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美、日、歐三大經濟體釋放7兆美元,將全球經濟由泥淖拉出,卻也引發資金投機潮。未來若通膨升溫,迫使刺激提前結束,將可能加速此波景氣循環的速度,大幅縮短經濟擴張期。
今年十月二十九日,美國公告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數據,季增七.四%,刷新紀錄,為繼新冠肺炎爆發、各國封城之後,首次的經濟成長。回顧二○二○年,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促使中、歐、美三大經濟體相繼祭出封城措施,此疫情同時阻斷全球的供給與需求,產生的流動性緊縮造成全球股市大跌(標普五○○指數最高下跌近三四%),美國投資級公司債最多亦下跌二○%,引發恐慌。
然而,不到五個月,道瓊指數自底部上漲至最高達四九%;主要由美國科技巨頭組成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更因疫情受惠,持續創新高,今年以來已上漲三二.五七%(截至十一月六日),完全不受經濟衰退的影響。美股在疫情下,經歷史上最短熊市,為期僅一.一個月;此外,美國經濟也經歷僅一季度的衰退,第三季開始大幅反彈,GDP幾乎收復今年失土。不僅美國,綜觀中、歐、日三大經濟體與多數新興市場國家都循類似軌跡,自三月重擊中快速復甦。
今年四月全球恐慌蔓延時期,美國失業率達十四.七%,創下大蕭條以來的紀錄,隨之而來的卻是超乎想像的股市、經濟迅速反彈。觀察此次經濟衰退與過往最大不同之處, 一是衰退非由資產泡沫所引發,而是由各國封城產生經濟上的「關機」(shutdown),需求急速緊縮產生;二是今年三月股市崩盤後,各國央行迅速以「大量寬鬆」回應。美國於三月啟動無限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二.二兆美元的財政刺激,其他各國政府與央行亦在其後迅速跟進,這次經濟V轉速度與過程,在人類生活史上記錄下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