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捷力的工具機 讓波音、空巴、賓士買單 它靠理念賣機器 連五年EPS破七元

捷力的工具機  讓波音、空巴、賓士買單 它靠理念賣機器  連五年EPS破七元
11年前張俊祥接手倒閉工廠創業,現在他卻有能力年銷超過700台工具機到全世界。

萬年生

行銷

攝影/陳永錚

1033期

2016-10-06 11:11

捷力精機員工不過七十二人,去年營收逾十億元,員工人均外銷產值破千萬元,它的出口成功方程式,值得參考。

沒單是我的事,沒人(生產)是你們的事!」台灣出口剛擺脫連十七黑的陰霾,景氣仍持續低迷,一位中小企業老闆,卻這樣霸氣地對生產線的員工喊話。

他是捷力精機的總經理張俊祥,四十五歲時中年創業,十一年來不只讓公司從無到有、年年成長,去年營業額突破十億元,自家機器設備銷往全世界逾四十國,連波音、空巴和賓士等全球巨頭都是它的客戶。

工具機公會總幹事黃建中觀察,不景氣中,捷力營收能逆勢成長到超過十億元,「算相當不錯,台灣不少知名老廠營業額還沒它多。」

 

競爭力連三年稱霸 員工人均外銷產值千萬元


不只如此,全球知名顧問公司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從出口實績、財務壓力指數、付款指數與採購力指數等,篩選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台灣千大中小企業中,捷力更是連續三年列名;今年更以員工人均外銷產值破千萬元的成績,首度摘下二○一六年鄧白氏最高等級的「隱形冠軍MVP」桂冠。

鄧白氏台灣總經理孫偉真指出,千大中小企業占台灣一○%出口額,是台灣出口成長的中堅力量,包括捷力在內,其中有兩成企業,去年出口額突破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元),以資本額不到八千萬元、員工數平均僅百人的中小企業來說,出口規模驚人,「他們的經營策略,絕對有特別獨到之處。」

很難想像,○五年,張俊祥是從接手一家倒閉工具機廠,開始了他的創業路。

 

行銷致勝的祕訣 讓客戶相信買機器會賺錢


機械工程系畢業的他,曾有近二十年工具機大廠銷售主管與貿易經歷,但十一年前,卻遇上供應商倒閉六個月無人接手,考量上百台機器的售後服務問題,又看好該公司產品獨特性,決定自己「下海」,和一位美國客戶合資接下這家工具機廠。

儘管只買下廠房與機器設備等資產,沒承接該倒閉公司債務,但初期全公司只剩十一位員工,「我是草草成軍,業界都說一年就要倒閉了。」他回憶,前半年幾乎沒出貨,全力改善既有產品,當時六千萬元創業資金燒到剩下一千萬元時,藉著零星幫過去客戶維修機器的實績,以及在機械業累積的人脈與客戶,公司慢慢站起來。

台灣同樣做金屬切削的工具機中小企業至少上百家,要在擁擠的內銷市場生存,甚至後發先至的難度很高,所以捷力一開始便鎖定外銷。但會做工具機不等於會賣,獨特的行銷心法正是張俊祥的最大本事。

不只賣機器更賣理念,用行銷取代純技術,是捷力第一個致勝心法。

「天下沒有所謂完美的機器,只有適合的機器。」他強調,工具機是資本財,意思是客戶買設備不是來消費,是來賺錢,「我不是賣機器規格,是賣一種理念,客戶信任今天買機器是會幫他賺錢的理念。」

原來在台灣,許多中小型工具機廠,多半是複製大廠銷量好的機型規格,捷力同樣是複製,卻懂得從機器設計、製造等層面,至少找出比對手多一個行銷點子,想辦法讓客戶感受到,當自家機器和同業擺在一起時,同樣的價格,卻能加工比較快、比較漂亮,「還是回到所謂競爭法則: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棄。」

光複製,很難成功,張俊祥很清楚捷力要做什麼機器,才能創造差異化。

「市面看到的工具機絕大部分是標準機,如果產品類似,很難走出自己的路。」黃建中觀察,顧客對工具機需求多變,重點是是否聽得懂客戶需求,多數老闆是技術出身,光和客戶聊技術,你講的別人都有,用行銷的點切入,才有幫助,「張俊祥有業務背景,很會觀察客戶、聆聽需求。」

