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0年前,由金融股領軍創下12682點的歷史紀錄,為台股累積巨大的成長動能。經歷多年沉澱調整,台灣金融業能否逆襲走出30年大運?現正處於關鍵轉捩點。
二○二○年是充滿戲劇化的巨變年代。新冠肺炎疫情困住全球,但在美國聯準會營造極度寬鬆的利率環境下,全球股市迭創新高;今年也是台股重返榮耀的年代,在台積電、聯發科領軍下,台股寫下歷史新高點一三○三一.七點,一舉刷新一九九○年創下一二六八二點的歷史紀錄。
三十年前的一二六八二點,是金融股領軍留下的歷史紀錄。大家都還記得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年的金融寡占風光歲月,台股由金融股領軍,氣勢傲人。那時,國泰人壽創下天價一九七五元,台北企銀最高漲到一一八○元,三商銀也登上千元高價;另外,華南銀行漲到一一二○元,第一銀行漲到一一一○元,彰化銀行漲到一○五○元,還有一家中華開發股價也漲到一○七五元。此外,當年中國商銀也曾一度漲到八六八元,在那個金融業全線奔馳的年代,台灣有錢企業家都有個夢想——有錢、沒錢都要擁有一家銀行。
一九九○年政府開放銀行新設,打破了金融業寡占經營的結構。當時的財政部部長王建煊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一口氣開放十六家新銀行,過去銀行執照價值萬金,這回申請設立銀行變成人人有獎,於是台灣進入Overbanking(銀行家數太多)的時代。這些新進入的金融大戶,包括富邦蔡家成立的富邦銀行、新光吳東亮的台新銀行,還有黃永仁號召的玉山銀行、王又曾的中華銀行、楊天生的泛亞銀行等。眾多企業家族進入金融業,也衍生諸多問題,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資產不良的銀行一一現形,金融業進入了辛苦的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