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飆漲,也讓放空者付出慘痛代價,歷史上的德國福斯汽車也是如此。
股市能維持不理性到大部分空頭破產後,才回歸理性,投資人須謹記「放空風險」。
今年一月二十九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告第四季財報,營收七十三.八四億美元,EPS 二.一四美元,優於華爾街預期。觀察特斯拉股價自Q3財報公告以來上漲七六%,第四季財報公告後,股價再創新高至八八七美元,對比財報優於預期幅度約僅三○%,股價卻不成比率地大幅上漲一九三%(市值近一千七百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汽車公司(僅次於日本豐田汽車,市值二一八○億美元)。
統計美國新車銷量龍頭通用汽車,每賣一輛車貢獻其市值六千四百美元,高級車品牌BMW,每銷售一輛車則貢獻約一萬七千美元,而特斯拉二○一九年僅售出三十六.七五萬輛汽車,計算下來,平均每輛車貢獻其市值竟高達三十六.七萬美元,是通用的五十七倍、BMW的二十一倍之多!
無論是未來電池成本下降的利多,或是財報優於預期等題材,都難以解釋如此驚人的股價漲幅。唯一解讀是從一九年中起,特斯拉空單水位居高不下,最高竟達其發行總股數二五%,是美國股市空頭部位比率最大的公司之一,總計放空部位在半年內已損失逾一百億美元。
回看二○○八年,同樣是汽車製造商的德國福斯汽車,其當年股價也曾經歷過短期瘋狂飆漲,讓放空基金損失慘重的走勢,我們試著從過去福斯大漲事件始末,觀察對比這次的特斯拉軋空事件。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一九九○年~,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張中宜(一九八五年~,政治大學財務管理所)、黃奕穎(一九八七年~,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所)、邱政緯(一九八八年~,台灣大學化學工程所)共同撰述,期望藉由回顧歷史事件,學到教訓,提醒投資人「放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