱霸全球科技業的本事,已逐漸被淡忘,他們想證明,「這座很小的島,有很多很棒的新創!」

 

「我們想種樹!」李彥樞說,只要先種起一棵大樹,等到開花結果,果實就會在它身邊孕育出更多樹,隨一個迭代、一個迭代演進,一棵樹就會變成一座森林。「我們就希望是農夫,一步步種出一整座森林。」

 

這句話背後,有著三個傻瓜的傻勁,也有著他們希望台灣更好的真心。

 

iclick

▲點擊圖片放大

 

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

成立:2019年

合夥人:王浩威、李彥樞、陳柏雨

主業務:AI、物聯網、大數據等軟體領域早期投資

基金規模:1500萬美元

 

「我前一份工作很成功,每一個人都捧著我,可是我心中一直有個缺憾。」葉強生說,自己人生有三個目標:氣候變遷、創新創業、幫助台灣做些事情,「我在職涯最高點選擇放棄身邊一切成就……,希望能在大家生活中生根,讓這世界變更環保。」

 

在李彥樞三人眼中,葉強生計畫用只租不賣,推出空氣清淨機等智能家電訂閱制的新創模式,就在社會價值項目加了很多分,因此成了蜂行資本最新的投資標的。

 

iclick

3人創辦的公司併入香港集團iClick,2017年底成功在那斯達克上市。(圖/Hive Ventures提供)

 

想幫台灣新創找出屠龍刀

 

事實上,蜂行資本的模式不像傳統創投,倒像「投創」。

 

「我們跟他們一起創業……,幫助台灣新創企業找出它的屠龍刀在哪!」李彥樞強調,三人應該是創投界最年輕的基金管理人,有時間和耐心陪伴創業家前行。

 

正因和年輕人一起創業,三人也會協助投資標的找出更有機會發光發熱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PicSee原是視頻短網址工具,包括周杰倫、蔡阿嘎等許多名人和網紅,都用其產品貼視頻到臉書,擁有七萬名網紅用戶、三十七億人次點擊數據。蜂行資本認為,PicSee簡直是坐在「金山」上卻不懂得變現,於是建議其開發AI化大數據分析系統,提供品牌網紅的實際效果和覆蓋人群分析平台,往更大市場變現。

 

李彥樞感慨地說,募資過程,三人到東南亞、港澳向投資人講台灣實力,不只一次聽到,「台灣技術實力有很強嗎?」他才發現,原來,台灣過去二、三十年前稱霸全球科技業的本事,已逐漸被淡忘,他們想證明,「這座很小的島,有很多很棒的新創!」

 

「我們想種樹!」李彥樞說,只要先種起一棵大樹,等到開花結果,果實就會在它身邊孕育出更多樹,隨一個迭代、一個迭代演進,一棵樹就會變成一座森林。「我們就希望是農夫,一步步種出一整座森林。」

 

這句話背後,有著三個傻瓜的傻勁,也有著他們希望台灣更好的真心。

 

iclick

▲點擊圖片放大

 

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

成立:2019年

合夥人:王浩威、李彥樞、陳柏雨

主業務:AI、物聯網、大數據等軟體領域早期投資

基金規模:1500萬美元

延伸閱讀
63歲超逆齡!陳美鳳亮麗登上英國媒體,公開抗老保養8絕招
63歲超逆齡!陳美鳳亮麗登上英國媒體,公開抗老保養8絕招

2020-01-20

幸福的總和:發現「台61公路」滿滿的小確幸!台灣第一條公路品牌行銷,運用家外媒體譜寫公路傳奇
幸福的總和:發現「台61公路」滿滿的小確幸!台灣第一條公路品牌行銷,運用家外媒體譜寫公路傳奇

2020-01-14

想學矽谷  先改創投制度
想學矽谷 先改創投制度

2020-01-08

活該!老媒體人!
活該!老媒體人!

2020-01-02

「台灣薪資真的給太低」矽谷創投教父給台灣的三大建言
「台灣薪資真的給太低」矽谷創投教父給台灣的三大建言

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