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英國為破解德軍密碼,由艾倫.圖靈在一九四二年設計解碼機,圖靈的設計構想,來自百年前「數字魔女」愛達與「數學鬼才」巴貝奇的「分析機」研究,讓他成為「電腦科學之父」。
二○一九年,一對英國夫婦在閣樓找到一本《分析機草圖》,拍賣標出五百萬元台幣。一本舊書,憑什麼值錢?
事情從電腦是怎麼來的說起。二戰期間,英國為破解德軍密碼,由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一九四二年設計解碼機,之後成為「電腦科學之父」。圖靈的構想來自一百年前,兩個數學天才的交會!
一八三三年六月五日,愛達.洛芙蕾絲(Ada Lovelace)與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相識。愛達原姓拜倫(Byron),詩人拜倫就是她爸爸。她是拜倫唯一婚生子女,女兒生下才三十五天,拜倫就打發妻子安娜貝爾帶女兒回娘家,方便自己談戀愛。到女兒八歲,拜倫過世,他都沒有探望過女兒。他在詩文中描寫妻子冷感,輿論普遍同情拜倫。
真相卻恰恰相反,安娜貝爾是熱情、幽默、思想進步的貴族千金。她參加各種知識聚會,開辦兩家學校,還是為底層階級和宗教異議者提供庇護的慈善家。
從小喜愛機械 邏輯分析佳
安娜貝爾從不回擊拜倫,只在乎女兒的教育,為女兒請一流的家教。愛達喜歡機械,十歲時,媽媽生病住院,愛達想念媽媽,想要造飛機。她研究鳥類,畫出「蒸汽機飛行器」的設計圖。十七歲時,家教介紹數學鬼才巴貝奇給她認識,巴貝奇對愛達的數學能力驚為天人,稱她為「數字魔女」。
巴貝奇從小自修數學,進入劍橋大學後,發現那裡數學程度差得可以,成立數學社團「分析社」。一八二一年,他找了好友到家裡,展示「差分機」設計圖。這是什麼鬼東西?是一種「計算機」,但它算的不是加減乘除的簡單計算,而是能計算一元多次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