 

出口不敗的關鍵 滿足各地最強代理商需求

 

找到對的代理商,給對方更好的競爭力,則是捷力的第二個致勝心法。

張俊祥透露,代理商要代理同類產品,必須要放棄原本產品,它只能選一個,所以要花很多心思證明捷力能提供更好的產品,可以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一個國家可能有一百家代理商,我只要找到一家在當地比較有競爭力的,其他九十九家不見得需要它喜歡我。」

工具機最重要是售後服務,所以他明定不只備品要非常充裕,對代理商提出的需求,最晚二十四小時內一定要回覆;就算當天無法解答對方提問,至少也要告知預計時間,讓對方安心。

另外,捷力也奉行遇到問題先處理,後究責。假設今天賣出的機器設備有問題,業務一般會撇清責任,認為是代理商賣錯機器,或客戶操作錯誤;但張俊祥了解,一旦和對方爭論,不只客戶機台無法生產,也會失去這個客戶,甚至破壞代理商合作關係。

舉例來說,捷克代理商曾因客戶抱怨新產品加工有問題,而找上他們,捷力派工程師了解後發現,是對方賣錯機器,但代理商已賣出,無法承擔後續責任。張俊祥當下決定,免費更換適合的機器給對方,同時自行吸收機器及運費近新台幣三百萬元的費用。「商場上每個人賴以維生都有一個道理,至少這就是我的道理,我認為這是最長遠的。當笨的人,不要太會算!」他不諱言,如果光想這個案子要付出多少成本,最終代價會比現在付出更大;忽略這個付出,反而會得到更多回饋。

事實上此舉給了代理商信心,除每年能多賣機器,更有助站穩當地市場,捷力目前在全球已擁有四十六家代理商。

孫偉真觀察,包括品牌、精準行銷在內,捷力這些擁有越級實力的中小企業,經營出口的關鍵,正是台灣下一個「出口成功方程式」;調查中平均更有五%中小企業,後續會因增資或擴大規模,進階成中大型企業,再創下一個出口經濟奇蹟。


隨著營收突破十億元,下階段,捷力準備進軍全球數一數二的工具機市場──日本,甚至還要挑戰二十五億元的規模,力求在未來不可避免的全球工具機淘汰賽中勝出。

 

提高產品自製率、擴充營運規模,是捷力團隊下一階段的機會與挑戰。(攝影/陳永錚) 


從倒閉工廠到隱形冠軍的成功密碼
最新外銷比重高達98%
近3年,銀行0負債
近5年員工人均外銷產值,突破1000萬元
近5年EPS,都超過7元

捷力精機
成立:2005年
總經理:張俊祥
資本額:7000萬元
主要業務:綜合加工機等工具機研發製造
2015年營收:逾10億元

 

瑞士製造」的標籤化榮譽,源自於製錶商長期以來對完美執著的堅持,在當代技術基礎上,勞力士發揮製錶職人精神,生產程序均須通過高規格校準測試,為保持領先水準持續追求技術創新。細數歷代腕錶,更是在歷史浪潮中淬鍊成為永不退流行的經典,使配戴者享有無比榮譽與身價不凡的象徵,展現獨特價值。

 

二、精神理念:勞力士在人類挑戰超越極限之路及突破歷史性的一刻不曾缺席。

 

身為全球賽事合作的領導品牌之一,早在一九二七年勞力士已開創在體育界支持運動員先例,游泳女將梅塞迪絲.吉莉斯(Mercedes Gleitze)配戴新款勞力士防水蠔式腕錶橫渡英吉利海峽,此項壯舉成功讓品牌聲名大噪,自此,勞力士成為伴隨各領域運動員、冒險家等傑出人物踏上征途的腕錶,「標籤化」精神構築於人類不斷挑戰追求卓越的信念,與品牌代言人完美融合詮釋積極正面的文明內容。

 

