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他們,各自展開具不同意義與形式的長途旅行,但命運卻將兩位原先互不相識且個性截然不同的大男孩,在結束旅途後在台北相遇,甚至一同於2016年創立現今小有名氣的網路直播平台。他們就是「旅行思維」的創辦人──張晏鐘與馬佳銘。
文/第三屆圓夢寫手 王怡蓁
張晏鐘,畢業於北科大理工所的高材生,大學期間憑藉對單車旅行的熱愛,在Facebook才正開始進入台灣市場時,便創立 RoadandBike 單車競賽社群,從此開創其未來的職涯之路:結合「網路」與「旅行」。
「我很早就覺得一定會創業。」小鐘說話時眼神閃爍著光,他滿腔熱血地與我分享他的心路歷程。雖然如此,當時的他覺得畢業至少須對自己所學的產業有所了解,並同時賺錢籌旅費,所以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進入知名外商擔任IC Design的職務,待了七個月後離開,開始接下來一連串的創業過程。
凡事謹慎的個性確實讓小鐘照著原定計畫,與兩位也熱衷於單車旅行的夥伴一同開啟「綠色騎跡」計畫,這是一個費時七個月橫跨歐亞大陸十三國且長達16,336.2公里的單車旅行,主要是希望藉由自身的力量,號召途中也關切環境議題的當地人,透過種樹的方式替地球盡一份心力。
小鐘繼續說道:「回來之後,想把這段旅程中的收穫留給後人作為回饋,就透過經營粉絲團的方式寫網路文章,並開始當了半年的部落客,透過一場場自己辦講座或是接活動的方式,作為小額的收入來源,到最後即使是只能打平的車馬費也還是接。所以最後覺得旅遊實在很難賺錢,現在這種模式不是自己想走的路,因此網路文章後來就沒繼續經營,決定思考其他創業的可能性。」有了第一次作為部落客的創業模式做為經驗,並沒有因初嘗失敗的受挫,反而繼續立足於網路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創造收入,後來他得到的結論是:「廣告!」
而網路廣告本身須建立在有一定數量的瀏覽者才能發揮其效用,小鐘馬上想到活化手邊累積的粉絲團人數作為新架平台的流量基礎,但具有可看性與話題性的內容終究還是延續甚至提升流量的主要元素,故小鐘與之前一同加入第七屆AppWorks完成人力版Uber網站的朋友決定再度攜手合作,憑藉各自熟稔的程式能力將YouTube上爬到的內容導入他們創立的平台,在AI尚未盛行的時空背景,他們已具有前瞻性思維利用類人工智慧的概念作為廣告獲利的模式。
小鐘興奮地表示:「那時候發現這樣真的可行,第二個月就達到一百多萬的流量,平均一個月就透過廣告淨賺十幾萬……」但就在他們認為出現一線生機之時,上帝彷彿再度將他們推入谷底,第十個月的流量瞬間降到零,「因為臉書偵測到我們的平台會影響到他們的廣告收益,把我們粉絲團降評。」小鐘無奈地說。後來小鐘的搭檔就在解散之後決定回到上班族崗位,但小鐘並沒因此而放棄創業,決定持續接講座維生,或許就是這樣不服輸及堅忍不拔的個性,讓他藉由接講座期間累積的人脈圈進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攜手於2015年創立Tripbaa(趣吧旅行社)一路經營至今。
即使Tripbaa趣吧旅行社才是小鐘目前的本業,但「旅行思維」其實才是他認為能真正體現利用網路影響力,將旅行元素完全整合於其中的模式,目前旅行思維已藉由邀請許多經驗豐富的旅行行家,將他們的旅程故事、體驗與規劃等具有價值的內容透過直播的方式,以影像及線上互動的模式讓需要的客群接收這些優質內容。
在台灣市場,「旅行思維」以藉由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列居新媒體勢力中一份子,但小鐘對此從2016年10月創立至今的平台仍有更深的期許:「最終我們期許能走到整合旅遊產業生態鏈的階段,提供內容變現、流量變現及IP電商等行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