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頑童轉大人的契機

台灣頑童轉大人的契機

2020-09-23 15:14

幾十年來,台企如同頑童般,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如今,面對美中貿易角力愈演愈烈,台灣如何「轉大人」扭轉經貿結構,將是足以影響未來的大事。

美國國務院次卿訪台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安排三大工商團體溝通,均遭婉拒,想來應是府院、商界與美方間溝通不暢,甚至不排除北京介入之結果。這事本身不是大事,但背後透露出的氣氛,卻足以影響接下來的大事。


大事就是台美都在探索的雙邊貿易協定(BTA)。美國的態度,不用說也想得到。政治上,在與美中利益衝突的項目,要求台企選邊站;經濟上,希望台企的貿易與投資重心傾向美國本土。


這兩點,對台企來說都是尷尬事。政治上,台企幾十年來都是「野孩子」或頑童,哪個地方的管控少就往那裡去,哪邊東西好吃就往那裡跑。尤其是依附於中國的台商,一方面坐著低價人力與龐大市場的大船,一方面順流滑行在美國經貿秩序的供應鏈大河中,左右逢源。


用白話講,現在美國不再允許台企、台商做頑童了——請做出人生選擇,回到學校好好讀書,或者請下美國便車,另謀他車。頑童舉棋不定是自然的,一方面是野慣了,不想過朝九晚五、早請示晚會報的日子;一方面,另一輛便車「中國號」看來遲早也要收票,而且還可能過站不停。頑童們,猶豫了,進退失據了。

 

 

佛洛伊德邀請他擔任年鑑主編,把他當接班人栽培。榮格在信中提到自己的第一位病患叫史碧爾埃,有嚴重的妄想。榮格為她治療,允許她出入自己的圖書室,培養她成為精神分析師,兩人關係從醫療、師生演變到友誼,甚至危及榮格的婚姻。榮格在信中不只說明症狀,還坦承有私情。這讓佛洛伊德抓住把柄,讓他服膺自己。他稱榮格是「領養的嫡子、精神分析的王子及繼承者」,不對等的關係,讓關係出現裂痕。

 

通信後期,兩人在原慾(libido)與潛意識有所分歧。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垃圾場,堆放人們不承認或看不見的慾望。原慾是人的唯一驅動力,人出於本能滿足慾望。榮格不認為原慾是根源,他認為潛意識可分為「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個人潛意識,包含壓抑的心理與遺忘的記憶;集體潛意識則包含人類共同的心靈,人從中獲得遠古的智慧。

 

榮格強調心靈,不贊同佛洛伊德的唯物主義。原慾只是眾多情結之一,人不只有滿足慾望,還有自我成長。兩人思想分道,加上關係不對等,分裂成兩塊大陸。佛洛伊德號召追隨者攻擊榮格,威脅公開他的私情。但榮格也知道,佛洛伊德與小姨子有婚外情。榮格決定脫離「父親」,在信中寫下「只餘靜默」,斷絕關係。

 

一九一三年九月七日,在慕尼黑的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佛洛伊德派的人處心積慮不讓榮格當主席,故意投廢票,不過沒有成功。榮格在會上演講,提出人格「內向」與「外向」類型,後來發展成八種人格類型,成為現在人格測驗的基礎。榮格與「父親」分道,陷入眾叛親離,恩師布魯勒割席,史碧爾埃也往佛洛伊德靠攏。

 

守著意識燭火  探索幻覺與夢

 

一九一三年,三十八歲的榮格經歷了「與潛意識的正面衝突」,他獨自在旅途上,猛然產生幻覺:「我看到了黃色的洪流、漂浮的瓦礫、萬人的死亡。」他將這個經驗定義為「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並收錄於《黑書》,經過數次改編成為《紅書》。《紅書》記錄榮格的夢境與幻覺,內文超過四百頁,以羊皮紙大開本印製,用紅色書皮裝幀,有一二○張榮格親筆畫的插圖。

 

榮格在世時,只有徒弟與家人能夠翻閱《紅書》,這是他的武功祕笈。他死後,深藏在銀行金庫長達二十三年,歷經三年談判,這本書終於在美國出版。編輯一見書稿,便以「魂飛魄散」、「美得令人無法釋手」來形容。

 

榮格於八十二歲表示,佛洛伊德為他開啟一道門,引領他進入精神分析世界:「儘管我的痛苦,是佛洛伊德對我的公然誤會造成的,我就算還有抱怨,也不得不承認,他作為文化批評家,以及心理學領域先驅者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我就是一隻無頭蒼蠅。」

 

是的,就是這麼地矛盾,有時「父親」的壓迫,會讓你窒息,但是他也帶給你呼吸的空氣。

 

榮格

榮格(上)在與佛洛伊德決裂後曾憂鬱數年,甚至出現幻覺。他透過記錄自己的夢境與幻覺,編撰《紅書》來自我療癒。(圖/達志)

延伸閱讀
台灣掉隊了?
台灣掉隊了?

2020-09-09

經濟部應該開始算風險帳
經濟部應該開始算風險帳

2020-08-26

世界法幣體系動搖,台灣對策?
世界法幣體系動搖,台灣對策?

2020-08-12

地球權力改組,誰將是失敗國家?
地球權力改組,誰將是失敗國家?

2020-07-29

地球減資,誰將是失敗國家?
地球減資,誰將是失敗國家?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