三、營銷模式:過往勞力士採生產銷售分離的商業模式,與競爭對手相比,不必考慮庫存的壓力,使其更能專注於製造與行銷。

 

仰賴自身奠定百年基座,二○二三年勞力士迎來新策略布局,同年收購歐洲最大通路商寶齊萊(Bucherer),正式跨入零售業,於此之前雙方已是合作近百年的商業夥伴,見證了彼此邁向鐘錶業製造與銷售領域龍頭的歷程,細看寶齊萊在歐美擁有數百家最精華地段的門市,勞力士等同於掌握全球最大鐘錶零售通路,加深自身品牌護城河。如今勞力士已站穩鐘錶全產業鏈,從產品研發、製造到銷售,擁有各項核心資源,作為錶壇的奇蹟,勞力士品牌將邁入新的里程碑。

 

本文由工作夥伴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陳咨瑋(一九八八年~,台灣師大運動科學系)、簡立丞(一九九四年~,英國伯恩茅斯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黃健寧(一九九二年~,政治大學財管所)共同撰述,並提出台灣食品飲料充填及包材大廠宏全國際,以「製造生產基地跨出台灣的深廣布局及廠中有廠」經營,成功「標籤化」出自己的獨特經營內容,相當令人動容。

 

宏全(九九三九),一九六九年成立,股本二十八.七七億元,台灣最大食品飲料及包材製造廠,國際飲品(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合作夥伴,採In-House模式駐廠代工生產,以簽訂長約方式確保長期營收穩定及銷售量保證,使客戶能專注於品牌營銷及通路拓展,達到雙贏。

 

宏全於台灣及中國營運持續穩定成長,新投產台灣自貿廠及中國浙江衢州廠,為後續營收增添成長動能。東南亞地區經濟仍處於上行階段,因應客戶飲品代工訂單需求持續增長,集團加大力度布局投資設廠,事業體已延伸至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及緬甸等國,經營者視野精準,完全抓對趨勢,成長空間極大。

 

宏全五十多年來由總裁曹世忠、榮譽董事長戴宏全認真踏實分工合作經營,逐步建立完善的治理體系,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廠中有廠,並已進化延伸至一條龍統包經營),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其奮戰不懈精神堪為台灣企業典範,新任董事長鄭雅文及總經理曹宏宇接任後,承續曹世忠及戴宏全打下的磐石基座,更深化集團的經營深度及業務拓展廣度。

 

宏全二一至二三年合併營收為二一三億元、二四七億元及二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六.八三元、七.七元及八.六元,續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四○○億元,取得豐碩佳績,公司經營逐年穩健成長,上市以來每年穩定配息,連續二十八年配發股利,反映經營績效優質穩健,令人敬佩,其立足台灣,扎實地放眼全球戮力經營的台灣仔精神,值得投資者追蹤。

延伸閱讀
台灣工具機繞道土耳其,流入俄羅斯軍工業 台俄記者聯手調查  出口禁令下的紅線交易
台灣工具機繞道土耳其,流入俄羅斯軍工業 台俄記者聯手調查 出口禁令下的紅線交易

2024-01-24

中鋼「鼓勵員工排休、不強制休假」,董座坦言訂單需求疲軟...工具機業憂2年前疫情爆發噩夢重演
中鋼「鼓勵員工排休、不強制休假」,董座坦言訂單需求疲軟...工具機業憂2年前疫情爆發噩夢重演

2022-08-25

二○二○年營收出爐  工具機、車電可關注 把握財報空窗期  搶挖25檔高成長潛力股
二○二○年營收出爐 工具機、車電可關注 把握財報空窗期 搶挖25檔高成長潛力股

2021-01-13

台灣工具機隱形冠軍》為打進航太產業,他學開飛機!「市佔率全球第二,如何變世界第一?」
台灣工具機隱形冠軍》為打進航太產業,他學開飛機!「市佔率全球第二,如何變世界第一?」

2020-11-10

企業個案》工具機配件生產廠霄特國際 從代理跨入生產製造  先從客戶端需求為主
企業個案》工具機配件生產廠霄特國際 從代理跨入生產製造 先從客戶端需求為主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