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亞洲.矽谷」計畫下的「智慧城鄉2.0」,以輸出國際市場為主軸。想成功複製台灣經驗到海外,「避免碎片化」、「提供專業諮詢」、「財務規畫」是須依循的方針。
九月初,政府公布二○二一年至二五年的前瞻計畫預算分配,其中軌道建設大幅下降,擴增了包括5G網路建設和應用開發、人工智慧、縮短偏鄉數位落差、資訊安全等項目的「數位建設」預算。
為了配合前瞻二.○計畫的啟動,「亞洲.矽谷」計畫的「智慧城鄉二.○」也將以輸出國際市場為主軸,國家發展委員會更提出,要借重軟硬結合的系統整合力量,加速輸出海外市場。
過去,我們就曾撰文呼籲政府應建立「國家級系統整合平台」,由系統整合廠商(SI)做領頭羊,在具備完整供應鏈或是可整合管理的場域,發展可持續執行、可高度複製的軟硬體及應用服務。
同時,面對5G正式進入商轉,帶動垂直應用場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此時從經驗中學習,可以讓未來作法更為精進。
日前在一場齊集產、學、中央和地方等單位的「智慧城鄉」座談會中,得到許多值得重視的觀點,從這些觀點出發,或可勾繪出大家對未來的期待。
一、避免碎片化是推動智慧城鄉最大挑戰,可由中央協調地方共通性需求訂出標準,並創造更多應用。
智慧城鄉推動成果雖然良好,但廠商沒辦法輕易將台灣經驗複製到海外,原因在於:各專案各行其是,彼此難以整合。
其中,使用的技術缺乏標準,造成各項數據資訊碎片化相當嚴重;也因為《政府採購法》的規範,不論是場域或是系統本身,規模過小且各自獨立,因此無法進行整體規畫;甚至各專案蒐集來的資料無標準化基礎,也未放置到整合性平台,是難以進一步發展出跨領域整合應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