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不是一天打造的,它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文化。對創業者來說,矽谷表面上昂貴,但其實是最便宜的地方,因為有效碰撞的發生率最高。
近年來,從加州人口外移、全美最高的薪資與房價、交通擁擠等現象,許多專家認為矽谷的競爭力正在下降,創業成本極端昂貴。但為何創業者與投資人依然聚集在矽谷,全美或全球各都市仍難以撼動它的地位呢?
首先,知名新創加速器Y Combinator(YC)創辦人葛蘭姆(Paul Graham)曾指出,在十八種新創企業會犯的錯誤中,地點選擇錯誤排名第二位。當年YC在波士頓創業,然後搬到矽谷,不僅是追隨Facebook的軌跡,從日後的成功來說,也印證了他的說法。
若比較兩個同時啟動、投資規模接近的新創加速器,專注於矽谷的YC相較於遠離矽谷的TechStars,以獲投新創的出場家數、後續募資規模及估值相比,前者大勝後者,而矽谷也可以說是全球新創加速器最密集、最競爭的地方。
事實上,從初創、成長、成熟期等不同階段的科技公司分布來說,矽谷(包含舊金山)在美國幾乎占據一半以上,尤其準獨角獸、獨角獸、上市科技公司的密集度,舊金山甚至超越過往最熱門的南灣。
最後,以人均風險投資來說,人口僅占美國三%的舊金山灣區,在二○一八年卻占風險投資總額的四六%。由於創業投資遵循乘冪分布與網路效應,因此大數量與高品質會產生加乘效果,類似電影界的好萊塢或金融界的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