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美歐中三方角力的新常態

美歐中三方角力的新常態

2020-11-11 14:32

新冠疫情席捲的今後,美國、歐盟、中國三大經濟體的角力不免更趨激烈,尤其,面對美中愈行愈遠的態勢,台灣身在其中,或許是時候思考該如何自處。

新冠疫情肆虐,除了帶動新科技成長,如藥品開發與新產業、如連網健身蓬勃發展,同時加深地緣政治的分裂,加快社會變革的速度。由於經濟結構各異,美國、歐盟與中國各自都有難題,未來可能會看到右派至上的美國、自由的歐盟與極權的中國壁壘分明,關係日益緊張。

 

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境,美國直接發救濟金給失業勞工,讓企業毫無顧忌地資遣勞工,等到救濟金發放結束,這群勞工立刻陷入生計難題。歐盟則將救濟金發給企業,用來補助員工薪水,這種方式對勞工較穩定,但企業在應對經濟能力會較不足。

 

中國利用國企支撐就業,加碼投資科技業,以快速重振經濟。北京撒下大把資金創造新經濟成長的「新基礎建設」,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企業扮演創投巨人角色,並與學界合作,引導人才進入具發展性的領域。

 

在疫情控制上,中國採中央掌控的模式,實施大規模隔離與檢驗,被視為控制病毒傳播的成功關鍵。日前中國舉行抗疫表彰大會,習近平強調「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但是,這犧牲了多少個人自由呢?

 

歐洲防疫政策較為溫和,尊重個人自由的同時,也要求為了社會利益而犧牲些許權利。歐洲各國採行的措施不盡相同,對戴口罩的規定也不一樣。如斯洛伐克初期便強制遮掩臉部,英國則為了確保醫護人員有足夠口罩,鼓勵民眾不要戴醫療口罩。

 

英國脫歐的部分原因,是他們自認國情較接近積極放任的美國,卻也造就川普及英國對疫情的災難性反應。因為這樣的文化風格,美國才能建立全球最具彈性、創新與競爭力的經濟體,即使習近平希望中國人不要購買美國產品,但iPhone與特斯拉卻是中國賣得最好的消費性產品。

延伸閱讀

川普?拜登?誰對台灣才是真的好?
川普?拜登?誰對台灣才是真的好?

2020-10-28

後疫情經濟演化論
後疫情經濟演化論

2020-10-14

投資新創的三個考慮要素
投資新創的三個考慮要素

2020-09-29

美國「策略性模糊」時代結束
美國「策略性模糊」時代結束

2020-09-16

教育才是健康之本
教育才是健康之本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