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台中大雅的陶藝工作者趙勝傑善用創意,推動小麥文化節活動,打造了10萬人與會的盛況,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10家核心業者商機近億元,讓黃金麥鄉的招牌再度發光。
開車從中山高速公路台中大雅交流道下來,工廠星羅棋布;然而,只要沿著中清路稍稍轉進大林路,景象就截然不同。一大片金黃麥浪,在陽光下閃爍著極為自豪的光彩,「哇!」驚豔之感頓時湧上來,什麼時候台灣的小麥田也如此欣欣向榮了?
沒錯!這裡正是百年來有著「台灣小麥之鄉」美譽的大雅。從日據時代起,小麥栽培面積逾七十公頃,小麥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九○%。每年三月小麥成熟,整個大雅被隨風搖曳的麥浪鍍上了耀眼的光芒,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歐洲麥田情境中。
其實,早年台灣種小麥的地方有不少處,像雲林縣的麥寮之所以稱為麥寮,其來有自。但一九六○至八○年代,政府推行「家庭即工廠」,追求工業經濟,進口麵粉便宜又方便,自種的小麥乏人問津,麥田休耕,改種其他作物或改建工廠,栽種面積逐步萎縮。
成功改良 收復小麥失土
大雅所產的小麥,主要供菸酒公司釀製紹興酒,二○○一年台灣開放洋酒進口以後,紹興酒市場直直落,一度連酒甕都賤價拋售,小麥的生路自然大受衝擊。幸賴早期選自台中二號品種再經改良,發芽率高於八○%,是冬季裡唯一還種得起來的優良小麥,大雅才拿到了和金門酒廠的契作合約,維持住大林路一帶的麥田不廢耕。
要幫小麥田收復失土,就該把大雅小麥的美好傳達給大家知道。大雅要怎麼出「麥」自己,活絡商機呢?帶動大雅文創商機的關鍵人物,是出身大雅的年輕陶藝工作者趙勝傑。
在僑泰高工美工科以第二名優異成績畢業時,趙勝傑馬上到了「預訂」他的南投集集添興窯上班。兩年期滿後,身為長子的他,回到父親的木器工廠幫忙,父親支持他對陶藝的興趣,買了一套拉坯製陶器具,讓他於一九八八年順利創設了「趙家窯」。
哪怕把自己捏製的茶具裝進布袋,背往一家家茶藝館去兜售,趙勝傑都寧可在家鄉打拚,相信這裡有著發展的契機。
當他創作的荷花陶壺入圍台灣工藝研究所第一屆工藝獎,被詢問到荷花靈感和產地出自哪裡時,他語塞了,很多人畫荷、塑荷,他的荷花雖美,卻無法讓人聯想到大雅,好作品缺了在地元素,在創作理念、感情層面,終究難以凸顯和突破。
住在麥田中央的趙勝傑尋思著:「大雅有什麼是別的地方沒有的?」他跨出第一步,○三年他號召地方人士,決定找出大雅特色和特產,一開始,他們在白板上寫了一百多種產品,但多半不是大雅的特產,在一一刪除後,只剩「小麥」仍是唯一的亮點,「就是它了!」
振衰起敝,不信小麥之鄉喚不回,趙勝傑眼見墾丁春吶、貢寮音樂節辦得熱鬧非凡,把商機整個營造起來。他有樣學樣,發揮自己的創意行銷長才,跨出第二步,籌辦首屆的小麥文化產業節,取名「出麥大雅」,把近兩公頃的農地設計成外星人降落的麥田圈。
大力宣傳後,一天來了三萬人,但沒有DIY體驗活動可玩,沒有小麥伴手禮可買,人潮一哄而散,留下滿地垃圾。
▲點擊圖片放大
振衰起敝 成功營造「麥」意象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趙勝傑再集結十個店家,決定推出緊扣小麥文創概念的商品,這第三步,得眾志成城,第二屆的「出麥大雅」文化節特別搭了一座入口意象,找在地童玩協會紮麥草娃娃,邀小林煎餅二董林文華共同投入文化公益活動,每天捐出兩千片小林煎餅讓小朋友在餅上彩繪小麥圖騰。趙勝傑也運用小麥的形與意來塑壺,取燃燒小麥的灰燼混合清泉崗的紅土燒製陶器,質感與眾不同。
照此模式運作六年,總算把大雅和小麥畫上等號,烙印進遊客認知和記憶的版圖裡。
文化節從「被看衰」,演變到第七年吸引十萬人光臨,到了第八屆虎年的「虎膽麥走」,趙勝傑乾脆把一天的活動延長到一季,今年十家店業績已逼近億元。
小麥文化商圈策略成功了,麥田復耕到六十公頃,年輕人樂意回鄉發展,重建麥鄉的榮耀。效益所及,趙勝傑的陶壺在大陸熱銷,連馬來西亞的拿督到台灣都向他買「迷你壺」。
小林煎餅在中清路三段蓋起了宛如童話故事中的美麗麥香城堡,幾乎天天客滿。林文華說,小林煎餅白手起家,所以願意提攜、回饋地方,一個人好,不如全鄉都好。
富康農場負責人郭助銘也懂得利用麥,做出產品差異化。他們的麥香蛋捲、酥餅,因為加註「雅麥香傳」四字,在競爭極為激烈的烘焙業中殺出一條路,現在每月出口一萬八千箱到北京、杭州等地,每年至少增加六百萬元業績。
富康農場的麥香蛋捲,在競爭激烈的烘焙業中屢傳佳績。
(圖片來源/趙勝傑提供)
意外捧紅 鯉魚旗也成獨門大生意
有趣的是,小麥文化節還促成全國最大的鯉魚旗工廠誕生。每年十一月吹起東北季風,快要結穗的小麥就得防鳥偷襲,趙勝傑靈機一動,看準蘊藏著的「趕鳥」商機,「稻田有稻草人,麥田就用鯉魚旗。」○八年,他發動百人種小麥活動,把在地做衣服的金佶企業老闆陳俊良拉進來,製作圖案各異的鯉魚旗。當鯉魚旗隨風在麥田裡飄揚,形成了視覺美感,超乎預期地暴紅。
向來是零星商品、沒人看重的鯉魚旗,竟被沒沒無聞的金佶做成獨門大生意,連基隆港、石門水庫、澎湖沙丁魚祭都慕名而來。現今全台八○%的魚旗都來自金佶,陳俊良的兒女不必離鄉就擁抱了工作和薪傳。
往海線的方向望去,就能看到夕陽下的金黃麥浪,心靈像被洗滌過一般忘俗。從頭認識大雅,重新愛上麥香,新生代子弟願意回鄉打拚,外地年輕族群喜愛到大雅遊覽消費;小鎮上的金色麥田,閃耀著熠熠光輝,投射出溫暖的希望。
金佶製作的鯉魚旗飄揚在麥田上,支支圖案不同,賞心悅目。(圖片來源/趙勝傑提供)
趙勝傑
出生:1970年
現職:趙家窯執行長
經歷:集集鄉添興窯師傅、台中縣彩陶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
學歷: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