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重演,但類似的事情總會一再發生。」據統計,全球經濟約每60年產生一長期循環,當市場環境改變,投資人判斷各類資產的風險與報酬時,對應思惟也要跟著改變。
「長期經濟循環理論」,由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提夫(Nikolai Kondratieff)於一九二○年代提出,研究出每六十年產生經濟成長與衰退的「波」。據此研判一九三○年的經濟大蕭條僅是一時病痛,資本主義長期仍會繁榮,因而惹怒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於一九三八年被處死。但此一理論卻啟發而後的經濟學大師熊彼得,促其提出名揚後世的「創造性破壞理論」。
美國標準普爾五○○指數自二○○九年起,已上漲三一四%,創下史上最長牛市紀錄,未來此一經濟循環可能以何種形式結束?本文擬透過康德拉提夫於一九二○年代提出的洞見,穿越歷史記憶,找尋在市場不確定性中的對應思惟。
一、全球經濟約每六十年產生一長期循環
康德拉提夫藉由研究美、英、法三國的商品價格、公債利率、薪資和貿易量的走勢,推導出自一七八○年至一九二○年共產生三次的長期循環,最後一次循環上升波段落在一八九○年至一九三○年;如今事後回顧,一九二九年美國道瓊指數創下的瘋狂高點,要到一九五○年以後才收復失土,從一八九○年至一九五○年的循環亦符合此六十年的長期循環理論。
但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美國股市經歷的兩次循環,為期卻僅三十年。首先是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九年標準普爾五○○指數上漲六三五%,此二十年間指數創新高成常態,產生大型股泡沫;此後,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九年標準普爾五○○指數原地踏步,之後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產生信貸危機(循環週期為三十年)。其中,一九七三年全球貨幣體制發生重大變革—金本位制瓦解,美元與黃金脫鉤,央行印鈔票不再看黃金存量,因此在景氣低迷時,央行可積極介入,推測這是促使此一循環縮短至三十年之主因。